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8 毫秒
1.
选取2007-2014年中国知网等以"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体育融合"为主体的135个文本,25名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研究个体,通过内容分析法、扎根理论研究法,探索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体育融合的影响因素和阻断策略.  相似文献   

2.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型劳动力,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社会基础,其健康状况关系着城市建设与发展大计。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怀化市新生代农民工体育锻炼和行为特征进行调查研究,旨在弄清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的现实状况,洞悉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的深层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建议,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能否顺利实现市民化、如何实现市民化,是当今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在剖析新生代农民工面临“回流”、“融城”双重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市民化应是新生代农民工未来发展趋势。在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凸显“领头羊”角色,在理念上、制度上、服务上进行创新,由管理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责任型政府转变。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四川省成都、南充地区的调研样本,采用多分类logistic模型,考察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满意度影响因素;采用扩展的明瑟收入模型,考察教育年限、工龄与是否参与培训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增收的影响.研究表明,培训提供的手续办理等公共服务、培训方法、培训实质作用、相关部门意见改进等变量对于培训满意度的影响明显;新生代农民工教育投资回报率依旧很低,参培积极性不强.政府应按需培训,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技能需求,调动其参培积极性,改善目前的培训现状.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有其社会文化和教育特性,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还要追溯其源头,区分新生代农民工、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和农村中小学学生三类人群。针对这三类人群,分类实施:从源头抓起,提前介入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中小学生的教育水平和质量;采取多样化政策和措施,重点做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城市公共服务和教育资源,实施成本分摊机制,创造性地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新生代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对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同时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权益也无法得到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不但没有多大改观,在一定程度上反而越来越严重,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令人担忧。本文分析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最后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7.
主要利用文献和资料数据对武汉市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体育公共服务财政支出仍较低,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较为薄弱,社会体育指导效果不佳,国民体质监测的覆盖范围仍然有限.要加强新时代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加大体育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建立多元化体育公共服务资金供给机制,建设政府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市民化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新生代农民工能否顺利市民化主要取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约束因素.通过调查和实证分析得出,农民工的个人基本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都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约束因素,进而导致农民工难以市民化并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基于这些因素提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驱动路径:1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建立具有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2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建立教育培训制度;3构建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资本体系;4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心理状态方面的转变.?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市民化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新生代农民工能否顺利市民化主要取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约束因素.通过调查和实证分析得出,农民工的个人基本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都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约束因素,进而导致农民工难以市民化并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基于这些因素提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驱动路径:1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建立具有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2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建立教育培训制度;3构建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资本体系;4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心理状态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对广州市"新生代农民"工休闲体育消费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学历结构较高,休闲体育消费意识较强,休闲体育消费动机主要以健身塑形和休闲娱乐为目的,以实物性消费为主,对休闲体育学习有着积极的态度;影响休闲体育消费的因素主要是体育用品价格太高,缺乏就近场馆,服务体系不健全,余暇时间太少.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和实地考察等方法,从身份认同、文化特征、就业状况、生活期望、娱乐活动等6个方面对陕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特征进行调查,分析了当前农民工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其原因,相应的提出4种发展模式,即社区体育发展模式、新型单位体育模式、企业联合型体育发展模式、工业区体育发展模式,为陕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体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2.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安徽省北部的蚌埠、中部的合肥、南部的芜湖三个地区的农村乡镇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所涵内容的六个方面,即:体育公共服务政策法规、体育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体育公共服务组织机构和人才、体育公共服务的主体、体育公共服务的方式、体育公共服务的事业经费等.通过调查得知:安徽省农村乡镇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存在诸多严重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规划不合理、资金不足、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等.另外,农村民众健身意识不强、现有体育设施利用率不高的现象也普遍存在.针对这些现象提出加强投入、加强规划、加强宣传及加强引导的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事业单位为基础,以社区为纽带、以工会、农民工体育组织为依托的多层次、综合支持平台,是提高新生代农民工体育参与度比较理想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当前农民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其各类需求状况对推动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体育文化需求被视为其真正融入城市的重要指标之一;结合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过程中体育文化需求现状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并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共建、社会参与"三位一体的方式构建一个完整的公共体育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优势互补,缩减社会距离。  相似文献   

15.
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特殊的群体进入了我们的视野.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活动场所、健身内容、体育消费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其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是:场地器材的缺乏、城市市民的歧视以及经济收入低等.提出了建设非盈利性体育设施、促进公共体育设施的开发等发展对策,进而促进体育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现在,也昭示着工人阶级的未来.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温州市有新生代农民工116万人,占省外流入人口的4 2.6%.文章以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庞大的温州为例,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管理工作,以高职院校为载体,试图探索“订单式”为特色的企业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模式.以期解决这一群体在融入城市的进程中出现的职业技能不足问题,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由劳动就业向技能就业转化、推进城市化和产业技术结构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的现况,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模式的建立提供依据.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泉州市207名新生代农民工为调查对象,使用肖水源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现况调查.结果表明:泉州市新生代农民工总体支持与全国总体支持差别不显著;且总体支持与主观支持维度的相关性最高,但与对支持利用度的相关性最低;而不同性别的新生代农民工在总体支持上存在显著差异,女性的总体支持高于男性;外出打工时间不同或是学历不同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对支持利用度方面分别存在显著差异,且打工时间在两年以下、初中以上学历的新生代农民工对支持利用度较高;来自于福建省内新生代农民工的支持利用度和总体支持高于来自福建省外的,且差异显著;新生代农民工的打工月收入越高,他们的主观支持、总体支持高于打工月收入相对较低的,且差异显著.结论:新生代农民工在性别、外出工作时间、学历、籍贯、打工月收入方面的社会支持某些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寻找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其中的特殊群体,开始成为城市建设的新兴力量.然而,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却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本研究以杭州市下沙为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需求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并探讨改善其学习需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切实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权益是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当前,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权益还存在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文化消费方式单一、文化活动内容较少、文化认同出现危机等方面的困境,针对这些情况,应该通过搭建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活动的平台、形成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服务的合力、确保新生代农民工文化发展的权利、培育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文化等途径,为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权益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新生代农民工的归宿不仅关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更关乎当前我国城乡融合与一体化进程。根据对新生代农民工意愿和实际归宿的调查分析,尝试把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细化为三种不同类型的亚群体:落地生根型、落叶归根型、漂泊无根型,而三种不同归宿类型的内部又富有层次区分度。新生代农民工的归宿不仅是他们自己意愿的表达,更是他们面对现实的抉择,是社会结构诸因素与新生代农民工行动主体交互作用的结果。从总体上看,被调查者对归宿仍处于不确定者居多,漂泊无根型是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当前归宿的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