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贵州疣螈夏季生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报道了贵州疣螈夏季栖息环境、活动习性、繁殖及食性与捕食行为。贵州疣螈主要以昆虫纲的种类为食,有益系数达52.31%,是一种对农林业有益的动物。  相似文献   

2.
三疣梭子蟹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试验经110d养殖,收获305.6kg,平均每只增重率87.8%,投入产出比1:2.22,并对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贵州疣螈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脾脏细胞制作染色体标本,研究了贵州疣螈的核型,结果表明: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124,第6、7对是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12对是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9对均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未发现异形染色体对,本文还对已知近缘种进行了核型比较。  相似文献   

4.
<正> 骨疣常见于长骨干骺端,但生长于棘突者则非常少见.作者曾收治一例,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切片证实,兹报道于下:男性,32岁,住院号35723,因右背部出现逐渐长大之肿块,伴有疼痛20余年.患者幼年即发现右背部长出一质地坚硬之肿块,偶于劳动后有刺痛感,肿块逐渐长大,并将软组织推向外突.入院前二周体力劳动后痛加剧,因而入院求治.过去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5.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atus)是重要的海洋水产资源之一,其视网膜电图(ERG)作为网膜的综合电位是反映视觉特性的一个良好指标。目前对无脊椎动物的研究以昆虫、乌贼和鲎为主,至于虾蟹研究颇少。且缺少系统研究。为加深对蟹视网膜特性了解,本文对我国常见的三疣梭子蟹ERG的波形和适应特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用光镜对疣蝗受精囊和受精囊管的结构做了初步的观察.结果表明,它们的结构由内向外分别为:内膜层、上皮层、基膜、肌肉层和围脏膜,其中上皮层有许多微管穿过内膜层到达囊腔,上皮层很发达,肌肉层中纵肌和环肌交错,分布不均匀.讨论了受精囊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同时将它与其它直翅目昆虫受精囊的结构进行比较,认为它与中华稻蝗受精囊的结构相似.  相似文献   

7.
三疣梭子蟹病原菌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离患病三疣梭子蟹样本中的病原菌,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采用普通营养琼脂及zobell2216E海水营养琼脂分离患病样本中的病原菌。采用细菌常规生化鉴定方法,了解细菌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采用16SrRNA和gyrB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对,进一步明确该病原菌的分类学地位。采用人工感染实验的方法,证明分离菌株是三疣梭子蟹致病病原菌。该菌革兰氏阴性,氧化酶阳性,葡萄糖发酵型,在低于10 g/L的NaCl胨水中不生长。16SrRNA和gyrB基因与需钠弧菌(Vibrio natriegen)同源序列具有99%的相似性。分离菌株对三疣梭子蟹有明显的致病性。需钠弧菌是引起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石桥镇九里村三疣梭子蟹严重死亡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8.
三疣梭子蟹消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从组织学、组织化学二个方面研究了三疣梭子蟹的消化系统.消化系统主要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消化管的组织结构都由基本的四层构成,即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粘膜层是由单层柱状上皮和基膜构成的.除中肠外,其余部分管壁上皮表面分别被有弹性蛋白、胶原蛋白、粘蛋白和几丁质骨片等结构.在食道和后肠壁结缔组织中分别有食道腺和后肠腺,其分泌物为酸性粘多糖.肌层均为横纹肌.消化管的外膜均主要由疏构结缔组织构成.消化腺主要是肝胰腺,由无数的肝小管组成,每一小管均由位于基膜上的一层细胞构成.根据形态和功能,可把这些细胞分为四种类型:即分泌细胞(B细胞)、吸收细胞(F细胞)、储存细胞(R细胞)和胚细胞(E细胞).  相似文献   

9.
细痣疣螈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脾,肠细胞制作染色体标本,研究了细痣疣螈的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该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第6,8对是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12对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9对无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未发现异形染色体对。本文还对该种与其近缘种进行了核型比较,并对其分类地位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11.
就如何解决三疣梭子蟹人工育苗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如亲蟹的选择、幼体的培育,饵料等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三疣梭子蟹人工育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在湖南发现的毛莨科Ranuncuaceao 毛莨属Ranuncus的中国新分布植物疣果毛莨Ranuncus trachcarpus Efech.et Mey.的形态特征及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3.
2007年5月至2010年8月,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生活于云南省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红瘰疣螈的繁殖习性作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在大理地区繁殖期一般为5月上旬至8月上旬,窝卵数为96.43±6.14枚,孵化期20~23 d,人工孵化率80.5~92%;自然孵化率72.2~80.9%;对不同日龄幼螈的形态变化特征进行了系统描述,外鳃萎缩期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疣克外用治疗尖锐湿疣56例报告羊珍妹(海南医学院附院皮肤科,海口570005)关键词尖锐湿疣;病毒性感染;皮肤病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752.531临床资料56例中,男54例、女2例,年龄20~55岁,病期1~4个月。56例中皆为轻症患者,皮损数...  相似文献   

15.
亚硝酸钠对三疣梭子蟹幼体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三疣梭子蟹各期幼体为实验对象,以发育次日为实验起点,对其进行了亚硝酸氮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亚硝酸盐对三疣梭子蟹Z1期幼体饥饿和饱食两种状态下72 h半致死浓(LC50)分别为为2.282mg/L和2.736 mg/L,Z2期幼体分别为9.955 mg/L和11.541mg/L,Z3期幼体分别为19.487mg/L和30.336mg/L,Z4期幼体分别为14.243 mg/L和15.568 mg/L,M期幼体分别为69.110 mg/L和126.020 mg/L;饥饿与饱食状态下72 h半致死浓度无显著差异;三疣梭子蟹育苗池亚硝酸盐含量应控制在0.228mg/L以下。最后就亚硝酸盐对三疣梭子蟹幼体的急性毒性效应和急性致毒机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三疣梭子蟹雄性生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组织学、组织化学两个方面研究了三疣梭子蟹的雄性生殖系统.其精巢是由无数的生殖小管盘绕成的.小管壁由位于基膜上的大部分生精上皮和少量管壁上皮构成.生精上皮不断向管腔中增殖,产生了不同的生殖带.生殖小管间充填着结缔组织,内有血管和神经等分布.前、中、后输精管壁组织结构相似,均由位于基膜上的单层柱状上皮和其外侧的环形横纹肌构成,上皮细胞具分泌功能.射精管壁亦由单层柱状上皮及内纵、外环两层横纹肌组成.精巢的发育有季节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三疣梭子蟹二茬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面积 6.67 hm2海水池塘中,共放养二茬三疣梭子蟹苗 61× 104只,二茬均经过 90~ 95 d的饲养,共收获 19 063 kg,单产 2858 kg/hm2,盈利 189 731元.  相似文献   

18.
以采自大理点苍山的红瘰疣螈为材料,应用常规血涂片,Giemsa染色法与血细胞计数法观察并统计红瘰疣螈外周血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其数量比例。结果表明:红瘰疣螈的外周血细胞中红细胞有核,呈椭圆形、梨形,平均含量为1.48×105个/mm3。白细胞多呈近圆形,平均含量为0.17×105个/mm3。白细胞中按细胞数量从多到少排列,其顺序依次为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并将研究结果与其他动物进行了比较,从进化、生活习性、环境与血细胞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记述采自广西和云南的大疣蛛属Macrothele两种:指状大疣蛛Macrothele digitata sp. nov.和敬钊大疣蛛M.jingzhao sp. nov.。指状大疣蛛与湖南大疣蛛M.hunanica ZhuSong, 2000相似,但具以下不同特征:雄蛛触肢器胫节背面具8根壮刺,插入器正面观微弯曲;步足II胫节中部膨大,腹面多刺;雌蛛交配管短,指状。敬钊大疣蛛与颜氏大疣蛛M.yani Xu, YinGriswold, 2002相似,但具以下不同特征:触肢胫节具3根内侧刺;基血囊圆盘状;插入器基部细,端部针状,微弯曲;步足I胫节微弯曲,腹面多刺。  相似文献   

20.
三疣梭子蟹雌性生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从组织学和组织化学两个方面研究了三疣梭子蟹的雌性生殖系统。卵巢壁薄,由外膜和内生殖上皮构成。外膜主要由结缔组织和薄层肌肉构成,它有许多延伸物伸入卵巢中把卵巢分成一个个小区。内生殖上皮不断增产生生殖带,其中含有卵原细胞等各阶段雌性生殖细胞和滤泡细胞。卵原细胞较小,核圆形,核仁不明显。初级卵母细胞核开始增大,由于核质增多而逐渐呈空泡状,核仁圆形。卵母细胞胞质内的卵黄逐渐积累增多而发育为成熟卵母细胞。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