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单个制造商在不同渠道中销售产品时面临的产品双维度差异化设计策略选择和定价问题.在考虑横向和纵向双维度的基础上,探讨了制造商三种可能的差异化策略.构建模型证明了在横向和纵向差异化策略下,最优定价策略分别为统一定价和差异化定价.通过对比不同差异化策略发现,当只有单维度差异化策略(即只有横向或纵向差异化中的一种)可供选择时,在一定条件下产品无差异都可能成为最优策略.特别地,在横向差异化策略可供选择条件下,当产品无差异是最优策略时,制造商只选择生产高质量产品;而在纵向差异化情况下结论正好相反,即只选择生产低质量产品.当两个维度的差异化策略同时可供选择时,随着生产成本增大,横向差异化逐渐占优于纵向差异化;当产品横向差异化程度足够大时,无论成本大小,横向差异化都是最优策略.此外,还拓展研究了同时采用横向纵向差异化策略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双制造商双分销商差异化渠道中的控制模式对价格形成机制的影响。利用Stackelberg模型,在4种不同的控制模式下,给出了价格配置表。分析结果表明,控制模式影响参与人的定价,渠道领导者的定价高于跟从者的定价;控制地位的变化影响定价,控制地位的上升会带动定价的上升,控制地位的变化还具有协同效应;产品宽度和渠道宽度是影响参与人收益的2个重要因素。最后,分析结果表明差异化状态是一种不稳定状态,差异化主体都有偏离这种状态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市场中存在质量敏感型和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时,垂直差异化双寡头软件公司最优定价策略,结合显著性理论和网络外部性构建消费者效用函数,分析了消费者显著性思维程度和网络外部性强度对均衡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网络外部性强度增大,仅在两公司产品质量差异中等且消费者不匹配成本较大时,高质量软件公司可以提高产品价格,否则两公司均应该降低产品价格。随消费者显著性思维程度增加,高质量软件公司在质量敏感型消费者超过一半时可以提高产品价格,否则应降低产品价格;低质量软件公司在其产品与高质量软件公司产品差异较小时,采取相同的策略,差异中等时采取相反的策略,差异较大时由于没有利润而退出市场。此外,针对市场中存在不同类型消费者,构建企业歧视定价模型,发现歧视定价策略实现了两家企业帕累托改进目的。  相似文献   

4.
差异化模式是缓解混合渠道冲突的重要手段,针对网络和实体混合渠道结构下常用的差异化服务模式,通过建立同时具有水平差异与纵向差异的混合渠道博弈模型,研究在渠道的效率差异、消费者服务偏好影响下,各渠道成员的最优服务质量、定价关系,并讨论该差异化模式对各渠道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者的水平服务偏好较低时,消费者购买便捷的渠道会选择更高的服务质量;消费者水平服务偏好较高时,服务质量差异则由各渠道的服务效率决定;价格方面并非一直与服务质量一致,由于消费者购买效率差异,渠道间也存服务质量低但价格高的情况;在渠道购买产品的效率差异可以忽略的情况下,差异化服务的混合渠道模式有利于保障实体零售商的收益。  相似文献   

5.
内生地考虑三寡头市场垄断力的不同情形,基于Salop环形城市模型,首先研究不同博弈构式下基于单一价格策略的差异化策略,接着分析企业对歧视定价策略的选择。研究表明:企业实施单一定价策略时,Bertrand-Nash博弈均衡为三企业之间遵循最大差异化原则,均匀分布于整个市场;而Bertrand-Stackelberg博弈达到均衡时,Salop模型退化为Hotelling模型,表现为两个挑战企业发生集聚,与领导企业分别居于线段的两端,而且领导企业更愿争取先动优势,作价格制定的领导者而不是追随者。当实施歧视定价策略时,企业利润明显提高,对产品差异化和价格决策先行权的依赖缓解,三企业选择歧视定价的意愿均增强。  相似文献   

6.
受有限理性差异影响,消费者在学习优势策略时会采取纯模仿或概率模仿等不同方式,并对供应商的产品定价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群体博弈建模和仿真技术为依托,分析了在纯模仿和概率模仿两种有限理性形式下供应商的最优产品定价,并进一步讨论了产品成本和交易成本对产品定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相比于纯模仿方式,消费者的概率模仿会促使供应商给出更高的产品定价;2)供应商产品成本的差异化和市场交易成本的下降则会压低产品定价.研究结论对引导消费者开展合理决策、提升消费者福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差异化模式是缓解混合渠道冲突的重要手段,针对网络和实体混合渠道结构下常用的差异化服务模式,通过建立同时具有水平差异与纵向差异的混合渠道博弈模型,研究在渠道的效率差异、消费者服务偏好影响下,各渠道成员的最优服务质量、定价关系,并讨论该差异化模式对各渠道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者的水平服务偏好较低时,消费者购买便捷的渠道会选择更高的服务质量;消费者水平服务偏好较高时,服务质量差异则由各渠道的服务效率决定;价格方面并非一直与服务质量一致,由于消费者购买效率差异,渠道间也存服务质量低但价格高的情况;在渠道购买产品的效率差异可以忽略的情况下,差异化服务的混合渠道模式有利于保障实体零售商的收益。  相似文献   

8.
B2B电子中介可基于其在服务卖方企业过程中产生的不同成本,对卖方企业实施差异化定价以提高利润,但这一差异化定价决策行为还受到行业中其他竞争者的影响。因此,通过考虑卖方企业服务成本的差异,构建一个两阶段、两寡头垄断的B2B电子中介差异化定价决策模型,探讨竞争环境下服务成本高低不同的卖方企业对B2B电子中介定价和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B2B电子中介针对高服务成本卖方企业采取的定价高于低服务成本卖方企业。这一差异化定价下,当行业中高服务成本卖方企业的数量低于低服务成本卖方企业时,增加高服务成本卖方企业的数量更有利于B2B电子中介从自身或者竞争对手中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高服务成本卖方企业值得保留,且保留条件是高低服务成本差异足够高以及高服务成本卖方企业所占比足够低。  相似文献   

9.
B2B电子中介可基于其在服务卖方企业过程中产生的不同成本,对卖方企业实施差异化定价以提高利润,但这一差异化定价决策行为还受到行业中其他竞争者的影响。因此,通过考虑卖方企业服务成本的差异,构建一个两阶段、两寡头垄断的B2B电子中介差异化定价决策模型,探讨竞争环境下服务成本高低不同的卖方企业对B2B电子中介定价和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B2B电子中介针对高服务成本卖方企业采取的定价高于低服务成本卖方企业。这一差异化定价下,当行业中高服务成本卖方企业的数量低于低服务成本卖方企业时,增加高服务成本卖方企业的数量更有利于B2B电子中介从自身或者竞争对手中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高服务成本卖方企业值得保留,且保留条件是高低服务成本差异足够高以及高服务成本卖方企业所占比足够低。  相似文献   

10.
建立存在消费者多方购买情形时生产网络外部性产品的双寡头垄断企业博弈模型,研究企业定位定价策略和产品差异化问题.均衡结果表明,在消费者均匀分布和消费者集中分布且单方购买消费者认为网络外部性强度不是很大时,市场中多方购买消费者所占比例越大,产品间的差异化越大,均衡价格越高,均衡利润越大.  相似文献   

11.
通过构建可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采用1999~2010年的季度数据,对影响寿险需求的主要经济因素,收入、利率及通货膨胀和寿险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收入是影响寿险需求的主要因素,但在不同的时期内其影响程度不同;利率对寿险需求的影响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关;通胀对寿险需求的影响和寿险险种的构成及新型寿险所占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12.
1.INTRODUCTIONInsurancepricingisaneternalthemeinthestudyofinsurance.Whenwedesignainsuranceproduct,wemusttogiveapricefortheproductinordertoselltheproductininsurancemarkets.Whatiscalledinsurancepricingisactuallytomakeinsurancepremiumofinsuranceproduct.Reasonablepricingofinsuranceproductisofutmostimportancefortheexistenceanddevelopmentofinsurancecompany.Ifpremiumismadetoohigh-priced,althoughinsurancecompanycanobtainhighprofitofunderweightingadcanheightencapacityofinsurancecompanyinpaymentofd…  相似文献   

13.
李玮  黄丞  蒋馥 《系统工程》2004,22(2):46-51
在建立混合型医疗保险体系模型的基础上,讨论所涉及到的三阶段效用最大化的决策过程,并研究消费者通过个人均衡共付率的确定对所需要的商业医疗保险的选择。通过分析,构建在我国发展社会-商业混合型医疗保险体系的基本模式,以便能更有效地满足职工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14.
姚远  史本山 《系统工程》2006,24(11):106-108
组合保险策略利用期权、期货或模拟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对冲和转嫁风险,金融衍生工具以风险资产作为标的物,其价格受风险资产价格的影响,因此组合保险策略本身也将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利用均值一方差法衡量组合保险策略风险,讨论在投资组合保险满足一定收益时风险最小条件下,保障投资组合保险策略实施的最低收益有效条件以覆最低风险控制条件.为我国开发坌融衍生工具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一类积分随机风险序进行讨论,论述这类风险序的一些性质及其与其他几种风险序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在相应序原则下比较风险之间大小的等价条件。同时讨论该类型风险序在保险精算中的风险度量、寿险产品定价方面的一些应用并对相应情形进行了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6.
交通运输对于石油产品的消耗造成的空气污染已成为我国城市及区域雾霾成分的重要来源.价格是调整供需的主要手段,且具有不对称性,研究石油产品价格变动对交通需求的不对称影响效应具有实际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价格分解模型,将中国、日本、美国的汽油和柴油价格分解为三部分,探讨其对各国客运需求和货运需求的非对称性影响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较高的油价到目前为止并未使中国的交通需求减少,而美国和日本的交通需求与价格均为负相关关系.日本交通需求受油价变化的影响并不显著.中国和美国的客运需求对于油价变化的非对称性效应均表现为价格恢复阶段的影响最大,同时,两国的货运需求对于油价变化较客运需求都更加敏感,但交通需求对油价变化的反应与历史价格相关,美国消费者对于价格上涨的预期与中国消费者有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道德风险与最优保险产品设计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军 《系统工程》2003,21(4):66-71
使用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一种保险产品设计模型.分别就信息对称和存在道德风险情况探讨了保险产品的特征和性质。在信息对称条件下.最优的保险产品可以实现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帕累托(Pareto)最优风险分担,并讨论了该情形下某些保险产品的形式。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最优的保险产品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的风险分担,探讨了该情形下具有激励机制与功能的保险产品的特征与性质,并一般化了[2]中的某些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中间产品转移价格确定的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云飞  唐小我 《系统工程》2003,21(4):112-115
在各分厂成本函数和最终产品需求函数已知、各分厂产量相同和产量不同情形下的中间产品最优转移价格确定的基础上。讨论在成本函数和需求函数未知、各分厂产量呈一定比例的条件下中间产品转移价格的确定方法,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投资组合保险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组合保险策略利用期权、期货或模拟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对冲和转嫁风险,金融衍生工具以风险资产作为标的物,因此风险资产价格波动对投资组合保险产生极大影响.本文利用动态复制模拟期权的方法,讨论风险资产价格波动与投资组合保险价值、投资组合保险收益、投资组合保险成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实证分析,为投资保险者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Capacity acquisition and pricing decisions are a company’s long-term strategic decisions.However, demand uncertainty and substitutability of multiple products cause the difficulty to solve capacity and pricing decision problems.In this paper,we address a multiple product pricing and multiple resource capacity acquisition problem with demand uncertainties and competition.The company needs to determine capacity commitment for each resource and product prices before demands are realized so that the total profit is maximized.If the demand exceeds the committed capacity,extra amounts can be purchased from the spot market.Variable unit production costs,capacity acquisi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s are considered.We first analyze a single company basic problem and find the optimal solutions on prices and capacity.Based on the single company model,we address the two-product,two-firm capacity commitment and pricing problem considering across product and across company price competition factors.The 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of equilibrium on price and capacity commitment are proved,and then we extended the results to the multiple product,multiple company c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