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房明远 《科技信息》2008,(8):190-190
在女权主义运动和批评的推动下,《简·爱》中的疯女人形象逐渐为人们所关注,但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从艺术风格的角度来看,小说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精神分析的痕迹,而正是疯女人的出现更加突出了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作者精心结构的和谐气氛中,她不断推动小说显现出内在的不平衡。并且我们从人物传记上也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看到了疯女人出现的必然因素。  相似文献   

2.
夏洛特·勃朗特根据女性与自然的相似性而把她的女性主义寄托在“火”意象上,并通过在男权社会失去话语权的“疯女人”伯莎纵火摧毁旧世界达到她声讨男权主义的目的。文章从“火”意象入手分析了夏洛特·勃朗特赋予“疯女人”与“火”的生态女性主义。  相似文献   

3.
简·爱的经历,形成了她高度自尊后面潜抑着深深的自卑这一独特的心理特征;而简的出走应该是一种宿命,是她自尊与自卑的性格事先决定了的,疯女人的存在只是为简的出走提供了契机;简的愤怒来自于出身地位的不平等和超越自卑的焦虑,实则是她心中自卑与自尊的较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运用女权主义的批评方法对《简爱》中的“疯女人”形象进行重新阅读 ,通过挖掘伯莎·梅森作为配角之外的隐喻功能 ,来论证该形象的塑造 ,是女性作家还女性一种历史真实的有益尝试。是对男权文化的一次解构  相似文献   

5.
于晓晶 《科技信息》2009,(15):203-203
《简·爱》因塑造一位虽相貌平平却勇敢、自尊、自强的女性形象而享誉世界文坛。尤其是简于逆境中的反抗精神以及在爱情中对自己尊严的维护,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将透过预楼上的疯女人进一步对简的这种性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王蕊 《科技信息》2007,(26):163
作为《简爱》的前篇,《藻海无边》"回写"了罗彻斯特的前妻,疯女人安托瓦内特/伯莎的故事。简.里斯采用了双重乃至多重声音交替叙述的策略,赋予了女主人公话语权,颠覆了欧洲中心话语营造的英殖民帝国权威。  相似文献   

7.
《奇闻怪事》2013,(7):8-9
萨克斯教授站在聚光灯下,她头发灰白,穿深灰色套装,戴金属边眼镜,语速极快,被人们称为"天才"。黑漆漆的墙角,疯女人艾琳蹲在那里,颤抖地用双手捂住脸,觉得有人拿着匕首站在旁边,逼她吞下滚烫的煤块。教授和疯女人生活在两个世界,天才与恶魔却共享一个大脑。这个秘密被美国南加州大学的法学教授艾琳·萨克斯隐藏了30  相似文献   

8.
白蒂是徐訏于在中篇小说《精神病患者的悲歌》中塑造的“疯女人”形象,她的疯癫主要是由于森严的家庭环境的压迫和无法满足的强烈情欲造成的。“疯女人”的病态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异质社会的反抗与破坏,而白蒂的疯癫却“病”得不够彻底。  相似文献   

9.
简·爱的反抗性格,是从小就形成的,简·爱的反抗,是小资产阶级性质的反抗,简·爱最终和罗契司特尔的结合,表面上看似乎是她的一种胜利,实质上是她在社会上挣扎一阵后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0.
《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所作,小说女主人公简·爱的性格既自卑又自强,运用美国现代著名精神分析理论家艾里克·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渐成理论,探讨分析了简·爱的自强,源于她内心的自卑,而这种自卑则来源于她t童年受到的来自环境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名著《简·爱》一书中的女主人公——简·爱具有着独特的个人魅力,特别是她思想中的平等与自由观念更是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读者。本文着重分析了简·爱的平等与自由思想的形成过程,向读者展示了简·爱的魅力根源。  相似文献   

12.
张凤丽 《科技信息》2012,(19):176+171-176,171
简·爱,夏洛特·勃朗特《简·爱》里的女主人公,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一直秉承着独立和平等两大原则,她的这种爱情观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她早期的童年生活。本文将着重从简·爱童年时期的遭遇分析简·爱对爱、独立和平等的渴求。  相似文献   

13.
深受宗教影响的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塑造了一个迷失的夏娃简·爱,她在经历了盖茨黑德、罗沃德学校、桑菲尔德之后,对宗教的信仰终于带领她回到了她和亚当的乐园芬丁庄园,完成了她的回归。  相似文献   

14.
关山月 《科技信息》2011,(12):I0141-I0141
《简·爱》是女性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并且对不同时期的女性都有着激励意义。本文通过简在三个时期的生活中,与舅妈里德太太的对比,与海伦的对比,与伯莎的对比反映出维多利亚时期女性对来自社会,宗教,男人的束缚与压迫所表现出来的强烈不满,同时更是反映了当时社会新知识女性的觉醒意识,即追求独立,平等,自由,爱情与幸福的强烈愿望和勇气。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维吾尔族女作家笔下"疯女人"形象的梳理分析,认为维吾尔族女作家赋予"疯女人"形象女性书写的文化意蕴,即揭示女性疯癫的文化病因、还原男权社会命名的"疯女人"们被剥夺的权利、女性乌托邦构想之书写。  相似文献   

16.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将美表现于肖像的刻画中、氛围的渲染中、情节的跃宕中,各种描写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蕴美于情、寓情于景。具体来讲,表现为言语美、映衬之美、情感美和超拔美。  相似文献   

17.
兰岚 《科技信息》2009,(10):107-107
简·爱——从小父母双亡,在舅父母家长大,少年被送入寄宿学校,成年后,到贵族罗彻斯特家做家庭教师。几经周折,最终成为罗彻斯特的妻子。简·爱性格坚强自尊,具有独立、反抗精神。她是十九世纪争取家庭和社会生活平等权利的妇女的典型形象。  相似文献   

18.
简·爱——从小父母双亡,在舅父母家长大,少年被送入寄宿学校,成年后,到贵族罗彻斯特家做家庭教师。几经周折,最终成为罗彻斯特的妻子。简·爱性格坚强自尊,具有独立、反抗精神。她是十九世纪争取家庭和社会生活平等权利的妇女的典型形象。  相似文献   

19.
将《简·爱》的创作与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的个人经历及社会环境联系起来,显然,我们可以看出,小说中主人公的一言一行正是作者本人生活经历的映射,其追求独立平等的思想性格也是作者思想观点的写照;小说客观地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更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20.
王康英 《科技信息》2008,(23):189-189
爱情是每个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事情,它绝不能被一个人的地位,权势和所拥有的财富来衡量,在大多数人的个人生活中,人们总希望去寻找积极的,有意义的和浪漫的爱情,并期望信誓旦旦,恩爱一生。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追求爱情的过程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爱,真爱是两个人之间心灵息息相通的交融,如果你真的爱她或他的话,绝不会计较她或他的好与坏,有时说我永远爱你这件事绝对比要把它付诸行动要容易的多.像大多数著名小说家一样,夏洛特·勃郎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塑造了简·爱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