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设计了一种新型带有两个三角形切角和中心开圆形槽的双模椭圆函数带通滤波器,并对该滤波器结构进行了仿真研究和分析。该滤波器在中心频率2.28GHz处,最小插入损耗为0.25dB,通带内在2.24~2.35GHz之间插入损耗小于1dB,在2.27~2.47GHz之间回波损耗大于20dB,3dB相对带宽为7.37%。在通带两侧2.04GHz和2.55GHz处有2个衰减极点,衰减分别是61.85dB和45.64dB,另外,在通带右侧3.28GHz处还有一个65.15dB的衰减极点。研究表明,该结构能够减小滤波器的体积,更有利于器件的小型化,同时还能够有效减小辐射损耗,使通带两侧的衰减变得更好。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紧凑的零度馈电的具有分支线加载的具有3个传输零点的微带双带通滤波器。首先完成了中心频率2.4 GHz的微带单带通滤波器设计,再次完成了加载分支线的优化仿真设计,最终实现了2.4/3.5 GHz微带双通带滤波器,实测和仿真结果吻合较好,实测得到了的第一、二通带相对带宽大于5%,第一通带内插损小于1.5dB,第二通带内插损小于3 dB。提出的分支加载的微带双带通滤波器具有设计简单、结构紧凑、很好的选择性等优点,可以满足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和固定无线接入(FWA)通信需要。  相似文献   

3.
研究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微带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采用2个开路枝节线和2个短路枝节线,其中开路枝节和短路枝节两两组成枝节线对。在2个枝节线对之间,利用一段均匀微带线进行连接。滤波器的输入输出采用直接馈电的设计,以保证宽带滤波器所需的强耦合。通过对该滤波器的参数进行仿真研究,设计实现了一个带宽在110%左右的超宽带滤波器。试制样品的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表明该滤波器在中心频率为1.90GHz时,可实现103oA的相对带宽。通带内的最小插入损耗为0.20dB(在1.52GHz处),匹配均优于-20dB。第一个寄生通带的频率高于6GHz,是中心频率的3.2倍左右,而且该滤波器的电尺寸小,在其通带中心频率处,只有0.21×0.18λg^2  相似文献   

4.
利用基片集成波导的高通传输特性以及蝶型光子带隙结构的阻带特性,构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基片集成波导带通滤波器.为了验证该想法,设计了1个中心频率为4.65GHz,分数带宽为40%的滤波器,电磁仿真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在频率为3.71~5.6GHz范围内具有明显的通带特性,带内最大插入损耗约为0.4dB.利用PCB工艺制作了该滤波器的实物,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其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滤波器的通带为3.78~5.76GHz,分数带宽约为41%,带内最小插入损耗为0.72dB,最大插入损耗为1.65dB.电磁仿真结果和实际测试结果较一致。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中频结构的DD-OFDM系统.在模拟实验中,10 Gb/s的OFDM信号传输了640 km的标准单模光纤,对其光链路中滤波器带宽和阶数进行调整,分析了接收端OSNR和BER.在BER=10-3条件下,结果表明较高阶的单边带滤波器相对于普通单边带滤波器,接收端OSNR敏感度有1 dB的提高,在滤波器阶数达到8阶时,...  相似文献   

6.
SIR滤波器有尺寸小,成本低,易于集成和寄生通带可调节等特点,在微波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文中根据项目的需求对SIR滤波器的小型化和寄生通带调节进行研究,通过HFSS仿真软件设计了一个三截面SIR滤波器,中心频率为7.0 GHz,带宽为6.5~7.5 GHz,带内插损优于1.5 dB,在4.0 GHz和9.0 GHz处抑制度大于55 dB。该滤波器结构充分利用空间,比经典发夹型缩小近20。调节寄生通带的变量增加,调节更加灵活,仿真显示在带宽的二倍谐波处抑制度优于35 dB。  相似文献   

7.
利用基片集成波导的高通传输特性以及光子带隙结构的阻带特性,构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基片集成波导带通滤波器。为了验证该想法,设计了1个中心频率为5.0GHz,分数带宽为60%的滤波器,电磁仿真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在频率为3.5~6.5GHz频率范围内具有明显的通带特性,带内最大插入损耗约为0.64dB.利用PCB工艺制作了该滤波器的实物,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其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滤波器的通带为3.8~6.8GHz,分数带宽约为56%,带内最小插入损耗为1.6dB。电磁仿真结果和实际测试结果较一致。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超导滤波器设计方法,采用两级多模谐振器实现了具有超宽带通带的超导滤波器,具有带内插损低、带边陡峭度高、结构紧凑的优点。为了抑制通带内不需要的干扰信号,采用开路短截线的方法成功引入一个中心频率为5GHz的阻带。未经调谐的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吻合得很好,3-dB带宽从3.28GHz到10.56GHz,相对带宽为105.2%。超宽带通带内引入的阻带具有高的选择性(3-dB带宽小于5%)和高的抑制度(高于60dB)。此外,通带反射系数高于14.2dB。  相似文献   

9.
采用开路短路枝节加载开环谐振器,设计了一种新型的3个通带中心频率独立可调的三频带通滤波器.由于谐振器的结构对称,因此采用传统的奇偶模分析法.滤波器的第一和第三通带由偶模谐振频率产生,通过改变加载枝节的电长度和阻抗比可调节偶模谐振频率.滤波器的第二通带由奇模谐振频率产生,通过改变环的电长度和阻抗可调节奇模谐振频率.该滤波器的3个通带中心频率为1.57GHz(GPS),2.4GHz (WLAN)和3.5GHz (WIMAX), 3dB带宽分别为2.5%, 4.7%和2.0%,测量结果与电磁仿真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基于并联枝节线单元的超宽带滤波器.该滤波器由3种基本元件组成:短路枝节线、开路枝节线和连接线.其中,每个短路枝节线和开路枝节线组成一个枝节线对,在枝节线对间利用连接线实现强电磁耦合.在设计中,这3种基本元件的电长度是相同的.通过合理选择各元件的特征阻抗,就能实现带宽在100%左右的超宽带滤波器.此外,该超宽带滤波器还具有较宽的高端阻带.文中首先基于理想传输线模型对该滤波器进行了仿真研究;然后在全波仿真的基础上,利用微带线实现了一个三阶的超宽带滤波器;最后利用平面印制板技术对滤波器进行了实物加工.测试和仿真结果吻合良好.实验结果表明,该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1.775 GHz,相对带宽为97.5%.通带内匹配优于-15 dB,最小插入损耗为0.25 dB(在1.3 GHz处).第一个寄生通带的频率高于6 GHz,是通带中心频率的3.4倍左右.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1/4波长阶跃阻抗谐振器(step impedance resonator,SIR)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双频宽带带通滤波器(bandpass filter,BPF)的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其中心频率为1.90/5.65 GHz,可工作于GSM等无线通信系统中.该滤波器频率覆盖范围广,带宽宽,其第一频段的绝对带宽为980 MHz,第二频段的绝对带宽为960 MHz.该滤波器在基频1.90 GHz的回波损耗低于-25 dB,插入损耗为-0.012 dB.同时,滤波器的两通带隔离度好,结构简单,易于加工.频率响应特性S11和S21的电磁仿真和实测结果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12.
Recent development of a high-performance narrowband high-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 (HTS) filter is presented. A 10-pole quasi-elliptic function response filter with two pairs of transmission zeros (for high selectivity), which has a center frequency of 2.185 GHz and a 3 dB bandwidth of 10 MHz (a fractional bandwidth of 0.45%), is introduced. The filter was fabricated on a 40 mm×16 mm×0.5 mm MgO wafer with double-sided YBCO films. The measur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lter has 0.15 dB insertion loss at the ...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光纤放大器噪声和光纤四波混频(FWM)对级联光纤放大器多通道传输系统性能的影响。对传输速率为1Gb/s和信道间隔为10GHz的20路FSK直接检测和外差检测的系统,当信号在常规光纤中传输1000km后,中间信道的最小功率代价分别为0.9和0.38dB;对于色散位移光纤,最小功率代价分别为1.75和0.7dB。  相似文献   

14.
提出并计算机仿真证明了基于二级光电双臂相干调制及双二进制光信息编码技术实现超高速超长距离光纤微波传输(Radio over Fiber)的系统设计方案. 通过第一级光电双臂相干调制构建光双二进制信号,其信号占用频谱带宽比NRZ码降低50%. 通过第二级光电双臂相干调制加载40 GHz超高频载波信号,实现光纤微波传输. 计算机仿真结果分析表明:CW激光光源发射功率为0 dBm,经过多级EDFA光信号放大与色散补偿光纤,在色散系数为17 ps/(nm·km),衰减系数为0.2 dB/km的标准单模光纤中单通道传输,系统码元传输速率可达40 Gb/s、传输距离1 500 km以上.  相似文献   

15.
A novel double coupling planar structure (a single microstrip line coupled with two resonators coincidental) is presented for the first time. Based on this structure, a six-pole parallel-coupled high-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 band-pass filter with both linear phase response and quasi-elliptic function response is designed. The filter has a 40 MHz pass-band with a center frequency of 2,000 MHz. Its dimension is 18.67 mm × 25.96 mm. At 77 K, minimum insertion loss is 0.26 dB in passband. The group delay variation is 〈3 ns over 70 % of the filter bandwidth.  相似文献   

16.
采用波分复用技术和光纤放大器是增加光纤系统传输容量的有效方法.本文对1.55μm波长用普通单模光纤和多级光纤放大器的波分复用系统,由色散补偿光纤补偿单模光纤色散,通过保持光纤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小于饱和功率来限制光纤放大器的非线性和光纤的非线性效应.对波分复用系统中波道间串话和信噪比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得到了在波道间距和光滤波器带宽优化选择时的波道间串话和信噪比随复用波道数及级联光纤放大器数的关系曲线,并计算得到每个波道信号速率为10Gb/s的密集波分复用系统的传输容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