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行政区划的作用、我国现行行政区划体制存在的问题入手,阐述将来行政区划改革的总体思路,引申出调整行政区划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是促进城市化的发展,以尽快形成完整的城市体系,从而给房地产业的发展带来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新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为城市提供智能化治理工具的同时,也形成了新的治理空白,加剧了治理过程的不确定性。两者间对立统一关系可以从国家战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城市治理工具更新、科技创新过程与结果等方面加以厘清。在“人本-创新-协同”的逻辑框架下,探讨了强化城市治理就要转变政府职能、突出主体示范引领、强化社会监督,明确各主体在城市治理中的定位与职责,坚持城市社会稳定、安全、人本的基本要求不动摇。分析表明,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就城市治理目标的实现路径、智能化工具的使用边界、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以及治理过程的动态监督等重点问题提出具体要求,重视法治德治的结合,完善和创新城市治理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3.
4.
5.
我国已经加入WTO,成为WTO的一个成员国。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将直面世界,也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必须创新才能适应加入WTO后中国各行各业的全球化趋势。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创新应该是立足我国现有高等教育本制中合理成分,借鉴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先进理念,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6.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并不仅仅在资本、技术、劳动力上的差异,最基本的差异是制度。制度是第一生产力,是推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因素。可见,制度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各地区体制转轨的程度不同,从而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欠发达城市在所有制改革过程中与发达地区的改革进程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7.
创新正在成为城市发展的原动力,在现代城市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许多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城市崛起的成功案例,如美国的硅谷、韩国的大田、新加坡的裕廊、台湾的新竹等等。它们的共同点是以一个或儿个成功的科技园区为平台,推动城市中政府、大学、企业、中介机构等创新资源之间的联系和融合,科技园区作为衔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纽带和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成长的重要基地,在城市的创新体系中担当起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任,通过参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推动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李贤成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3(3):63-64,85
“两课”改革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即变校一级管理为校、院两级管理,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大德育的格局才能打破“两课”改革的沉闷局面以适应素质教育和扩招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概念,并与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进行比较,突出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的特殊性和必要性,特别介绍和强调所谓城市创新体系及其研究维度,包括创新活动的网络关系、创新活动资源的认识和观测、潜在和现实的创新实力观测、创新活动的经济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关系的观测等.本文以一个突出现实和潜在创新能力的观测框架为... 相似文献
10.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要求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更有效率,科技创新资源有效配置是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体制机制演变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中国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体制的创新探索主要体现在坚持党的领导、企业主导、面向世界开放和政府支持、市场导向的科技创新资源体制;中国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的创新探索则包括6个方面,主要致力于解决有效管理和优化配置难题.按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中国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仍然存在体制机制问题.基于提高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视角,进一步从基本经济制度特性、重构市场化导向制度、配置主体协同合作、扩大科技开放合作、激发人才活力和构建更有效科技计划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体制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中国城市发展的新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重大,如1996年全国666的城市的市区,仅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12%,城市与建制镇的建成区面积仅占全国土地面积1.8%,却创造了占全国68.63%的GDP,全部工业产值的75.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0.21%,城市这种不言而喻的作用,深刻地影响并左右着国家的进步与发展,城市发展的优先选择及推进城市化是中国整体走向21世纪的最终选择。⒈中国城市发展呈现的特征与问题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的发展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与新特点,尤其是在二元固化城乡分割的环境中,出现了城市规模体系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区域创新的相关理论,对攀枝花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难点和重点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攀枝花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和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为攀枝花“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同时为其它资源型城市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为当前我国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指明了方向。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总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本质要求。牢固把握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必须遵守的四个坚持,明确十八届三中全会新举措,有利于构建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宏观路径,有利于构建效率和公平相统一的文化体制创新路径,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对中国环城市旅游度假带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作为城市游憩空间的组成部分,环城市旅游度假带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与城市化之间有着必然的密切联系,在对中国环城市旅游度假带的内涵和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正反两面阐述了城市化对环城市旅游度假带的影响,最后,笔者提出了对发展环城市旅游度假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FLASH 词汇 ◇ 创新科技的定义,不单凭一个科技成果研究出来,新成果出来要被应用,然后出产品,整个过程叫创新。 ◇ 没有创新的理念和体制,再好的项目也要烂在学校、烂在科研院所! 这是个“创新风暴”频繁的时代,知识、科学、技术、理念以加速度的方式向人们奔涌,科技创新如何提升企业竞争力,进而提升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竞争力?这个问题如果以一两句话概括多半流于空泛与抽象、条理清晰地论个“一二三四”,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城市既是老工业基地。同时经济基础又相对薄弱,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发展和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老城市的不少传统产业和城市功能、地位和中东部地区相比。相对薄弱。在西部城市化进程中,从美国西部开发和德国北威州老工业基地研究中,我们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