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桂花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系统调查我国桂花品种的基础上,对37个新品种(四季桂品种群6个、银桂品种群11个、金桂品种群7个、丹桂品种群13个)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2.
以从日本引进10个品种洋桔梗为试验材料,栽于日光温室,对其株高、茎粗、叶片对数、开花株数、花冠形状、花冠直径等性状进行调查,筛选出2个盆栽品种,8个切花品种。10个品种包括早熟品种5个,中熟品种3个,晚熟品种2个。2个晚熟品种为长枝大花品种。根据不同品种,洋桔梗盛花期在播种后第192~227天,可根据盛花期安排播种时间,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香石竹观赏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石竹因其花色丰富、花型多变而成为世界著名四大切花之一.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香石竹的观赏性状评价结构模型,并用该模型对Master、Dallas和Tundra等14个香石竹品种进行了评价研究.通过相关公式和评分标准计算出每个品种的综合评分值,以此将14个品种分为4个等级,选出了Cloud of butterflies、Moon-shadow、Tundra 3个品种为Ⅰ级品种;Prado、MoonDust等5个品种为Ⅱ级品种;Seto bride、Master等4个品种为Ⅲ级品种;Dallas、Omagh 2个品种为Ⅳ级品种.该研究成果对目前的香石竹切花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广西桂花品种资源与园林利用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广西桂花资源进行了调查总结,初步确定广西有43个桂花品种,分属于4个品种群,包括四季桂品种群3个、银桂品种群21个、金桂品种群14个、丹桂品种群5个,其中新确定和新记录桂花品种26个;描述了王城银桂、七星银桂、漓江之波、金莲、贵妃红、南溪丹桂6个优良品种的特征及桂花在广西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方式;介绍了广西的六大赏桂胜地。  相似文献   

5.
通过近两年对四川地区桂花品种资源的调查,初步摸清了四川地区桂花品种资源的分布状况,总共确定桂花品种57个,其中四季桂品种10个,银桂品种22个,金桂品种17个,丹桂品种8个;并根据花形、花色、叶形、叶色、树形等筛选出性状优良、观赏价值较高的品种10个,分别为紫水晶、橙黄四季桂、日香桂、银瓣丹心、白豪蕤、玉叶金枝、九龙桂、金瓣丹心、舞蝶、西府丹桂。同时对四川地区桂花品种资源的利用现状做了初步的调查分析,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安徽省桂花品种进行了调查,共记载36个品种,分别属于4个品种群,其中金桂品种群13个品种,银桂品种群10个品种,丹桂品种群8个品种,四季桂品种群5个品种。同时,编制了各品种群的品种分类检索表,并对各品种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7.
刘耀忠 《科技潮》2005,(1):61-61
国产草花新品种介绍为加快草花品种的国产化,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由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开展了《万寿菊等八种草花制种研究》。3年来,我们利用优势育种技术,培育出了万寿菊、矮牵牛、三色堇、百日草等4种草花F1代杂交品种15个,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3个品种。目前,我们已经拥有万寿菊2种花色4个品种,矮牵牛4个花色4个品种,三色堇5个花色5个品种,百日草2个花色2个品种。利用选择育种技术,培育出一串红系列、鸡冠子、翠菊、孔雀草等4种草花17个品种,其中矮生一串红3个品种,中高一串红2个品种,一串蓝1个品种,一串紫1个品种,鸡冠子2个花…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桂花品种调查与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四川省几个桂花(Osmanthus fragrans(Thunb.)Lour)主要栽培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形态特征的差异性,确定了140余个桂花标准株,分别对各标准株进行形态登记,包括枝条、叶、花器、果实及种子等方面的性状。对这些性状进行综合分析,获得以下结果:(1)以刘玉莲体系为依据,对选定的各标准株进行了分类与鉴定,共鉴定出 59个桂花品种,其中四季桂品种群6个,银桂品种群16个,金桂品种群24个,丹桂品种群13个。新记载桂花品种 34个,其中四季桂品种群1个,银桂品种群9个,金桂品种群16个,丹桂品种群8个。(2)对各品种群编制了品种分类检索表。(3)果实和种子的性状十分稳定,可以作为除花部特征以外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4)在对观赏性综合比较基础上,推荐4个观赏价值大、具有推广前景的优良品种,另外10个品种具有较大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对湘西北地区扁豆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发现有15个品种,其中早熟品种1个,中熟品种13个,晚熟品种1个,并筛选出适宜常德地区栽培的3个优良品种:即中熟品种白肉大扁豆、红肉扁豆;晚熟品种深绿色肉扁豆.  相似文献   

10.
对人工栽培的3个平菇品种和6个金针菇品种的全氮、蛋白质、赖氨酸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发现平菇的全氮含量、蛋白质以及赖氨酸含量均高于金针菇;3个平菇品种中27的全氮含量极显著高于5526和109两个品种,6个金针菇品种中金19的全氮含量极显著高于另外5个品种;蛋白质和赖氨酸的含量,平菇中27最高,金针菇中金19最高,这两个品种是较理想的营养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将同工酶技术应用到果树品种间,尤其是无性系品种间差异分析中,证明在苹果无性系中,富士系与元帅系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而富士系与国光更为接近。另外,在富士系各品种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加权环簇的轨形结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环簇和轨形在数学和物理中具有广泛的联系.单纯环簇实际上就是一类具有良好结构的轨形.作者通过推广扇集和环簇之间的对应,定义了加权扇集和加权环簇,并给出了它们之间的对应.然后,作者讨论了加权环簇的性质,并证明了单纯加权环簇也具有轨形结构.  相似文献   

13.
采用北疆棉区随品种演替不同年代推广种植的 1 2个棉花品种进行氮素代谢分析 ,结果表明 :1 )在蕾期 ,早期品种 ( 50年代和 60年代 )的吸氮量明显比近期品种多 ;2 )从盛铃期到初絮期以近期品种 ( 80年代和 90年代 )的需氮量高 ;3)到收获期近期品种叶片氮的转移量高于早期品种 ;4)随品种演替50年代、60年代品种植株氮素贡献率最大 ,80年代、90年代品种次之 ,70年代品种植株氮素贡献率仅为2 7.0 3%  相似文献   

14.
代数簇的陈省身类不等式研究(也称为代数簇的地理学问题)是代数几何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其中重要的不等式包括著名的Miyaoka-Yau不等式和Noether不等式等.主要研究完全交代数簇的陈类不等式, 通过余切丛的正合列计算得到完全交代数簇陈类的公式, 具体给出了四维完全交代数簇的陈类计算公式,并建立了四维完全交代数簇陈类的一些不等式.  相似文献   

15.
以3个陆地棉抗虫品种和3个常规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了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性状的差异,并对产量相关因素进行了通径分析。在所考察的19个性状中,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单株果节数、蕾铃脱落率、籽指、衣指、黄度和反射率品种问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转基因棉的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单铃重、衣分、籽指和衣指显著高于常规棉品种,但转基因棉与常规棉品种间纤维品质无明显差异。通径分析表明,单株铃数是转基因棉皮棉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而衣分和单株铃数则是常规棉品种皮棉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大麦黄花叶病抗性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抗性的大麦品种(系)被黄花叶病毒侵染后,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有规律地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感病后,大麦叶片内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感病品种下降幅度大于抗性品种,而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抗性品种增加的幅度比幅度比感病品种大,同时发现,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的含量与病情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退耕还林农户在采用果树新品种时的行为决策逻辑,为引导退耕经果林换种,促进后续产业持续发展以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退耕农户技术禀赋对采用经果林新品种行为决策影响机理的理论分析,利用川渝397份退耕柑橘种植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IVProbit模型、IVTobit模型实证分析不同技术禀赋的退耕农户在换种行为方面的差异及原因。【结果】 退耕农户的经果林管理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且农户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种植管理技术水平对退耕农户换种与否有正向影响,技术水平越高,换种可能性越大;种植管理技术水平对退耕农户换种时期、换种强度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技术水平高的农户,在采用新品种方面表现出很强的“追新”特征。【结论】 通过实施相应的举措提升退耕农户整体技术水平,对于推动果树品种更新换代,促进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AMMI模型在重庆市玉米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重庆市玉米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以及各试点鉴别力,筛选适合重庆市种植的高产稳产玉米品种,该研究利用AMMI(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模型对25个品种在7个试点的产量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品种、试点、品种×试点互作及交互作用主成分值(IPCA)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高产稳产型品种有渝2112,XD122和LC29304,高产但稳定性一般品种有BSF11-18,8149和金玉10号,高产但稳定性较差品种有CN898和华凯2号.试点鉴别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黔江区种子站、重庆市农科院玉米所、万州区种子站、巫山县种子管理站、西南大学玉米研究所、永川区粮油技术推广站和丰都县种子站.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测量得到六个不同品种小麦籽粒的延迟发光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延迟发光初始强度和衰减系数等时域特征参数以及峰值点频率和频谱重心频率等频域特征参数。对比不同品种小麦籽粒的这些特征参数,发现品种不同,其各项参数取值也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本研究为小麦籽粒品种的快速、无损判定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