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马超 《科技资讯》2011,(10):160-160,179
通过对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化学、物理和生物污染因素的了解,全面分析了目前主要的室内空气净化技术(吸附过滤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臭氧技术和光催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重点评述了光催化技术的原理和利用光催化技术在室内空气净化中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如抗菌防霉内墙材料、防污自洁材料、自动无毒化材料),说明光催化技术是一种有待不断发展和完善,具有广阔前景的新技术,并且已经成为室内空气污染净化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空气也受到了一些污染,针对目前持续的雾霾污染,室内空气的净化需求日益增加,净化技术也呈现多种方式。为此,该文对不同雾霾污染条件下室内空气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目前现有的室内空气净化方法及所基于的原理,以及不同原理下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的可行性以及局限性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灰霾等空气污染现象的日益频繁,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关注.臭氧是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对室内环境中臭氧污染的相关研究,分析室内臭氧污染的来源和目前室内环境臭氧污染情况,探讨目前有关臭氧净化治理的方法与技术,指出应进一步发展更为高效、实用的多相热催化等净化技术.  相似文献   

4.
抄袭论文识别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抄袭论文识别研究对于净化学术风气、保护知识产权具有重要意义.国外对于抄袭论文(英文)识别技术与系统的研究已有多年历史,并取得一定进展,而国内发表的相关文献尚少.综述了抄袭论文识别技术,如数字指纹和词频统计等技术;介绍了相关识别系统,如siff、COPS、dSCAM、KOALA和Check等;分析了各抄袭识别技术特点及应用范围.最后结合中文学术论文的特点,从应用角度出发,讨论了若干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在对监狱服刑人员再犯罪预测与危险性评估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监狱服刑人员危险性识别与预测架构体系.在该体系的模型层,针对不同的价值密度、不同的数据类型,重点对架构中的统计模型、离群点检测模型、集成分类模型在服刑人员危险性识别与预测中的应用算法进行了描述,尤其是使用R软件包实验了服刑人员危险性集成分类识别与预测,并给出了分类预测误差.基于大数据的服刑人员危险性识别与预测体系可实现对服刑人员危险性的个性化、精准化预警,为大数据时代监狱的监管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6.
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识别技术在个人身份认证领域有着非常重要和广泛的应用,介绍了生物识别技术中常用的指纹识别、虹膜识别、人脸识别3大技术,并对生物识别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对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纪建奎 《科技信息》2007,(7):230-231,198
文章描述了三种不停车收费的技术方案;对各技术方案进行了优劣评价,并从可靠性预测角度对各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了不停车收费与计重收费结合应用以及车牌识别技术在不停车收费中的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雾霾天气日益频繁, 室内空气质量备受关注, 传统的室内空气净化器已不能满足室内空气净化的要求, 研发新型多功能空气净化器及复合空气净化技术已成为净化器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对室内空气净化器的相关研究, 综述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几种新型室内空气净化器(包括新型吸附材料、低温等离子体、光催化、催化氧化、复合式空气净化器)的研发进展, 分析各净化器的优势与不足, 总结新型空气净化器的主要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分析其气体污染物、固体颗粒物、微生物污染物进行单一评价的方法, 并展望室内空气净化器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综述了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危害及治理净化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用绿色植物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优势,并对室内绿色植物的甄选进行了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0.
针对漏磁检测定量识别技术中识别的缺陷尺寸大多为1~10 mm的较大裂纹,与实际自然裂纹相差太大的问题,将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GA-BP)算法应用到微裂纹缺陷的漏磁定量识别中,使得漏磁检测定量识别缺陷的宽度、深度达到小于0.50 mm的微细裂纹,并通过基于磁偶极子模型的理论计算与漏磁检测实验两种方法构建了微裂纹(0.10~0.30 mm)缺陷样本库.由于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存在干扰噪声的原因,实验数据的预测结果误差比理论计算数据预测结果明显偏大,最大为16.73%,但预测结果能够基本反映微裂纹缺陷的尺寸大小.   相似文献   

11.
刘洋  王锋 《科技信息》2011,(14):I0009-I0009
虹膜识别技术作为一种身份识别手段具有独特的优势,是近年来国际上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虹膜识别技术的发展过程,比较了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的优势,阐述了虹膜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对其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建筑工地目前存在的管理问题,应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设计了一套智能网络管理系统.介绍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应用到定位系统的改进解决方案.该系统可以实时检测并显示工地内部施工人员、车辆及建筑材料等的具体位置,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手持无线设备等方便快捷地获取现场信息.项目管理人员可通过网络远程操控现场,并可在程序中预加载一系列预警策略,实现对建筑工地的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13.
随着机器学习领域研究的持续发展,特别是深度学习方面的进步及图像处理器(GPU)等算力的持续提高,利用生物特征大数据的识别技术获得广泛关注,并在人证比对、智能监控以及疫情防控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很好的应用.分析了大数据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发展态势,总结了生物特征类型以及大数据驱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发展与应用,探讨了大数据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随着机器学习领域研究的持续发展,特别是深度学习方面的进步及图像处理器(GPU)等算力的持续提高,利用生物特征大数据的识别技术获得广泛关注,并在人证比对、智能监控以及疫情防控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很好的应用.分析了大数据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发展态势,总结了生物特征类型以及大数据驱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发展与应用,探讨了大数据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固定式室内空气净化系统存在净化速度慢、室内各处净化不均匀的缺陷,设计出一种基于多点检测和不定点移动净化的空气净化系统。该系统由单个净化端主机和多个检测端从机组成,检测端从机采集室内的空气质量信息,净化端主机依据空气污染指数计算标准和净化顺序优化算法,选取需净化的检测点及其净化顺序,并完成室内空气净化任务。实验表明,本系统比现有固定式空气净化系统能够提前40 min达到空气质量标准,且室内各处空气质量相对一致,实现了室内空气的快速净化和大范围均匀净化。  相似文献   

16.
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协同空气净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剂净化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空气污染控制技术,它结合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和催化氧化技术的优点,具有能耗低、能源利用率高、副产物少等优势,在环境治理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结合国内外关于低温等离子体与催化剂物化性质的相互影响,以及等离子体驱动光催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技术净化空气的原理,概述了国内外利用该技术处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氮氧化物的情况,并提出了研究展望,指出国内工作应在深入开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尽早实现该项技术的实际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17.
室内空气净化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室内空气净化材料,按照其净化原理和材料性质将净化材料分为物理净化材料、化学净化材料、生物净化材料以及复合净化材料,综述了每种典型材料的特点、净化原理以及目前的研究和应用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室内空气净化材料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利用车辆运动的声音进行车辆识别的技术.根据车辆声音与语音的形成过程及信号特征的比较,讨论了适用于车辆声音识别技术的识别模型.介绍了车辆声音识别实验装置的结构与实验过程并分析了实验结果.车辆声音识别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便于设置和可以全天候工作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结合建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散发模型与室内空气品质模型,分析了空调加载净化装置对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净化空调的净化效率大于40%后,净化效率对室内VOCs浓度分布影响较小;建材内部VOCs的扩散系数较小,且初始浓度较大时,即使是高效净化,也无法短时间将室内VOCs的浓度降到国家标准值之下.该研究为净化空调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俊 《山西科技》2009,(1):22-23
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文章论述了RFID技术的基本特点和工作原理,总结了RFID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典型应用,并预测了RFID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