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们目前正在打造一种包含电路、二极管的超级隐形眼镜,人们一旦戴上这种隐形眼镜,就能够拥有<魔鬼终结者>电影中机器战士一样的"超级视力":眼睛不但可以像机器人那样将远处的物体拉近、放大,而且还可以通过这种隐形眼镜无线上网--眼前将出现一块只有自己才能看见的虚拟屏幕.  相似文献   

2.
吴沅 《自然与人》2012,(4):16-19
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1954年美国人乔治德沃尔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但直到1980年工业机器人才真正在日本普及,因此称这年为"机器人元年"。机器人按照从低到高的发展,可分为三代:第一代是示教再现机器人,可以完成规定的一些动作;第二代已具有听觉、视觉、触觉等功能;第三代则有智能  相似文献   

3.
台湾的机器人研发技术又往前迈进了一大步,而且不同于过去只是讲求机械式的动作。新的机器人不但有喜怒哀乐等表情。还会唱歌,播报新闻,基至还可以陪伴家里的老人打麻将。  相似文献   

4.
视点     
《科学之友》2013,(6):12-13
机器人工友意大利最新设计的一款机器人能够协助人们在短短几分钟内组装家具。这款机器人使用一个压力传感器和视觉跟踪系统来获悉人们的动作,这样使用者就可以手把手地向机器人演示如何协作完成工作。传感器装配在机器人的手腕,视觉跟踪系统用于记录桌子腿的位置和方向,经过教学演示,机器人懂得如何协助配合,从而能够帮助人们一起完成家具组装。当人们开始在桌子腿上拧螺丝,机  相似文献   

5.
机器人冲一杯热腾腾的咖啡,并端到你的身边来,这在科幻影视中是最平常不过的场景.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机器人要做到这一点十分不容易.德国研究人员花费了数年时间,才让机器人学会冲咖啡. 对人类来说,要完成简单的冲咖啡或泡茶的动作,是最基本不过的技能,几乎不需要学习就会.然而,这对机器人来说却很难.难度不在于如何识别咖啡或茶,难度在于它怎样去完成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对机器人来说,冲咖啡是一个十分精细的动作,尤其是拧开咖啡罐这个动作难度很大.这需要机器人的指头十分灵活,而且双手的配合要默契才行.  相似文献   

6.
动态     
<正>纳米机器人让我们拥有超级智力你是否想象过,自己能够获得非凡的智力,拥有好似上帝般的智慧?美国资深计算机专家提出,将纳米机器人植入人类大脑,并连接云计算机系统之后,就能实现这一梦想。借助这种模式,我们能以自己的思维和记忆为基础,通过大脑向外界发送电子邮件、照片等各类信息,甚至能进一步拓展人类情商和创造力,具备更强的抽象设计能力和表达能力。此外,云计算机系统还能提供额外的大脑能力,进一步提高人类智商。科学家预计,到本世纪30年代,纳米机器人就能真正帮助人类实现人工智能!  相似文献   

7.
<正>经过几次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在人类社会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工业生产中,机器人可以有效完成很多工人很难完成的任务;在科研活动中,机器人探测器帮助科学家了解地球最隐秘的角落;在日常生活中,服务型机器人让生活更加轻松。最近已经出现了可以同步接收人类大脑信号的机器人,机械义肢的普及指日可待。科学家们对机器人的研发从未停止,而机器人爱好者们也在进行着自己的努力。这个夏天,来自全国  相似文献   

8.
正"达芬奇"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引进的机器人手术系统,它已于日前成功地为一位患者实施了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据专家介绍,"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可用于普外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外科等众多科别,已在国际上广泛运用。"达芬奇"的机械手能完成许多人手无法实施的动作,如任意360度旋转拐弯  相似文献   

9.
美国加州大学近日宣称,他们的科学家正在将生物技术与纳米技术结合起来,首次研制出“身上长有肌肉”、高度不到1毫米的超微型机器人。据悉,科学家为这种超微型机器人安装了“肌肉”和“骨骼”。然后,再通过纳米级的物质表面化学特性,给肌细胞发出移动信号,肌细胞收到信号后就会做出动作,而且是像真的肌肉和骨骼那样的动作与“生物机能”。由于这些机器人的结构上使用了铰链,可以前后移动并弯曲,并可接收无线电信号,作出与真的肌肉一样的动作与反应。科学家在试验中使用的肌细胞取自心脏组织,因而这些细胞会生长、繁殖并自我结合。并非幻想的…  相似文献   

10.
科学之窗     
猴脑操纵机器人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M·尼古拉利斯(M.Nicolelis)及其同事把猴脑与一个简单的机器手臂连结起来,机器手臂就会摹仿猴子的手臂的二个动作,向左或右摆动及捡取食物。他们还利用互联网控制数百里外的另一个机器手臂摹仿猴子手臂的动作。猴子的动作与机器假肢的动作几乎是同步的。该研究组的成果报道刊载在《自然》杂志上。 数十年来,在脑细胞活动与肢体运动领域的研究成果为这项工作奠定了基础。研究人员现在可以预言,手和手腕的活动是受神经元活动激发的。但应用这些电信号来操纵动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欧美的一些科学家们目前正在从事一项教机器人说话的实验。最新的研究成果显示,机器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思维发音、自己造出新词汇,甚至两个机器人可以互相学习说话、谈恋爱!  相似文献   

12.
吕吉尔 《世界科学》2009,(10):33-33
典型工业机器人的手臂看似虽然比较笨拙,却是完成单一作业的得力工具。譬如,给电路板安装零部件、给汽车上漆和可以像钳子一样拿起东西等。但一直以来,机械手的功能始终无法与人手相媲美。至少可以说,在英国影子机器人公司(Shadow Robot Company)着手解决这一问题之前,没有任何机器人能做得到。  相似文献   

13.
《科学之友》2008,(6):14
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为儿童研制了一种小巧有趣的块状机器人roBlocks,孩子们可以把很多roBlocks拼装在一起组成更为复杂的机器人,通过这种尝试所得到的机器人,其功能是不同的。当孩子信组装roBlocks的时候,学习考虑的是如何局部的动作影响整体,  相似文献   

14.
“纸Pad”     
《科学之友》2013,(3):12
英特尔联合Plastic Logic公司、女王大学研发了采用电子纸作为显示屏的柔性平板电脑PaperTab。这款产品看起来极其轻薄,拿在手中就像一张报纸。PaperTab可以弯折约30°,还能通过弯曲等动作完成一些特定功能和操作,比如  相似文献   

15.
从电视新闻、报纸杂志中,我们不时可以发现一些关于智能仿真技术应用--机器人的报道.大家对机器人的理解往往是其体积过于庞大、行动过于笨拙,这是由于机器人的视觉传感器、机械传感器和反应模块不灵敏引起的,而指挥机器人动作的"大脑"--信息处理器无法及时判断、处理有关信息也是造成机器人行动笨拙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更体现出传统机器人在设计上的缺陷和在技术上的不成熟.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世界各国科学家一直试图通过对自然界生物生理及其运动的研究,寻找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机器人吸尘器:俄罗斯发明了一种机器人吸尘器,这是一个同吸尘器一样大小的圆形吸尘器。它可以在房间里自行移动,由于有一个超声波传感器,机器人不会碰到障碍物,它能按微处理器的命令绕过障碍物。其吸尘能力能随着地面的尘型自动确定吸力的大小。不用电机的电扇:美国研制的一种电扇是用交流电驱动振动,来代替风叶送风,就像人们  相似文献   

17.
迄今为止,只有美国人登上过月球,俄罗斯已将机器人送上月球。我国作为一个航天大国,继1999年成功发射“神舟”号太空飞船实现载人太空飞行后,现已将目光放在载人登月上。而在中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之前,我国自己研制的太空登月机器人将率先对月球进行勘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中外的神话传说中都有神仙造人的传说.现在,科学家企图在实验室里用人类自身的结构和现有的材料制造出与人类接近的机器人,科学家把这种类型的机器人叫做"类人机器人".类人机器人不但具有高度发达的智慧,而且外形和生理机能也和人类比较接近.为了使得类人机器人看上去有人类协调的动作,科学家不但给"他们"装上像人类一样的关节,还得给"他们"安上人造肌肉和皮肤.目前,人造肌肉的研究逐渐成为新一代机器人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9.
人·机器     
龚静 《世界科学》2000,(2):42-43
大约在80年代初期,我看过一部名为《未来世界》的科幻电影。里面有男女记者各一,他们无意中发现了一家工厂在试制机器人,而且还做了和他们一模一样的机器人,若非亲见,简直不分彼此。主谋者试图以像人一样的机器人来代替人,以达到控制社会的目的。当然,这些人的阴谋是失败了。但看到影片结尾时那两位记者与他们的机器人替身难分难解的搏斗,还是不由得为人捏把汗。 是机器还是人,在此亦难分难解。似乎只有在倒地之后的肉身里冒出一股电路被毁的青烟,我们才如释重负地松口气──机器人也。再怎么像人,甚至如人般说话、表情、动作…  相似文献   

20.
王宛君 《世界科学》2000,(11):25-26,22
汉斯·莫拉维基(Hans Moravec)是机器人研究的先驱、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程序的奠基人、著名作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智慧儿童:机器人的未来与人工智能》,以及最新出版的《机器人:超然的智力、纯粹的机器》等。 莫拉维基坚信,到2040年机器人将达到人类的一般智力水平,并最终将成为智能高手。 莫拉维基还谈到具有人性的机器人:humans&#151;寄希望于humans&#151的不朽名声;当它们把自己上载到一种全新的能使之永生的超级计算机中时,不久将要变成它所称谓的“前人”了。 大英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