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导的是湘矮A油菜雄性不育系及其杂交组合的细胞学和同工酶的研究结果。湘矮A雄性不育系花药发育受阻时期是在造孢细胞时期;不育系和恢复系各器官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均有明显差异,尤其以叶片的为最明显;杂种各器官的同工酶谱,常综合双亲的酶谱特征,表现为酶带或酶活互补型;保持系除花蕾以外,其他各器官同工酶谱基本上都和不育系的相同;不育系各器官的可溶性蛋白质的组成与恢复系相应器官的都有差异,杂种各器官的可溶性蛋白质的谱带图上,除了出现双亲蛋白质带的互补和重组现象外;总的趋势倾向于不育系;在油菜种子形成过程中,以开花后10~20天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的酶带最多,活性最强。但杂种的酶活性弱于湘油5号的酶活性;杂种种子形成过程中,其体积、鲜重、干重的变化规律与湘油5号的基干一致,但杂种种子的体积和鲜、干重在各个时期的增长量大多数都显著地小干湘油5号种子的增长量。  相似文献   

2.
以1BS染色体上带有T.Spelta小麦R f3恢复基因的普通小麦1031与SV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杂交,通过杂交F1代的育性观察,结果表明普通小麦1031能保持SV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小麦的不育性,同时染色体C—分带显示普通小麦1031是属于非1B/1R型保持系.这是一个新发现,扩大了SV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小麦保持系极少的资源,为SV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小麦在北方春麦区利用,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3.
甘兰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兰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花粉败育发生在四分体至单核花粉粒阶段。引起花粉败育的原因是绒毡层细胞的异常活动,如细胞过度肥大以及推迟解体。花粉败育的过程从四分体开始,细胞质内液泡逐渐增大,接着细胞器解体,细胞核解体。最后原生质体消失,仅留下残存的花粉壁。  相似文献   

4.
水稻籼型不育系安农_(s-1)经自然和人工光温处理结果表明,它的雄性不育基因表达条件要求高温(敏感期日均温大于27℃)而不是日长,但日长在育性转换中有一定的作用。当敏感期日均温低于24℃时,该不育系的育性将由不育转向可育。在湖南的自然条件下,稳定不育期可达30天,湘南地区稍长于湘北。安农_(s-1)的不育性从7月15日至8月15日比较稳定,宜于杂交制种。  相似文献   

5.
水稻雄性不育系的花粉败育一般可分为无花粉型、单核败育型、双核败育型和三核败育型等四种。个别不育系花粉败育方式较特殊。野败不育系的花丝和药隔维管束退化最严重,花药开裂结构的异常主要表现在裂口、裂腔分化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植物雄性不育的分类、产生机理及育性恢复,重点介绍了细胞质雄性不育现象及线粒体与叶绿体在这一现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个反向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对温度与光周期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两用核不育系go3S为材料,在其育性转换敏感期,用不同光周期与不同温度处理,研究了其育性对光周期与温度的反应.结果表明,在长日高温(30.5℃)与短日高温处理条件下,go3S均表现为可育,自交结实率为40.9%~41.5%,花粉可染率为58.5%~61.4%;而在长日低温(23.5℃)与短日低温处理条件下,go3S均表现为不育,自交结实率与花粉可染率均为0.育性表现在长、短日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在高、低温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说明go3S育性受温度控制,不受光周期影响,且为高温可育、低温不育型,其育性转换方向与通常的温敏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相反,故go3S为反向温敏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2005年,在长沙夏季自然条件下,当其育性转换温敏感期遇到平均日均温31.4~31.9℃的高温时,go3S表现为可育,花粉可染率为57.7%~65.0%,自交结实率可达40%以上;而遇到平均自然日均温25.7~26.0℃的较低温度时,则表现为不育,花粉可染率为Q2%~0.7%,自交结实率为0;进一步在其育性转换温敏感期用26.0℃及28.0℃的人工恒温冷水连续处理7 d,go3S也表现不育,花粉可染率为0~0.8%,自交结实率为0,说明go3S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界于28.0~30.5℃之间.  相似文献   

8.
陈联芳 《河南科技》2007,(11):18-18
症状 该病症状因油菜类型不同而略有差异。1.白莱型油菜、芥菜型油菜。沿叶脉两侧褪绿,叶片呈黄绿相间的花叶,明脉或叶脉呈半透明状,严重时叶片皱缩卷曲或畸形,病株明显矮缩,多在抽薹前或抽薹时枯死。染病轻和发病晚的油菜虽能抽薹,但花薹弯曲或矮缩、花密、角果瘦瘪、成熟提前。2.甘蓝型油菜。出现系统型枯斑。老叶片发病早,症状明显,后波及新生叶。[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1992年3月至1993年11月,我们先后在海南和长沙两地,使用多种化学调控剂处理了不同种类的不育系.结果表明:化学复雄剂对光温敏不育系及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效应,结实率可恢复到0.1%~10.0%,且在繁殖季节能显著提高光温敏不育系的结实率,提高幅度达4.4%~18.4%.孤雌生殖诱导剂对所有供试的普通核不育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光温敏核不育系及孤雌生殖后代不育株均能诱导结实,且与化学复雄剂配合施用时,效果更好,继续深入研究不育系育性恢复的机理及调控技术,可望为杂交水稻育种开辟一条崭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症状该病症状因油菜类型不同而略有差异.1.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沿叶脉两侧褪绿,叶片呈黄绿相间的花叶,明脉或叶脉呈半透明状,严重时叶片皱缩卷曲或畸形,病株明显矮缩,多在抽薹前或抽薹时枯死.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国甘兰型油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目前湖南省栽培的主要品种为湘油5号,亩产量可达203斤,现存阴角率为23.2%,巳成的角果中也有不少缺粒现象。为了探索开花而不实的原因,我们对湘油5号的花药发育的细胞学进行了研究。关于Cruciferae的胚胎发育,国内外已有不少人进行过研究,积累了大量资料,我们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花药发育的细胞学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2.
《河南科技》2003,(6X):34-34
中国农网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油菜专家主持选育的白菜型油菜三系杂交新品种——白杂1号,日前通过了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的正式审定。专家们称,这是我国自己育成的第一个白菜型油菜三系杂交新品种,填补了我国北方白菜型冬油菜没有杂交种的空白。  相似文献   

13.
对以下四个小麦雄性不育材料及其保持系的小孢子发生和花粉发育进行了细胞学的观察。一个是具有Timopheevi细胞质的核、质互作不育系(简称提型);两个高代不育材料;其一是一个地方品种的天然突变株(仙居材料),其二是普通小麦同密穗小麦的杂交后代(密穗材料);另一个是由一对单显性基因控制的核不育型(简称太谷型)。保持系的小孢子能形成正常的花粉粒,而不育株的小孢子则不能进入配子体阶段。太谷型不育系小孢子从四分体释放出以后不久逐渐退化,不能发育到正常的单核期。而其它三个材料小孢子退化主要发生在单核后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育株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异常现象。提型的败育方式比较简单,而其它三个不育材料的花粉败育方式、途径则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多样和复杂。  相似文献   

14.
《利用白僵菌防治水稻黑尾叶蝉》是省科委下达给我院生物系和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承担,并有临澧、安乡等县农业局参加协作完成的一项生物防治研究课题。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于今年3月28—29日由湖南省科委委托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农业厅联合组织了鉴定会,参加鉴定会的成员有来自中国农科院生防室、吉林农科院、安徽农学院等十几个单位的专家学者二十余人。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此项研究成果,在学术上和应用上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希望进一步因地制宜进行示范推广”。水稻黑尾叶蝉及其传播的黄矮病、青矮病等是我国南方稻区的主要病虫害。黑尾叶蝉不仅吸食水稻汁液,直接危害水稻,而且还传播黄矮病和青矮病,造成水稻严重减产。据1972年我省临澧县统计,黑尾叶  相似文献   

15.
正采访时间:2016年3月22日晚采访现场:河南农业大学桃李园被采访者:程来亮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专门从事落叶性水果植物的营养生理学和逆境生理学研究,曾为山东农业大学硕士生,俄勒冈州立大学博士。采访者:宋先锋河南《创新科技》杂志社主编。参与采访者:陈英照推广研究员、河南省农业厅经济作物推广站、果树专家。王雅坤河南省生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执行秘书长3月18日,程教授在结束陕西宝鸡举办的矮砧苹果  相似文献   

16.
以近年湖南新选育的7个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为材料,在它们育性转换敏感期,用不同光周期与不同温度处理,研究了它们育性对光周期与温度的反应.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30.5℃、23.5℃)条件下,在育性转换光敏感期进行15 d左右(13~18 d)长、短日处理,7个材料均表现不育,自交结实率为0,花粉可染率为0~2.0%.说明这7个材料均为温敏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在长日条件下,在育性转换温敏感期用23.5℃的恒温冷水连续处理6 d,7个材料也均表现不育,自交结实率为0,花粉可染率为0~0.3%;用22.0℃的恒温冷水连续处理6 d,株25S、株77S、H628S、DS、88S与96-5-2S 6个材料依然表现不育,自交结实率为0,花粉可染率为0~0.1%,但H629S则表现为可育,自交结实率为24.0%,花粉可染率为29.7%.说明株25S、株77S、H628S、DS、88S与96-5-2S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小于22.0℃(恒温),而H629S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大于22.0℃(恒温),小于23.5℃(恒温).在湖南,如果在生产上用来进行杂交制种,株25S、株77S、H628S、DS、88S与96-5-2S会比较安全,而H629S则存在较大风险.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安农S-1水稻光温敏不育系不同育性时期花药、花粉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可育季节花药充实粗壮,开裂正常。可育花粉率达70%以上。高温长日照的不育季节花药干瘪瘦小,花药不开裂,花粉发育停止在单核期,为典败花粉,不育率达100%。由可育转变为不育过程中,花药由充实粗壮转变为干瘪瘦小,由黄色转变为白色,由正常开裂转变为不开裂。绒毡层内表面乌氏体由结构清晰转变为乌氏体上沉积着很多物质。花粉由可育转变为典败,花粉萌发孔由正常转变为异常。当由不育转变为可育时,花药和花粉的变化与前述变化方向相反。  相似文献   

18.
该品种系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选育,通过人工有性杂交系选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于疏枝直立型大果大粒花生品种,植株矮,叶色深绿,主茎高34.8厘米,侧枝长39.8厘米.结实集中,果型整齐.荚果普通型,果较短,果嘴微锐,网纹细浅,百果重222.8克,百仁重90.3克.籽仁桃型,粉红色,出仁率69.2%,全生育期125天左右,适合麦套生产,稳定性、适应性好.高抗叶斑、网斑病、锈病和病毒病.  相似文献   

19.
<正> 随着我国北方油菜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展,迫使油菜良种的选育工作加快进行。过去多在云南、青海进行油菜夏繁,但这两地距离远、困难多、开支大。为了开发利用本地资源,我们研究了五指岭的气象条件,1978年开始油菜夏繁试验,经连续五年的试验研究和资料的积累,为开发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加速油菜世代繁殖,建立夏繁基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育性鉴定结果证实,N—10s和N—13s属新型低温不育水稻,对温度的敏感期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当敏感期日平均温低于23.6℃表现不育,花粉典败率达98%以上,自交结实率为0.但在高温(光照期31℃,暗期28℃)条件下,N—10s和N—13s表现为可育,N—10s结实率为36.7%,N—13s结实率为55.6%.N—10s和N—13s也可作为“两系法”不育系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