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多效唑对小麦生长,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初步研究了多效唑对小麦生长动态,籽粒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主要结果是:喷施多效唑能明地抑制茎节及叶片的生长,使株高降低,特别是对上部间的伸长抑制较严重,但节间,叶片和穗部的干物质积累却有增加,不同喷施浓度处理中,以喷施200mg/L多效唑处理的产量最高,不同氮肥基础上喷施多效唑的产量平均比对照增产幅度为6.44-10.00%,喷施多效唑对蛋白质含量的增加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三氮唑,噻二唑和四唑席夫碱的植物激素活性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首次对三氮唑,噻二唑和四唑Schiff碱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系统报道,生物活性测试结果发现,这些Schiff碱大多数具有明显的植物激素活性,其中三氮唑的Schiff碱具有优良的细胞分裂素活性,四唑的Schiff碱具有很好的生长素活性与生根性能,而噻二唑的激素活性则稍差,生测试验结果还证明,氯代苯甲醛,噻吩甲醛和吲哚甲醛生成的Schiff碱生物活性更好。  相似文献   

3.
含1,2,4—三氮唑类杀菌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含1,2,4-三氮唑类杀菌剂的研究进程,讨论了结构与恬性的关系,总结了1,2,4-三氮唑类杀菌剂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多效唑对几种生物的毒性及对植物超微结构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研究了多效唑对真菌及几种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多效唑具有较强的杀真菌能力,对青霉菌的96hEc50为2.7ppm。对月牙藻,田螺,大型Shao,水丝蚓,蝌蚪,草鱼的LC50或EC50值的范围在10ppm以上,采用不同的农药安全评价方法,多效唑被评为低毒农药。对黑麦草超微结构的实验表明,多效唑增强了输导组织木质部的结构和功能,增强了细胞核质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的代谢  相似文献   

5.
多效唑土壤吸附及在模拟生态系统分布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3H-多效唑研究了不同土壤的吸附行为及其在模拟田间生态系统中的分布动态。结果表明,多效唑有较高的吸附率,并与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在二室模型中,土壤向田表水转移的多效唑消失半衰期为12个月,多效唑在土壤中有较高的残留。植物体根与叶的多效唑浓度有极显的相关性,并随土壤浓度而变化,在第12天,植物体根、叶中的富集值达最到值,浓缩系数分别为464.2、228.4,植物体吸收的多效唑大部分残留在叶部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10个新吲唑氧衍生物在指定浓度范围内对水稻幼苗根长,根数,茎长的影响,并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吲熟酯和吲哚乙酸进行了比较,为进一步研究了吲唑氧衍生物的生理特性提供了基础性数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艾司唑仑在光催化下H2O2氧化产物的荧光性质,提出一种测定艾司唑仑的新方法.标准曲线的范围为0.60~5.60μg·Ml(-1),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和检测限分别为2.1%和0.31μg·mL(-1).可直接用于片剂中艾司唑仑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9个恶二唑类化合物的制备。研究了6个恶唑和恶二唑类化合物与丁炔二酸二甲酯的Diels-Alder反应,其中4个获得了目标产物2-芳基呋喃-3,4-二羟酸二甲酯。  相似文献   

9.
伊曲康唑胶囊与联苯苄唑乳膏联合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资料与方法 (1)资料:伊曲康哩胶囊为比利时西安杨森公司生产,商品名“斯皮仁诺”, 100 mg/粒;联苯苄唑乳膏为北京四环制药厂生产,商品名“孚琪”(w= 0.01);随机抽取 1998年 1~ 6月本门诊部可随访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200例,年龄18~49岁,平均29岁,就诊时以生理盐水涂片法或革兰氏染色法及真菌培养均确诊为念珠菌感染。 (2)方法:随机将病人分为单服伊曲康唑组和伊曲康唑+联苯苄唑合并治疗组各100例。伊曲康唑为每日1次服用200mg,连服3d;联苯苄唑每晚阴道内给药1~2g,连用2…  相似文献   

10.
奥美拉唑钠、兰索拉唑钠、泮托拉唑钠、雷贝拉唑钠和艾普拉唑钠五个质子泵抑制剂分子中含有手性亚砜结构,具有一对对映异构体.为了解以上五个质子泵抑制剂分子电子结构特征和ECD谱性质,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和极化连续介质模型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上述化合物的S异构体在水溶液中的电子结构特征进行了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在相同基组水平对其理论ECD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S-奥美拉唑钠、S-兰索拉唑钠、S-泮托拉唑钠、S-雷贝拉唑钠、S-艾普拉唑钠五种质子泵抑制剂中,Na(21)与N(11)、O(2)之间均存在键鞍点,同时成键.(2)S-奥美拉唑钠、S-艾普拉唑钠的ECD谱近似,在300nm附近均存在负性CD吸收带,主要来源于π→π*电荷跃迁;S-艾普拉唑钠在242nm附近还存在正性CD吸收带,该吸收带主要来源于苯并咪唑环到Na(21)的π→d的电荷跃迁.S-兰索拉唑钠、S-泮托拉唑钠和S-雷贝拉唑钠的ECD谱相似,在230、300nm附近存在两个负性CD吸收带,均来源于π→π*的电荷跃迁.  相似文献   

11.
有机磷农药在水果蔬菜中降解情况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水果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进行分析,并选择有代表性的有机磷农药喷洒于即将成熟的水果、蔬菜上,对农药的降解情况进行跟踪分析,结果表明,所使用的农药残留期为15天左右,从而确定 了水果、蔬菜收获前的最佳施药时间。  相似文献   

12.
生物农药——未来农药的理想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物农药是人们减少污染、回归自然的一个必然选择。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和清除杂草方面,生物农药的应用前景广阔。详实介绍阵内外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辛硫磷农药对土壤螨类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通过辛硫磷农药对未污染土壤长达半年的染毒模拟实验,发现螨类是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对农药较敏感,随着农药浓度的增加,螨类数量逐渐减少.随着季节变化,其数量有波动.甲螨的变化规律与蜱螨类似.巴西甲螨、三皱甲螨可作为辛硫磷农药污染的指示生物,因为随着浓度的增加,巴西甲螨指数升高,而三皱甲螨指数则降低.这种变化趋势为农药污染的监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农药精确使用原理与实施原则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比分析精确农药使用和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精确农药使用系统原理,并根据相关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国国情提出了实施精确农药使用的操作实用性原则、渐进阶段性原则、整体协调性原则。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是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化学农药自1938年开始在世界上推广应用,20世纪50年代末农药残留问题凸现。1962年出版的Silent Spring一书揭开了农药残留问题的序幕。随着农药毒理学的发展,食品中农药残留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食品中最大农药残留限量(MRL)标准,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10年代的60年间下降了100倍。本文从急性参考剂量(ARfD)毒性评估标准的出现、农药毒理学的发展、同类农药的累积毒性、农药手性化合物的毒性差异等方面,讨论未来农药残留面临的新挑战。提出风险评估、探明污染源、清洁化生产、无公害治理等可作为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主要阻控技术。  相似文献   

16.
 梳理了中国农药废水来源、产量及水质特点,论述了环保新形势下农药废水资源化的处理紧迫需求。通过对农药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调研分析,发现目前农药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技术面临着缺乏标准支撑和政策引导、缺乏有效的针对性处理技术、资源化利用率不高、处理成本高、技术工艺设备不成熟、缺乏适用范围广的资源化集成技术等难点问题。分析了各类集成处理技术对农药废水处理效果,表明集成处理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农药废水资源化处理效率,并且可以弥补单一方法所具有的缺陷,增强了可行性并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7.
天然除虫菊酯是从除虫菊中提取得到的杀虫活性成分。其作用机理独特,具有能快速灭杀害虫,广谱、低毒等特点。这种绿色杀虫剂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害虫防治、环境卫生、食品行业等领域。综述了天然除虫菊酯的制备、作用机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TiO2光催化降解有机磷农药的机理和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TiO2光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液的起始浓度和pH值、H2O2的浓度等因素对光催化的影响及机理做了探讨和研究.研究表明,TiO2光催化降解有机磷农药,光催化效率与光照时间、有机磷农药浓度、不同酸溶液及其pH值等因素有关;外加H2O2或Fe3 离子可以影响催化剂的降解效率.同时,还选用透明玻璃片为载体,以溶胶-凝胶法自制了TiO2薄膜催化剂,并应用于有机磷农药的降解,取得了十分理想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9.
植物源农药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植物病虫害防治主要是采用化学农药,但近年来由于滥用化学农药,造成了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巨大危害,开发低毒高效的植物源农药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植物源农药产业化生产应着重解决有效成分提取工艺技术和适用剂型开发.  相似文献   

20.
针对贵州省高端创新人才匮乏的现状以及农药学学科涉及多个学科门类、横跨从实验室基础理论创新到工厂生产一直到田间应用的多个环节、基础和应用结合紧密、工业转化和农业推广需求强烈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的特点,以培养高质量的农药学创新人才为目标,在农药学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教学理念、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平台建设、产学研用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形成了"本硕博贯通、化生农一体、农理科分设、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指导思想,构建了"化生农一体、农理科分设、多学科融合"的农药学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推进了化学、生物学与农学学科的交融、渗透、协调发展。提出了"搭建平台引人才、项目纽带聚团队、基础应用同发展、面向产业重转化、示范推广助市场"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核心理念,建立"高端人才指导,重大项目牵引,基础应用并重,工厂农田结合"的农药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涵盖新农药创制、农药开发与转化、农药环境安全、农药应用示范推广的完整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