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尔     
今年10月2日,前法属西非领地几内亚宣告独立,成立了几内亚共和国。原领地政府副总理塞古·杜尔被任命为共和国政府的总理兼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杜尔总理信仰伊斯兰教,1922年生于几内亚坎坎市附近的法拉纳的一个农民家庭,曾祖父是一位反对殖民主义侵略的著名人物。 1941年杜尔曾在科纳克里市的法国邮局里在会计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杜尔积极从事工会活动,1945年他和他的朋友创立了几内亚工会联盟,并担任这个组织的书记。1956年3月起担任前非洲总工  相似文献   

2.
今年2月2日,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给予法属西非、法属赤道非洲和马达加斯加以地方自治的法案,在这三个地区里,建立十三个“半自治共和国”,让它们表面上自已有权管理地方行政事务。法国政府为什么让这些国家实行“半自治”呢?这可以从近年来非洲人民的觉醒和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中得到解答。万隆会议的精神,摩洛哥、突尼斯与苏丹的独立,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英勇斗争,加纳的诞生,英法侵埃战争的失败,都给了尚处在被压迫被奴役中的非洲人民莫大的影响,使他们认识到团结是胜利的首要条件。今年年初,在法属西非和法属赤道非洲成立的非洲大会党、非洲社会主义运动党和黑非  相似文献   

3.
毛主席说:“帝国主义者的寿命不会很长了。”对法帝国主义者来说,这一点也特别明显。戴高乐政变正是法国反动统治阶级腐朽和脆弱的表现,而决不是它强大的表现。法帝国主义在一天天烂下去,这在法国殖民体系的瓦解和资产阶级民主的破产两个方面显得尤其突出。殖民体系的瓦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本土被希特勒军队占领,法国的殖民地:远东的印度支那被日军占领;中东的叙利亚和黎巴嫩获得独立;法属北非、西非和  相似文献   

4.
尼日尔河发源于几内亚佛塔—扎隆高原,蜿蜒四千一百九十七公里,流经几内亚、马里、尼日尔和尼日利亚四国,总流域面积二百万平方公里,是非洲第三大河。它滋润西非大地,哺育西非的历史文化,是西非多民族的摇篮。更有意义的是,它还是抵御撒哈拉沙漠南侵的天然屏障,维护着萨赫勒地区和苏丹热带草原的生态平衡,调节气温和雨量,为促进农林牧渔业的发展,起着莫大的作用。因之,它受到沿岸各地人民的爱慕,至今仍流传着赞颂它的诗歌和民间故事。到河源去! 尼日尔河的名字是法国人给起的。沿岸各地人民则以当地语言称呼,有各种不同的叫法。例如,几内亚叫“佐利芭”,有两层意思,一是“血”的河流,一是战  相似文献   

5.
西非各国在独立以前,大部分是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其中又以法国所占的殖民地最多,它们合称为“法属西非洲”。 西非地区的居民,绝大多数是黑色种族的苏丹人。西苏丹各族人民主要有曼丁果人、沃洛夫人、图库勒尔人、马林凯人、富尔贝人、阿肯人等。 很早以前,西非各族人民一直与外界隔离。后来,在越过撒哈拉大沙漠与北非等地区的交往中,逐渐吸收了一些外来的文化。在很长时期里,西非各族人民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基本上依靠自己的智慧,独立地发展着自己的经济和文化,遵循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  相似文献   

6.
岡比亚     
英国在西非的最后一个殖民地岡比亚将于今年2月18日宣告独立。这是岡比亚人民长期以来争取自由和独立斗争的结果,这也是整个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必然产物。“河之国” 岡比亚位于非洲西部,西濒大西洋,东、南、北三面都与塞内加尔接壤,地形狭长,东西长约四百八十二公里,南北宽四十八公里,面积为一万零三百六十七平方公里,人口三十一万六千。  相似文献   

7.
马里联邦     
今年6月20日宣布独立的局里联邦是由法非“共同体”内两个成员国——塞内加尔和苏丹组成的,它的面积共有一百四十余万平方公里(塞内加尔十九万七千平方公里,苏丹一百二十万零四千平方公里),比法国的面积差不多大两倍,人口共约六百万人(塞内加尔约二百二十万,苏丹约三百七十万人)。首都达喀尔位于西非海岸最突出的部分。殖民者的残酷掠夺“马里”是十三世纪到十五世纪西非一个强大帝国的名称,在极盛时代,它的版图从大西洋岸一直伸延到尼日尔河的中游,包括现在的塞内加尔、苏丹、南毛里塔尼亚、几内亚的内地以及象牙海岸和沃尔特的一部分。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法国殖民者大规模地侵  相似文献   

8.
正对一个年轻的非洲国家而言,医保体系是了不起的文明成就,也是这个国家历史中值得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一笔。撒哈拉以南非洲最早的福利医保体系是在哪个国家形成的?很多人都会以为是曾号称"非洲唯一发达国家"的南非,其实不然,最早覆盖非洲人的非洲福利医保体系,形成于法属西非,也就是今天的塞内加尔共和国和马里共和国。塞内加尔和马里自1909年起同属于法属西非,首府设在今天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自18世纪末起,法属西非殖民政府(AOF,1904年前首府在马里古城廷巴  相似文献   

9.
喀麦隆     
1960年1月1日,法国托管下的喀麦隆根据去年3月联合国大会关于喀麦隆问题特别会议的决议,宣告独立。这是喀麦隆人民对殖民统治进行长期英勇斗争的结果,是喀麦隆走向完全独立的第一步。帝国主义的宰割喀麦隆位于非洲中部西海岸,南近赤道,西濒几内亚漫,面积五十二万余不方公里,人口钓四百七十万。国内有一百四十个部族,北部属苏丹斋系,主要有富耳只族(夕。记b旬;南部属班图韶系,主要有巴米累克族(Bami址妊)和巴磋族(Basa)。早在公元七世耙时,在这块土地上,一个舰济上和文化上相当发达的国家已握建立。  相似文献   

10.
10月7日下午,我们访问了应邀来我国参加建国十周年庆祝典礼的几内亚政府代表、几内亚教育部长巴里·迪亚万杜。这正是中国与几内亚建立外交关系后的第三天,一见面,话题首先就谈到两国建交的意义上。迪亚万杜说:“中国和几内亚建立外交关系后,两国又签订了文化合作协定,这无疑会对整个非洲大陆产生巨大的影响。亚非人民的合作、特别是几内亚人民与中国人民的合作的道路已经打开了。”中国和几内亚恰好是同月诞生的两个国家,今年的10月,是几内亚人民摆脱法国殖民统治取得独立的一周年,趁这个机会,我们请他谈谈几内亚独立一年来的情况。迪亚万杜说:“在谈几内亚独立的情况之  相似文献   

11.
1958年11月23日加纳总理恩克鲁玛和几内亚总理杜尔在加纳首都阿克拉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组成“西非联邦核心”。加纳和几内亚已经肯定采用一面联邦的国旗,并且在两国政府之间进行最密切的接触,以使两国在国防、外交和经济方面的政策协调一致;再下一步将是制订一部联邦宪法,使联邦成立超来。但各国仍保留它的主权和它自己的体制。联合声明中还呼吁非洲各独立国政府以及仍然在外国统治下的领土上的领袖和人民支持建立联邦的行动,并且表示欢迎其他西非国家加入联邦。一般所谓“西非”,除了上述两国之外,还包括利比里亚、现在是英国属地的尼日利亚、塞拉勒窝内和  相似文献   

12.
毛主席说:“帝国主义者的寿命不会很长了。”对法帝国主义者来说,这一点特别明显。自从1954年法国侵略军被迫撤出印度支那,1956年被迫承认突尼斯和摩洛哥的独立后,法帝国主义的主要殖民地就只有在非洲的几个地方了。最近阿尔及利亚已成立共和国临时政府,法属西非洲的几内亚又宣布独立。在法属非洲的其他部分,民族独立运动也在风起云涌地发展着。法帝国主义者的殖民枷锁,正在被觉醒了的非洲人民砸断以至整个粉碎。扑不灭的火焰阿尔及利亚自1954年11月发动的武装斗争,一开始就具有全民性质。领导斗争的民族解放阵线,除了原有的民族主义政党外,在斗争过程中又扩大了它的基础,其成员包括农民和工人阶级以及知识分子、中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阿尔及利亚共产党积极支持民族  相似文献   

13.
4月27日,在英同国统治下一百多年的西非山国——塞拉勒窝内宣告独立了。塞拉勒窝内位于西非海岸,沿岸矗立的山峰远远望去像雄踞的狮子,塞拉勒窝内即为狮子的意思。这块土地面积共七万二千三百二十六平方公里,人口约二百五十万。  相似文献   

14.
今年3月6日,一个自十五世纪以来受尽殖民主义重重奴役的非洲国家——加纳(黄金海岸)将获得独立。这是英属西非黑人民族独立运动的第一个伟大成果,也是亚非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的一个巨大的胜利。加纳位在非洲西部、撒哈拉大沙漠的南面,几内亚湾的北岸。它盛产黄金和可可,所以被殖民主义者称为“黄金海岸”。它包括三个部分:黄金海岸殖民地,阿散蒂和北部领土。独立后的加纳,还包括多哥英托管区。面积总共约二十四万平方公里,人口约四百六十一万(1955年)。它的首都叫阿克拉。加纳的居民包括阿散蒂族、凡提族、埃沃族、特威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他们说着许多不同的语言,主要的是凡提语。英语为官方语言,在绝大部分地区使用。居民中的60%不信仰宗教,30%为基督教徒,10%为穆斯林。  相似文献   

15.
最近,法美代表在北大西洋集团雅典会議上剛剛顶了一陣牛,5月15日和18日戴高乐和肯尼迪又先后亲自出馬对对方的政策进行露骨的攻击。回想去年5月肯戴会談期間,肯尼迪亲自对戴高乐說:“美国是欧洲的女儿”,捧戴高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唯一在目前仍居于負責地位的重要領袖”。曾几何时,反目不认亲。这是一个多么鮮明的对照!  相似文献   

16.
10月1日,西非大西洋岸又飘扬起一面独立国家的旗帜,非洲人口最多的一个国家——尼日利亚独立了。尼日利亚是一个具有古老历史文化的多民族国家.人口三千八百多万,面积八十七万八千三百多平方公里。境内主要民族有居住在北部的豪萨族和弗拉尼族,东部的伊博族以及西部的约鲁巴族。根据一些材料计算,尼日利亚几乎有一百五十种不同的语言,但主要使用的有三种,即豪萨语、伊博语和约鲁巴语。尼日利亚在一千年前已经有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从贝宁城发掘出来的著名的贝宁文化有力地证明在十  相似文献   

17.
粉碎帝国主义的阴谋位于非洲大陆西部的几内亚共和国,到今年10月2日,诞生两周年了。几内亚共和国的诞生,对曾经在几内亚进行了六十三年殖民统治的法帝国主义者来说,是极不甘心的,因此,它想尽办法企图扼杀这个新生的国家。但是,法国殖民者要以武力来干涉几内亚的独立,确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只好在政治上采取打击和孤立的手段,在经济上企图以停止对几内亚的一切财政“援助”,禁止向几内亚运输大米,撤走一切技术人员、职员和教师等等手法,向几内亚施  相似文献   

18.
几内亚一宝     
濒临大西洋的几内亚,是法语西非国家中第一个赢得独立的国家。它美丽富饶,因蕴藏着丰富多采的矿产资源而被称为“地质上的奇迹”、非洲的“百宝箱”。它的铝矿则是这个“百宝箱”中一件璀璨夺目的珍宝! 几内亚几乎处处有铝矿,是受之无愧的“铝土之  相似文献   

19.
宝箱打开了有人说,几内亚是一个潜在的富国。我们旅行了几内亚中部和北部一些地方,才知道此说不差。大自然赐于它的地下宝藏是极丰富的。几内亚有铁矿、金矿、金刚石矿、石油和潜力很大的水力资源,而以铝土矿为万宝之魁。其藏量之丰富,居世界之冠,仅查明的就有八、九十亿吨,占世界总藏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而且品位也高,一般是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甚至高达百分之六十五。然而,在殖民统治时期,几内亚的铝土只能沉睡地下。正如杜尔总统所说的:“几内亚是坐在无法打开的宝箱上过着贫困的生活”。这种状况只是在独立之后才  相似文献   

20.
修改宪法的“宿愿” 9月28日,在法国本土、阿尔及利亚和法国的海外属地,将要举行一次“公民投票”,对戴高乐的“宪法”草案进行表决。随着这个日子的临近,戴高乐推销他的“宪法”草案的活动也越来越加紧了。从8月20日开始,他到法国非洲属地和阿尔及利亚去作了一次为期十天、行程万里的巡回“旅行”。9月4日以后,他还要在法国国内四出奔走,到处张罗。修改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的宪法,这可以说是戴高乐的一个宿愿。这个宪法,是在1946年10月13日由全国公民复决投票通过的。当时法国共产党曾参加了宪法的起草工作,因此,宪法里列入了一些有利于民主力量的内容,特别是由人民普选产生的国民议会拥有较大的权力。戴高乐在1946年宣布“退出政治舞台”,就是因为感到这个宪法使得他任意决定法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