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限时间热力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有限时间内发生的带有热现象的过程,在有限时间内运行的带有热现象的装置与系统,都是有限时间热力学研究的对象。这门新学科甚至还研究动、植物(在有限时间内)的生命过程和新陈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2.
陈林根 《科学通报》1991,36(3):233-233
一、引言 经典热力学追求热机的高效率,得到了可逆效率界限ηC=1-T_L/T_H,式中T_H、T_L分别为热机高、低温热源温度。有限时间热力学强调输出功率和效率的协调,得到了有限时间热力学性能界限ηCA=1-(T_L/T_H)~(0.5)、优化关系和参数选择准则。本文则在文献[7]  相似文献   

3.
关于有限单群的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施武杰 《科学通报》1993,38(4):296-296
研究有限单群的阶历史上有著名的Brauer纲领。文献[1]的作者证明了:若G是有限偶阶群,|G|>2,则G中含真子群H,满足|G|≦|H|~3。由于奇阶群可解,上述定理中偶阶的条件显然可去掉。在研究有限单群的过程中,用群阶与单性为条件来刻划单群有不少零星的结果,如见文献[2]。本文受上述工作的启发,用单群分类定理从两个方面来研究有限单群的阶,从而推广了上述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除少数例外情形外,几乎所有的有限单群均可用群阶与单性加以刻划。本文所讨论的群恒为有限,所用的符号都是标准的。  相似文献   

4.
关于CA效率与有限时间热力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名的CA效率ηcA是Novikov于1957年是先导出的,而Curzon和Ahlborn于1975年者导出.但自Curzon和Ahlorn工作之后,有限时间热力学得到了持续稳步的发展.本文对此作了分析和评论.  相似文献   

5.
文[1,2]讨论了热源间热机工作参数选择的有限时间热力学方法,为实际热机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本文进一步讨论活塞式模型热机气缸容积有限时的工作参数选择,给出了相应的有限时间热力学准则。考虑一个在最大容积为V_(max)、最小容积为  相似文献   

6.
论有限合伙     
有限合伙作为一种重要的商业组织形式,其自身将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完美的结合.使其有重要的制度价值,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普遍的承认.随着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兴起,我国亟待建立有限合伙制度,以弥补立法上的不足,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有限容积法的原理出发,指出有限容积法离散方程截断误差的本质为离散表达式与守恒型积分方程的近似程度.基于该思想,推导了有限容积法离散方程截断误差表达式,该表达式与有限差分法截差表达式有显著的不同;并指出有限容积法中涉及的截断误差主要包含3个层次,分别为由界面上值的近似、界面通量的近似和离散方程的近似带来的截断误差.有限容积法界面通量截断误差包含法向和切向两部分,有限差分法不存在界面未知值近似和切向截断误差,因而即使对于常物性二维/三维问题,两者截差表达式也不相同.与有限差分法相比,有限容积法误差来源较多,单纯提高待求变量的离散精度并不能有效地提高离散方程的整体精度.此外,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试验证明了对于规则区域正交非均分网格,计算区域采用内节点法离散的计算精度总体上优于外节点法.  相似文献   

8.
论有限合伙     
有限合伙作为一种重要的商业组织形式,其自身将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完美的结合,使其有重要的制度价值,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普遍的承认。随着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兴起,我国亟待建立有限合伙制度,以弥补立法上的不足,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严子浚 《科学通报》1986,31(10):798-798
二热源泵热循环的热力学理论对化学热泵,吸收式热泵和热变换器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经典热力学给出了三热源泵热循环的最大供热系数为其中T_H和T_O分别为高温热源和环境的温度,而T_D  相似文献   

10.
郭秀云 《科学通报》1993,38(3):200-200
有限群G的极大子群的性质和G的结构之间的关系已有许多作者进行了研究。在文献[1]中Deskins定义了有限群G的极大子群的复合指数,并获得有限群为可解群的一些结果。最近Mukherjee和Bhattacharya以及Deskins进一步研究了复合指数对群结构的影响,本文将讨论文献[3]中Deskins提出的一个猜想。文中所论群均为有限群,凡没有提及的概念都是标准的。设M是群G的一个极大子群,  相似文献   

11.
采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和(火积)理论对一类存在热漏和高温热源热容有限的两热源热机进行研究.寻求模型符合牛顿传热定律时,系统在给定循环周期下系统熵产生最小和(火积)损失最大时的最优构型,并与系统输出功最大时的最优构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无限热容高温热源,热漏是否存在并不改变循环的最优构型;而对于有限热容高温热源,以系统熵产生最小和(火积)损失最大为目标的最优构型与以系统输出功最大为目标的最优构型不完全相同,无热漏时分别以熵产生最小、(火积)损失最大和输出功最大为目标的最优构型均相同,而存在热漏时分别以三者为目标时的最优构型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热源间制冷与泵热循环参数选择的有限时间热力学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振 《科学通报》1990,35(11):869-869
按经典热力学,工作在两个恒温热源之间的逆卡诺循环的最大性能系数为或其中ε_r和ψ_r分别为制冷系数和供热系数,T_1和T_2分别为高温和低温热源的温度。(1)、(2)式给出的启示是:要达到理想的热力学界限,工质同热源间的传热温差应无穷小,循环必  相似文献   

13.
三热源泵热循环的最佳泵热率与供热系数间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严子浚 《科学通报》1987,32(16):1280-1280
自1975年提出有限时间热力学以来,对仅受热阻影响的内可逆二热源循环已有较多的研究,而对于三热源循环,直至1986年才由笔者首次导出类似于二热源循环中CA效率的有限时间热力学界限。本文将继续对内可逆三热源泵热循环进行研究,求出两  相似文献   

14.
关于具有给定西洛子群正规化子的有限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文彬 《科学通报》1994,39(3):204-204
近年来一系列工作用于研究具有给定西洛子群正规化子性质的有限群.文献[1]证明了,如果有限群G的任意非单位西洛子群的正规化子幂零,则G本身幂零.在文献[2]中指出,所有超可解有限群的群系U不具有这种性质.换句话说,如果有限群G的任意非单位西洛子群的正规化子超可解,那么G可能非超可解.有限幂零群的群系是继承的局部(?)-群系,而U不是(?)-群系.由此产生一个问题:哪些继承局部(?)-群系具有如上所指的性质?本文在可解群类中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此问题由教授提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会议于1986年10月31日~11月5日在温州市举行.与会代表近100人,宣读论文69篇.会议就物性研究、循环分析、第二定律分析法、有限时间非平衡热力学、变质量非平衡热力学和线性非平衡热力学等  相似文献   

16.
一类特殊的有限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武杰 《科学通报》1991,36(16):1275-1275
本文研究元的阶除1和一个数m外均为质数的有限群(简称为有限拟m质元群),得到如下结论: 定理1 设G为可解拟m质元群,则下述情形之一成立: Ⅰ.G是方次数为p或p~2的P群。  相似文献   

17.
施武杰 《科学通报》1991,36(1):77-77
在文献[1]中我们提出了下述猜想: 猜想1 设G是群,M是有限单群。则当且仅当 (a) π_c(G)=π_c(M),其中π_c(G)记为G中元的阶之集;  相似文献   

18.
有限交换环上的典型群阶的计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游宏 《科学通报》1994,39(4):289-289
本文计算出任意有1的有限交换环上几类典型群的阶,同时利用GL_(?n)的阶得出有限交换局部环上一般向量空间中的计数定理.设R为有1的有限交换环.R可唯一表成有限个局部环R_i的直积,即R(?)R_i(R_i为有限局部环).R上的典型群G亦可写成G=multiply from i=1 to m G_i,这里G_i为R_i上相应的典型群.因而我们可将所讨论的问题限制在有限交换局部环上.下文如无特别声明,R表示有限交换局部环,M表其唯一的极大理想,K表示商域R/M.令π:R→k表R到k上的典型同态,但我们常记α∈R在k中的象为(?).令(?):GL_nR→GL_nk(SL_nR→SL_nk)表R与k上的一般线性群(特殊线性群)间的同态.记ker(?)=GL_nM(SL_nM),并用GL_n(R,M)(SL_n(R,M))表模M为GL_nK(SL_nk)中心元的GL_nR(SL_nR)中元素组成的子群.  相似文献   

19.
杨向群 《科学通报》1982,27(4):198-198
构造Q过程时通常都假定矩阵0保守,因为此时一切Q过程都满足柯氏向后方程组.本文不要求Q保守,但假定Q有有限个非保守状态和有限流出边界.在这种情形下,我们构造了全部Q过程.  相似文献   

20.
地球有限膨胀演化模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陈志耕 《科学通报》1999,44(9):912-920
从地球上最早的酸性岩形成于全球最初膨胀构造作用这一基本前提出发 ,结合其他地质约束条件 ,从岩石圈球壳的弹性力学分析入手 ,确定地球膨胀发生于前 430 0Ma左右、地球半径平均增长率为 0 .40mm/a、膨胀初始半径为 46 5 1km、全球性最初膨胀构造运动发生在前 41 83.7Ma .又根据地球与类地行星的自然、衰减演化前提 ,依据数学逻辑与地质意义相结合的约束限制条件 ,建立了地球有限膨胀演化模型 :R(t) =R0 +Aeβ(t-tS)    (t≥tS) ,其中R0 =46 5 1km ,A =1 86 0km ,β =- 6 .0 1× 1 0 -10 /a ,ts=3× 1 0 8a .根据该模型 ,地球有限膨胀演化的最大限度Rmax为 6 5 1 1km .目前地球半径增长率约为 0 .1mm/a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