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把蚌埠建设成为"皖北区域性特大文化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下,蚌埠市合理利用蚌埠特色文化内涵和丰富文化底蕴,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创新能力,坚持"以科技创新支撑文化创新,以文化创新助推科技创新"的发展理念,全力打造国家级文化科技产业示范园,彰显蚌埠作为皖北中心城市的核心影响力。一、着力夯实蚌埠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基础1.政策环境逐步优化为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推进科技与文化相融合,蚌埠出  相似文献   

2.
《科学管理研究》2015,(5):21-24
新经济背景下,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文化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发展新型文化产业,以科技推动文化进步,用文化促进科技发展,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是文化产业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相对发达国家还落后,尚需不断提高新文化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建立应有的制度体系以及培养兼备文化与科技的复合型人才,研究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内涵,介绍其发展机理和模式,并深入研究构建我国文化与科技如何发展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对文化与科技的内涵进行了梳理与概括,深入分析了二者融合的机理,总结归纳了国内外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几种模式。结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构建了政府、产业、企业和公众四位一体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陈思 《科技成果纵横》2012,(6):33-34,36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关系密切,科技创新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与文化融合是指通过科技创新与文化产品的有机结合,提升文化产品的价值与品质,实现科技创新对于文化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推动国家和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一、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创新作用首先,科技与文化融合可使文化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  相似文献   

5.
张鳌 《华东科技》2012,(2):22-24
"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著名画家达?芬奇这句名言生动揭示了文化与科技的关系。新技术革命浪潮中,传统文化内容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对接,派生出网络游戏、数字视听、三维动画等一系列新兴业态,使文化内容更加引人、传播更加快捷、影响力更加深远。苹果公司的市值达到世界第一,是一个将文化与经济融合互动、科技与艺术结合起来的良好范例。有人分析史蒂夫?乔布斯的成功至少有三个因素值得关注:一是科技文化,乔布斯父亲是位机械师,  相似文献   

6.
《杭州科技》2012,(3):59-59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在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推动文化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主抓七件事:1.加强顶层设计.把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作为首都科学发展的总体战略,重点推进文化科技融合等九大工程市财政设立了文化创新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形成文化、科技并重的“双百亿”投入格局。  相似文献   

7.
 文化科技创新的内在机理与现实路径,是内外联动、互相呼应的问题。总结了科技强国的文化科技创新之路,分析了文化科技创新的内在机理,探讨了中国文化科技创新的现实路径。分析表明,文化需求与创意引导文化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支撑文化产业创新。设计促进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整合与提升。面向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力求进一步将文化科技创新的内在机理研深,将现实路径夯实。  相似文献   

8.
《杭州科技》2012,(3):43-46
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趋势日益明显.文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这一发展趋势,使得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等物质要素对经济的制约和决定作用越来越弱,而智力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强,文化不再是经济产品的附属物和装饰品,已经成为了经济的实体内容。在文化与经济、科技目益交融的大趋势下.把握机遇,抢占先机,积极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做大、做强文化创意经济,已成为杭州“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段彬  黄让 《科学管理研究》2021,39(4):144-149
当前金融科技2.0的主要特点是由金融的资金端向着资产端和基础经济建设方向发展,将金融界现存的规范制度作为背景,以此来拓宽金融服务的范围,从而更好地促进智慧金融及普惠金融的大范围传播.但由于目前资金短缺,且在技术水平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现如今金融科技2.0在发展上经常出现问题,例如只注重创新层面的发展,而忽视了质量上的把控,造成数据差异过大等问题.并且有关部门在监管方面存在疏漏,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在网络安全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隐患.从以上问题出发,对其进行分析,更好的为金融科技2.0的发展消除障碍,将其发展方向及方式进行优化.不断的规范金融市场的秩序,加强监管力度,保障金融科技的安全性.鼓励金融时代的变革,加快技术创新的脚步,促进传统模式走向新的突破.加大金融市场的消费需求,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10.
《科学管理研究》2017,(4):11-14
实现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其关键立足点在于科技具有双重文化意蕴:一是科技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即人文化科技;二是科技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体系,即科技文化体系。二者的双向互动关系在学理逻辑与现实实践中都兼具可能性与可行性。在全球科技迅猛发展、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现代化进程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互动且平衡对于推动科技与文化之间的融合且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正确厘清人文化科技与科技文化体系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实现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资源化(Recycle)”为原则(简称“3R”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一直以来,广东经济增长方式是依赖大量物质消耗的传统发展方式,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产值效益低、劳动力素质低。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徐冠华部长指出,科技和经济结合的问题仍然是科技工作面临的一个最突出的、最难以解决的问题,科技系统和经济系统在各自的系统内来追求科技进步,一方面部分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的一些研究缺乏明确的市场导向,不具备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的研发能力还相当薄弱,研  相似文献   

13.
文化和科技创新的互动是近代文明演进的主旋律,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当代的科技创新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的互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历史发展的轨迹表明,文化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发展和传播,影响着科技创新的进程和结果。目前,世界各国都积极推进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努力打通技术和文化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14.
策划人语亭台楼阁下,君臣举行隆重夜宴;潺潺溪水边,飘落花瓣依然新鲜;在灵动的动态画卷中,繁华的圆明园缓缓向你走来。在日前举行的文博上,有人这样形容通过高科技手段得以复原的数字圆明园的体会。借助高科技的手段,我们穿过历史的隧道,去欣赏被称作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也可以看到复活  相似文献   

15.
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是文化科技产业的颠覆性概念,是推动文化和科技内涵式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在技术赋能的背景下,从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意蕴内涵、逻辑关系、框架模型、目标指向几个方面对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演进机理展开诠释,进一步明晰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理论基础,推动我国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具有两方面的意蕴,一方面是促进精神文明和人类社会进步,另一方面是加快物质文明和经济产业发展.在高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对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辨析其逻辑关系.同时,对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进行剖析,运用系统论的相关理论,参照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OSI,对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技术赋能框架模型进行深入探讨.最后,总结了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目标指向,以期进一步厘清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的实践理路.  相似文献   

16.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精彩演绎,使我们看到了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科技与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依靠的,中国传统文化只有与现代科技融合,才能重新散发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光彩。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四川省绵阳市历史文化悠久,民族文化繁荣,并在发展中形成了特色的科工文化和感恩奋进文化。笔者基于绵阳市文化与科技融合性差的现实,指出了科技与文化融合背景下,绵阳市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可操作性建议:弘扬科学精神,建设科技文化;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建设感恩奋进文化;发展科技文化产业园;通过科技创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先进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构建更加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界定了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体系概念,介绍了全球支持科技创新的主要金融模式,分析了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模式及特点,以及实现金融创新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六条路径。  相似文献   

19.
以“科技创新+智能制造”为主体的制造业城市的典型特质是集群化、智能化、数字化、服务化。文化科技融合是产业融合发展与结构优化的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产品需求的重要途径,更是成为制造业城市文化发展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20.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精彩演绎,使我们看到了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科技与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依靠的,中国传统文化只有与现代科技融合,才能重新散发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