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一代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表面活性剂的大量使用,引发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开发由可再生资源衍生的与环境相容的绿色表面活性剂是表面活性剂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就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分析对比传统表面活性剂和新型绿色表面活性剂的特性,重点论述了烷基糖苷的合成、性能和应用,指出烷基糖苷是一种性能优良、温和,对人体刺激小,无毒、生物降解迅速完全的由天然再生资源加工而来的绿色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2.
吴国旭  王蕾 《科技信息》2007,(24):47-48
本文概述了分别以石油、天然油脂、木质素、淀粉为原料的可生物降解的表面活性剂,并对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趋势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3.
生物基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基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APG),是以可再生资源如淀粉和天然脂肪醇等为原料制得的新一代温和型"绿色"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于烷基糖苷的研究已成为表面活性剂领域的热点问题.因此,对烷基糖苷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合成机理、合成方法、影响因素及其应用等进行了评述.烷基糖苷的合成技术正朝着高效、低成本的方向发展;应用方面以其优良的表面活性和生物降解等物化性能被广泛用于日化等领域,对烷基糖苷的深入研究将对表面活性剂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表面活性剂在我国发展现状及方向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洗涤剂、化妆品、食品、医药、石油和涂料等工业领域。考虑环保、安全和节能等因素,我国研究开发了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特种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将向着多样化、多功能、专用化、天然化和分子设计方向发展。未来几年内,将会出现新一代的系列表面活性剂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5.
我国天然动植物油脂资源丰富,利用这一资源开发新型表面活性剂,实现天然油脂和石油并用,能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性。笔者以从天然油脂中提取的硬脂酸为原料,通过甲酯化、酰胺化、酯化和磺化等工序合成硬脂酸单乙醇酰胺琥珀酸单酯磺酸钠盐。本产品是一种无毒、  相似文献   

6.
成果简介 咪唑啉使用天然脂肪醇为原料,具有无毒、无刺激和良好的生物降解性,不污染环境,是表面活性剂中的“绿色产品”。由于这类产品具有优良的泡沫性及泡沫稳定性、再生性,优良的洗净能力、润滑性能、乳化性能,优良的杀菌性能、多价螯合性能、抗静电性能,两性衍生物具有与阴、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良好的配伍性能,  相似文献   

7.
现今,防静电干扰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家庭陈设、玩具、衣类、化妆品等,而合成表面活性剂多数有毒,会造成公害,人们一直期望能开发出一种以天然物质作原料,对人体安全性高,且性能优良的防静电干扰剂。 本文介绍利用天然物质中的皂甙制造一种无毒、无公害、对人体安全性高,且能克服恶臭和着色、吸湿性过度等缺点的防静电组成物。  相似文献   

8.
以天然长链脂肪酸为原料,经酯化、氨解得到长链脂肪酸烷基醇酰胺,再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合成具有环氧活性剂基团的烷基醇酰胺缩水甘油醚,并与盐酸三甲胺作用得到六种含有酰胺、羟丙基的脂肪酰胺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经IR、NMR和元素分析确定了产物结构.  相似文献   

9.
生物表面活性剂主要由微生物发酵和酶催化下合成,具有表面活性剂基本结构与性质的物质,其除了具有化学表面活性剂的特点外,还具有生物兼容性高、安全无毒性、可被生物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等优点。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食品安全级别的提高,生物表面活性剂开始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洗涤剂和石油化工等领域,研究开发各种高效、低成本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成为生物化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0.
韩秋燕 《应用科技》2000,27(3):34-35
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领域精细化工,随着新世纪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高速发展,将拥有广阔发展前景,工业表面活性剂、合成胶粘剂、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造纸化学品等市场空间巨大,发展趋势强劲。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将越来越取决于其对环境的影响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未来表面活性剂工业的发展趋势是:环保和安全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醇系表面活性剂在家用洗涤剂中的用量将持续增长,功能性和有效性将成为表面活性剂的开发方向,重大开发研究将集中在高技术领域,今后发展方向将是最安全、最温和又最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生物柴油来源于动植物油脂等可再生资源。作为矿物柴油的替代燃料,生物柴油具有空气污染物排放少、润滑性好、生物降解完全等优点,但生物柴油的成本高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从原料(油料作物、油料林木果实、油藻和食用废油等)的综合利用,生物柴油的加工技术(酸碱催化、酶催化、无催化和副产高品质甘油的酯交换工艺),以及高附加值的后续产品(润滑添加剂、特种溶剂、表面活性剂等)的开发利用等方面,阐述了生物柴油作为环境友好的替代燃料和大宗有机化工原料的可行性。指出必须开发符合我国国情的生物柴油专有技术,才能使生物柴油产业成为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2.
科技商城     
未来表面活性剂工业的发展趋势由于表面活性剂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所消费的药物、食品、化妆品和个人卫生用品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类与人体接触配方中表面活性剂的毒副作用也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在选择表面活性剂时,首先以保护皮肤、毛发的正常、健康状态,对人体产生尽可能小的毒副作用为前提,其次才考虑发挥表面活性剂的最佳主功效和辅助功效。因此,如何提供最安全、最温和而又最有效的表面活性剂是目前表面活性剂工业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据业内人士分析,未来表面活性剂工业的发展趋势是:1.环保和安全将成为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HA—1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表面活性剂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人类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开发新的表面活性剂已成为金属切削液研究的重点之一,利用我国丰富的天然松香资源,合成表面活性剂,是原料来源方便,又具有环保意义的有效方法,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温度为160-200℃时,松香与顺酐进行共聚反应,共聚物进一步与多元胺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A-1,它具有优良的分散性、润滑性、防锈性,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极好的生态性能,可用作分散稳定剂、润滑剂、防锈剂、润湿剂等,添加在合成切削液中,显示出优异的综合性能,是合成切削液的一个突破,同时也为改性和利用松香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三长链烷基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个长链烷基二亚乙基三胺和脂肪酸为原料,经酰胺化、季铵化合成了6种未见文献报道的三长链烷基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5.
概括了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工业中的应用,详细描述了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石油、食品及农业等产业中的应用进展,并对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开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以硫酸锌、硼砂、硼酸为原料,表面活性剂为改性剂,采用ZnSO4-硼砂法的工艺一步法制备活性硼酸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的种类、添加量对产物改性效果的影响,用吸水率、接触角检测,SEM分析对样品改性效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选用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效果优于阳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一系列碳链长度不同的脂肪酸钠作为改性剂,碳链越长,改性效果越佳.将硼酸锌应用于PVC阻燃研究,单独使用时具有良好的消烟作用;与Sb2O3复配使用时具有很好的阻燃协同作用.在PVC配方中加入改性硼酸锌,在质量分数低于15%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较慢,且优于加入相同量未改性硼酸锌的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前生产脂肪酸钙的生产工艺大多是以脂肪酸为原料,这种方法成本过高.以废动植物油为原料,提取脂肪酸甲酯制备金属皂的主成分脂肪酸钙,这种工艺不仅可降低生产成本,且工艺简单,同时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8.
化石资源的枯竭和环境危机促使科学工作者开发和利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木质素作为一种成本低廉、开发潜力大的生物降解天然高分子材料已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和重视。本文阐述了木质素的降解机理,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木质素基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开发进展,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1前言 国内现有的硬脂酸生产大多是先加氢后水解,对原料要求较高,要以进口棕榈油或高档动植物油为原料,经碱炼、加氢、水解生产硬脂酸。该工艺原料成本高,利用率低,影响效益的发挥。为此,我公司设计开发了以脂肪酸为原料直接加氢生产硬脂酸技术,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棉油混合脂肪酸主要是棉籽油厂油脚经过酸析除杂、水解、于燥、蒸馏处理后的产物。混合酸中油酸、亚油酸含量较高,碘价达到90左右,相对固体脂肪酸加氢程度较难。本人经过多次实验,选择了一种进口的镍催化剂,对棉油混合脂肪酸的加氢工艺进行了探讨。2实验部分  相似文献   

20.
以无水乙二胺、丙烯酸甲酯、不同链长的脂肪酸为主要原料,经过加成、酰化和皂化等反应,合成了4种阴离子型偶联表面活性剂[N,N'-双脂肪酰基乙二胺二丙酸钠(GS-2Cm 1)],并进行了性能表征.通过测定不同浓度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和电导率,获得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偶联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上的吸附量、单个分子的面积和胶束电离度,计算了胶团化过程的热力学函数变化,实验结果显示:GS-2Cm 1系列表面活性剂的胶团化过程主要来自熵驱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