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本文研究激光场与原子相互作用时,激光场用相干态描述,原子用自旋态描述,得到了场和原子各自的动力学变化规律。本文研究激光场与三个两能级原子的相互作用。在不同的初始条件下,得到了光子数与原子状态各自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光子数很大时,量子理论结果与半径典理论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运用原子多体理论中的Goldstone图形技术和两体函数方法,对中性Ne原子基态的库仑孔进行了数值计算,所得的结果与其它理论计算结果一致,由此再次证明了原子多体理论在研究电子关联效应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J-C模型中原子的自发辐射与量子纠缠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旋波近似下J-C模型中的二能级原子与单模场相互作用体系的研究,得到激发态原子将演化为场和原子的耦合叠加态--纠缠态,原子偶极矩的期待值总是零,但偶极矩的起伏恒等于一个不为零的常数,因此,原子的自发辐射是由偶极矩的涨落引起的,并非原子偶极矩振荡造成的结果,具体研究这种纠缠态的性质得出:原子与场纠缠体系的信息熵和纠缠度随时间做周期性的振荡,并且和原子与场间的耦合系数及失谐程度有关,量子态在非纠缠态与纠缠态之间变化,在微小失谐量时,量子态将长时间停留在纠缠态。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一个计算金属原子半径新的近似公式,并计算了58种金属的原子半径,其结果与实验测定值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原子的理论分析,数值求解了相应的Dirac方程,得到了一组∑^-原子的能级值,与实验数据相当吻合;其结果连同K^-原子的情况支持了Batty光学模型势在奇异原子中应用的正确性,进而表明核子间的强相互作用力为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在单电子Hartree-Fock近似的基础上采用扩展离子方法研究RGS中原子型的激子驰豫及所导致的激发态原子解吸机理.研究表明激子──晶格相互作用在解吸过任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是位于表面的及表现下一层的原子型激子,可通过空腔解吸机理导致激发态Ne原子的解吸,却不可能导致激发态Kr原子的解吸,这与它们的体内a-STE周围能否形成空腔有关.此外,对解吸原子的发光研究结果与实验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7.
张学龙  游阳明 《广西科学》2003,10(3):196-199,204
为进一步研究K介子原子和∑超子原子两类奇异原子中的相互作用和能量问题,具体数值求解了Klein-Gordon方程和Dirac方程,得到K介子原子和∑超子原子的相应能级,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得相当好,其相对误差最大的仅为-0.058%和0.035%,光学模型势应用于奇异原子能级计算能够提高理论结果的准确性。这表明光学势正确地反映了介子或超子与核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并且表明核子间的强相互作用力为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应用中性原子的价层轨道能给出了计算中性原子电负性的公式,即原子价层轨道能的均方根值.应用该公式计算了100种元素中性原子的电负性,其结果与Pauling的电负值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9.
桥接到金属电极上的原子线,在纳米电子学中被视作一种分子联结,是当前低维系统电子输运研究中的热点.本文对金属电极-原子线-金属电极系统进行了简化,合理地构造出简单的类似分子的模型,利用传统的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计算了金属电极-原子线-金属电极的能级结构、电极与原子线间的轨道能量、电行转移以及布居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原子线在连接不同结构类型的电极后电荷转移明显不同,体现了不同电极与原子线的相互作用,这些不同于以前的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10.
应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测量钢水的成分,用内标法对钢水中的Mn进行定量分析。为了使定量分析的结果更精确,定量分析时分析线和内标线最好均为原子线或离子线对。依据谱线的选取原则,选取基体元素 FeI432.5和 FeII495.5作为内标元素的谱线,选取M nI4033..和M nII4381.作为分析元素的谱线。在建立定标曲线时,分别将原子线与离子线配成线对,原子线与原子线配成线对,离子线与离子线配成线对建立相应的定标曲线,从定量分析的结果得知相对误差从前者的10.1%~12.5%,降低到后来的02.9%~07.7%。结果证明,该谱线选取方法使定量分析的结果得到了优化。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了以As,P,Si和Ge为杂原子的钼多酸,钨多酸以及钼钨钒多酸中杂原子与配原子的计量比,对各种类型杂多化合物的预处理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测定过程中产生的基体干扰和光谱干扰,通过选择适当分析线并采用基体匹配技术,对干扰进行了有效的补偿,获得了准确的杂原子与配原子计量比数据,并由此推断出多酸的一,二级结构,所得结果经IR光谱和NMR光谱证明正确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孤立单电子原子(包括氢和碱金属原子)在均匀外磁场中的对称性破缺及由此引起的能级分裂问题。原子物理或初等量子力学告诉我们,磁场中原子的能级分裂是磁场与原子磁矩相互作用产生的附加能量造成的。有趣的是,从对称性角度看,磁场之所以能引起原子能级分裂,是磁场使原子系统的对称性破缺的结果。本文以孤立单电子原子在均匀磁场中的能级分裂为例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3.
在计算原子光电离截面时,涉及到光电离跃迁过程的初态波函数与末态波函数的选择。在已有的计算结果中,原子光电离的初态和末态波函数均选择为HFS自洽场波函数。本文将选择HF自洽场波函数作为初态,在改进初态波函数的情况下,对原子光电离截面的势形共振进行计算,并把改进前后的相应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单原子纳米腔与一维耦合谐振腔波导(一维CRW)的单光子传输结论,我们从理论上探讨了纳米腔内注入无相互作用的两原子时,该纳米腔与一维CRW相互作用的单光子传输特性。基于薛定谔方程,采用离散坐标法我们主要探究了不同原子与纳米腔耦合强度、零级谐振腔与纳米腔耦合强度、原子频率、波导频率、单光子动量分别对单光子传输特性的影响,主要通过透射概率和反射概率来表征。第二原子的注入会促进全透射区域的增加,且在较弱的原子与纳米腔耦合区域就可以实现理想的全透射。该研究结果不仅拓展了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而且有助于实现新的光子器件。  相似文献   

15.
微波电场的测量与传感在通信、国防、天文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基于里德堡原子的微波电场量子传感研究获得快速发展,本文首先介绍量子传感的基本概念、里德堡原子微波传感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里德堡原子微波电场计、基于缀饰里德堡原子微波超外差接收机以及超冷原子微波电场测量的技术方案和结果;最后讨论了提升里德堡原子微波天线的灵敏度指标可行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中能电子与氖和氩原子碰撞的散射全截面测量,分别给出800—2600ev电子对氖和氩原子的绝对散射全截面.实验结果的系统误差约为2.0%,统计误差约为2.5%.还把测量结果与已有的各实验结果作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7.
二肽分子内氢键键能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甲基侧链和无甲基侧链的二肽结构为研究对象,在保持其他位置原子和结构不变的情况下,用C原子取代形成氢键的N原子,并以全铺展结构作为基准,C原子取代后,视原有构象中库仑作用和空间位阻不发生变化,初步估算了“氢键键能”,与经验结果相近.在估算氢键键能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利用隆样条函数结合原子模型势方法,研究了在静电场作用下里德堡铯原子Stark能级精细结构,得到了与实验符合很好的结果,并分析了能级反交叉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采用LMTO-ASA方法研究了CrC的能带结构,对引起Singh与zhukov等人计算结果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特殊k点数的选取对计算结果有较大影响,而在原子球间隙区添加空原子球有助于改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0.
AgSCN的分子和晶体结构通过X—射线分析修正,这个简单的无机盐晶中Ag的配位环境展现出一种稍微扭曲的“T”字形结构,在这个晶体中的每个银都与两个S原子和一个N原子相连,其中两个S原子和一个N原子分别来自三个不同硫氰酸根离子。在三维的AgSCN晶体空间结构中,每个配位体SCN^-的上S原子都作为桥连接两个不对称的银原子,这个观察结果说明AgSCN晶体不仅仅只有一种文献报道的一位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