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日本北海道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宣布,该小组利用被称为"新万能细胞"的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培育出了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免疫细胞,然后将其注射到患白血病的小鼠体内,成功使患白血病小鼠的存活期大幅延长。在小鼠试验中,清野一郎等人用提供骨髓的小鼠的iPS细胞培育出了它们的T细胞。研究人员在给患有白血病的小鼠进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肥胖基因FTO过表达对小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构建小鼠FTO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包装慢病毒颗粒并感染小鼠胰岛MIN6细胞.利用Q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FTO基因在MIN6细胞中过表达情况,并检测葡萄糖刺激检测胰岛素的释放情况,进一步利用小鼠全基因芯片检测FTO过表达对小鼠胰岛MIN6细胞表达谱的影响.结果表明:慢病毒载体成功介导了FTO在MIN6细胞中过表达,FTO过表达可以显著抑制MIN6细胞的胰岛素释放.表达芯片的结果显示FTO改变MIN6细胞表达谱,发现多达922个的差异基因.FTO过表达改变了小鼠胰岛细胞的表达谱,差异基因通过一些重要信号通路影响小鼠胰岛β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3.
在构建小鼠蛋白质亚细胞定位和小鼠跨膜蛋白类型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离散增量结合协变判别函数分别对小鼠蛋白质亚细胞定位和小鼠跨膜蛋白类型进行了预测.对小鼠蛋白质亚细胞定位数据库,Self-consistency检验和Jackknife检验预测成功率分别达到99.0%和75.6%;对小鼠跨膜蛋白类型数据库,Self-consistency检验和Jackknife检验预测成功率分别达到85.6%和77.5%.  相似文献   

4.
通过鬼笔环肽染色技术观察比较了小鼠肺癌细胞经诱导分化后的微丝变化,利用免疫印迹技术测定了小鼠肺癌细胞经诱导分化后α-SMA蛋白含量的变化,利用CTFM法测定了小鼠肺癌细胞在诱导分化后的牵引力变化.结果发现,小鼠肺癌细胞在诱导分化后,细胞的形态及微丝骨架均发生了变化,同时,α-SMA蛋白含量明显增多并且变得集中;细胞投影面积显著增大,约增37%;细胞牵引力也显著增强,均方根值大约增加了一倍.这说明细胞骨架、细胞的形态、α-SMA蛋白和细胞牵引力均与细胞的癌变过程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胚胎干细胞是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早期的囊胚的内细胞团内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全能性的基本特征.作者利用M13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与未分化的小鼠胚胎干细胞R1表面特异结合的多肽.实验利用未分化的小鼠胚胎干细胞为筛选靶细胞,分化的小鼠胚胎干细胞为吸附细胞,进行3轮的消减筛选,经细胞ELISA鉴定,噬菌体DNA测序和多肽序列分析,得到13条能与小鼠胚胎干细胞特异结合的多肽.通过BLASTP比对发现有11个体内的同源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小鼠胚胎干细胞表面分子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寻找研究子宫平滑肌细胞生理和病理的实验研究模型,试建立一种新的简易机械分离培养小鼠子宫平滑肌细胞的方法。先采用机械分离方法分离子宫平滑肌,再用Ⅰ型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混合消化法消化,可获得90%以上具有正常代谢活性的小鼠子宫平滑肌细胞,存活的细胞经倒置显微镜观察和免疫荧光染色进行鉴定。原代培养3d后细胞贴壁生长,约2周后细胞汇合成片,所培养的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呈梭形和典型"峰-谷"样生长,平滑肌细胞肌动蛋白(α-Actin)免疫荧光染色强阳性。采用本法体外培养的小鼠子宫平滑肌细胞生长良好,纯度高,可用于小鼠子宫平滑肌细胞生理和病理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 肿瘤基因的转建对自然环境中的细胞的影响可利用转基因小鼠来评定。转基因小鼠是将一个基因插入小鼠基因组,随后通过正常繁殖而延续。作者将命名为Eμ-myc的DNA序列导入小鼠,该序列是从小鼠浆细胞瘤中分离出来的,瘤细胞中正常myc基因已连接到Ig重链强化基因上。在这种转基因小鼠中,Eμ—myc转基因仅在B淋巴细胞中表达,使B淋巴细胞较正常增殖快;小鼠出生前,前B细胞群即扩增到约正常的5倍,而B细胞却略减少。因此,由Eμ—myc基因引起的B细胞增殖是有限制的和良性的,但是,这些小鼠亦发生B细胞性淋巴瘤。为了建立Eμ—mye小鼠作为淋巴瘤发生  相似文献   

8.
建立微量细胞毒实验检测技术 ,对近交系实验动物免疫遗传特性进行常规检测和质量监测。引进小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国际标准单克隆抗体系列 ,制取近交系小鼠脾细胞 ,加入特异的单克隆抗体 ,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最终反应结果 ,根据死亡细胞占总细胞的百分比来判定实验结果。死亡细胞超过细胞总数的 6 0 %即为阳性。可依照加入的单克隆抗体基因型来确定近交系小鼠的基因型 ,因此可利用微量细胞毒法识别近交系小鼠H- 2单倍型 ,区别不同的品系。此方法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结果准确 ,故便于在国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转基因(HBs-Tg)小鼠与γδT细胞缺陷型(TCRδ~(-/-))小鼠杂交,筛选出HBs-Tg-TCRδ~(-/-)小鼠.采用腹腔连续注射四氯化碳(CCl_4)的方式建立了小鼠肝纤维化模型,探讨了γδT细胞在HBs-Tg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与HBsTg小鼠相比,HBs-Tg-TCRδ~(-/-)小鼠反映肝损伤和肝纤维化的相关指标ALT及α-SMA,TIMP1,COl1a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增高——肝纤维化更为严重——γδT细胞在HBs-Tg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中具有保护作用.为今后γδT细胞对肝纤维化的治疗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胚胎体外发育是临床人工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对着床后胚胎发育状况有重要作用。该研究利用细胞三维培养技术和微流控芯片技术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小鼠胚胎体外共培养装置,用于实现自动化的小鼠胚胎定位与共培养操作,并对胚胎在体内的发育环境进行模拟。利用该微流控装置成功进行了小鼠胚胎的单个定位、三维细胞共培养以及发育追踪观察,并对装置中胚胎发育状况做出评价。统计结果表明:共培养芯片中小鼠胚胎发育囊胚率(87.3%±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囊胚率(76.8%±2.7%,P0.01);并且共培养芯片中小鼠囊胚的平均细胞总数(102±4)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中的平均细胞总数(68±3,P0.01)。因此该胚胎共培养微流控芯片有助于在体外实现自动化的胚胎定位和培养过程,并且对小鼠胚胎发育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舆论     
正新华社#永久性视力损伤或有望恢复#科学家首次在小鼠模型中实现我国科学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成功诱导胶质细胞"变身"为神经元,在治疗神经性疾病的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在小鼠模型上,成功恢复永久性视力损伤小鼠的视力,同时  相似文献   

12.
 以1天龄、未成熟(3周龄)、成熟期(10周龄以上)的昆明正常小鼠睾丸组织为实验材料,利用地高辛标记的Si1基因探针在其组织切片上进行DNA-mRNA分子原位杂交,探讨Si1基因在小鼠睾丸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同时,分别在生后15,20 d及25 d的昆明小鼠睾丸组织切片上进行凋亡细胞原位检测,验证小鼠睾丸上述发育时期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发现:①Si1基因在1天龄小鼠的睾丸组织生精上皮内无杂交信号;在未成熟小鼠的睾丸组织部分生精上皮内有极强的杂交信号;在成熟小鼠的睾丸组织生精上皮内无杂交信号.②小鼠睾丸组织生精上皮内,凋亡细胞数从生后第15-20天呈增加趋势,于生后第20天出现峰值,生后第25天又降低.上述结果表明Si1基因可能参与了小鼠睾丸的发育过程,在小鼠睾丸发育的特定时期发挥作用,由于Si1基因的表达与小鼠生精细胞凋亡发生的时期同步,表明该基因可能与小鼠睾丸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小鼠胃肠道5-羟色胺免疫反应阳性肥大细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和甲苯胺蓝(TB)染色技术,对小鼠胃肠道5-羟色胺免疫反应阳性细胞(5-HT+细胞)、肥大细胞(MC)和5-羟色胺免疫反应阳性肥大细胞(5-HT+MC)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鼠胃肠中5-HT+细胞多分布于黏膜上皮细胞之间、腺泡上皮细胞之间和固有层内;MC多分布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结缔组织之中;小鼠胃和小肠中分别有49%和47%的MC与免疫组化染色的邻片中5-HT+细胞在位置上相对应,该部分MC为5-HT+MC;小鼠胃和小肠中分别有24%和20%的5-HT+细胞为MC.本文从形态学的角度证明了小鼠胃肠道MC可分泌5-HT,MC是消化道5-HT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4.
“利用皮肤制成万能细胞”12006年,日本京都大学的山中伸弥教授利用小鼠的皮肤制成了万能细胞。2007年11月,他们利用人体皮肤进行实验,也获得成功。这项划时代的科学成果立即传遍全世界。这种细胞的专业名称是“iPS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报纸和电视等媒体则称它为“新型万能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单细胞核测序技术分析成年小鼠心脏构成细胞的分群,以及各群细胞所属类别、相对特异标记基因及各细胞群在心脏构成细胞的占比,旨在为阐明不同类型心脏构成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选择2月龄的C57BL/6J小鼠心脏用于心脏构成细胞的细胞核制备。使用10×Genomics单细胞测序技术对经制备的心脏细胞核进行测序。使用Cellranger将测序的原始数据解析为fastq文件,生成feature-barcoded定量矩阵进行数据整合及基因表达分析等。利用Seurat对经Cellranger分析处理的数据进行质控、标准化、降维、tSNE聚类、细胞类别注释及具体细胞分群可视化处理。结果:成年小鼠心脏细胞可分为19群,共10个细胞种类,占比较大的细胞分别为内皮细胞(39.46%)、心肌细胞(26.56%)和成纤维细胞(13.46%),合计占心脏细胞总数的79.48%。标记基因鉴定发现,内皮细胞前两位的特异性标记基因为Pecam1和Cdh5基因,心肌细胞的特异性标记基因为Actn2和Tnnc1基因,而成纤维细胞则为Col1a2和Col3a1基因。结论:成年小鼠心脏主要由10种细胞构成,其...  相似文献   

16.
胎肝Sca-1+细胞治疗STZ诱导小鼠糖尿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鼠胎肝组织中的干细胞抗原1阳性的细胞(Sca-1+细胞)治疗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鼠的潜能.方法取14.5 d的C57BL/6J小鼠胎肝,制作细胞悬液,用单克隆免疫磁珠细胞分离技术分离Sca-1+细胞,将2×105个雄性小鼠Sca-1+细胞输注到STZ诱导的C57BL/6J雌性小鼠体内,以后每7 d定时测定小鼠血糖,第38 d处死受体小鼠取胰腺组织固定、切片,免疫组化观察胰腺组织中胰岛素阳性的β细胞变化.结果小鼠胎肝Sca 1+细胞能够有效抑制STZ诱导小鼠血糖的持续升高,明显降低糖尿病鼠的死亡率.受体小鼠胰岛细胞结构清楚,其中可见表达胰岛素的β细胞,荧光原位杂交显示小鼠胰岛内有Y染色体阳性杂交点.结论小鼠胎肝Sca-1+细胞具有一定的治疗小鼠糖尿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利用ES细胞基因打靶技术建立人血友病B的转基因小鼠模型,用小鼠FIX基因cDNA为探针,筛选129Sv小鼠的基因组DNA噬菌体文库,从2*10^5个噬斑中得到5个独立的阳性噬菌体克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聊红椿"提取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抑制效果,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聊红椿"中有效成分;将其作用于人肺癌细胞系A549,MTT法检测A549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考察A549细胞凋亡情况;进一步通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考察细胞凋亡因子Caspase-3,Bax,Bcl-2,cleaved PARP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情况;构建肺癌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低、中、高剂量"聊红椿"提取物分别腹腔注射干预治疗,作用一定时间后,测量小鼠肿瘤生长情况。结果 HPLC分析发现,与正常臭椿相比,"聊红椿"提取物中有高含量有效成分臭椿酮;MTT实验结果发现,"聊红椿"提取物能够明显抑制A549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发现,"聊红椿"提取物能够诱导A549细胞发生凋亡;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发现,"聊红椿"提取物能够使得细胞凋亡因子Caspase-3,Bax和cleaved PARP含量显著下降,抗凋亡因子Bcl-2含量显著增加;"聊红椿"提取物作用于肺癌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后,肿瘤质量和直径明显下降,且与处理浓度呈反比。结论"聊红椿"提取物能够通过影响相关细胞凋亡因子的表达,显著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CRISPR/Cas9慢病毒载体系统建立小鼠原代卵巢上皮细胞TP53基因稳定敲除细胞系,分析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克隆形成以及细胞转移侵袭能力的变化。方法 构建LentiCRISPRv2-sgRNA TP53基因敲除质粒,用293FT细胞进行慢病毒包装,转导小鼠原代卵巢上皮细胞,嘌呤霉素筛选出稳定敲除细胞系,进行PCR、蛋白免疫印迹以及免疫荧光鉴定。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变化、克隆形成、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分别用MTT、流式细胞分析、单层培养以及Transwell小室进行测定。结果 TP53基因敲除小鼠原代卵巢上皮细胞中P53表达缺失;TP53敲除引起细胞迅速增殖,DNA合成加速,克隆形成以及迁移侵袭能力增强。结论 获得了原代小鼠卵巢上皮细胞TP53基因稳定敲除细胞系,细胞生物学特征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小鼠巨细胞病毒净化方法,以获得无MCMV感染的小鼠。方法 利用胚胎移植技术,通过使用不同激素、不同发情周期注射激素、受体鼠品系、不同的移植方法、不同时期胚胎移植,以及移植胚胎数量等对比试验,优化了净化条件。利用优化的胚胎移植净化方法,对供体鼠进行了净化。结果 SIGMA生产的激素,在10 IU剂量下超排得到的可用胚胎数量约为17枚/只;在小鼠发情间期超排得到的可用胚胎最多,超排的可用胚胎数约为23枚/只;选取C57雄性小鼠与ICR雌性小鼠交配的子一代作为受体鼠,产仔率达44.5%;输卵管移植较子宫移植效果好,产仔率为40.64%;移植2细胞胚胎的妊娠率为80%,明显优于单细胞和8细胞;受体鼠移植24枚胚胎时,产仔率达到了43.75%。利用优化的小鼠巨细胞病毒胚胎移植净化方法,净化得到了无MCMV感染的小鼠。结论 建立了小鼠巨细胞病毒净化方法,为获得无MCMV感染的小鼠种群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