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程战轩 《科技信息》2012,(23):110-110
在电厂建设中,电厂电气调试是一个必备环节,虽然其工作环节多、操作程序复杂,对电厂电气设备及电气自动装置的组成元器件,以至对整个电气装置系统进行调整和试验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结合广东惠州液化天然气电厂取排水系统工程实际,对电厂取水口至泵房过渡前池引水箱涵的水力特性进行了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分析了恒定正常工况和暂态工况的水力参数变化规律。试验结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技术依据,同时对类似的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机组运行状况,探索A、B两电厂运行参数差异的原因,试验研究并对比分析两电厂焚烧炉-余热锅炉性能,定量计算焚烧炉-余热锅炉效率、各项热损失及过热器、省煤器余热利用率,根据测试及计算结果,分析过热器性能。结果表明:两电厂焚烧炉-余热锅炉效率偏低,排烟温度均较高,机组总热损失中排烟热损失所占比例最大,A电厂为82.84%,B电厂为84.61%,其次为炉渣热损失;A电厂过热器性能整体优于B电厂,是导致两电厂运行参数差异的主要原因,B电厂过热器进口到省煤器进口余热利用率为34.91%,比A电厂低9.14个百分点。研究结果对垃圾焚烧电厂经济高效运行及下一步技术改造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电厂135 MW机组中储式制粉系统存在的制粉电耗高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优化调整试验,分析了制粉电耗高的原因,并对部分设备进行了改造.通过试验调整得出制粉系统的最优运行参数,使该电厂的制粉电耗降低了4.5 kW.h/t,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燃煤电厂脱硫系统水耗大的现状,搭建"烟气湿法脱硫节水小型实验系统",构建水平衡模型,并进行了湿法脱硫系统运行参数对水耗影响的试验研究。得到了燃煤电厂钙法脱硫系统通用耗水计算式及电厂湿法脱硫系统耗水率曲线,可以根据煤种的变化计算出当前工况下各运行参数对FGD系统实际需要补水量,对当前煤质多变下FGD实际运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于德营 《科技资讯》2010,(4):104-104
本文主要介绍了黄骅电厂3号发电机的设备参数,阐述了600MW发电机进相试验的目的、具备条件、试验步骤,同时对进相试验的作业危险源及安全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阳城电厂汽轮机润滑油泵全自动切换试验的情况,对切换试验中出现的异常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改进措施,从而提高了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可靠性和切换试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现场对克孜尔电厂4#发电机所做试验数据出发,分析了4#机定子电流三相不平衡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新安江电厂6号机组增容改造后转子温升过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从改善通风系统和磁极线圈散热方面进行了重新设计安装。试验结果表明,新安江电厂6号机的转子温升过高得到了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10.
在谏壁电厂已有机组容量和取排水口布置的基础上,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以大代小"改建4×330MW机组取排水口布置进行了论证.试验结果表明,"以大代小"改建工程取排水口采用"深排浅取"的布置,排水口蘑菇头采用半封堵且向下游北偏东15°排放的结构,对谏壁电厂现状总体水工布置而言是一个较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张豪  朱昌吉  刘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4):10331-10337
为解决发动机启动过程中,润滑油不能及时输送到各摩擦副表面,短时间内处在边界摩擦或固体干摩擦润滑状态下产生剧烈磨损的问题,设计气动马达辅助驱动的集成预润滑式机油泵总成作为解决方案。依托于发动机润滑系统试验台架,通过改变润滑系统的初始状态(贫油或富油)、气动马达的进气压力,进行发动机的预润滑过程及冷启动过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集成预润滑式发动机机油泵在进气压力2~6 bar的工况下能够迅速建立起稳定的1 bar以上的主油道机油压力;当进气压力为3 bar时,发动机冷启动主油道油压达到标定油压的时间提前7~8 s。可见,集成预润滑式机油泵总成能够有效地进行发动机启动预润滑,避免在发动机冷启动阶段轴承等运动摩擦副发生固体干摩擦而导致的磨损。  相似文献   

12.
影响螺旋离心泵扬程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从螺旋离心泵的特殊结构形式和泵基本方程出发,指出了影响螺旋离心泵扬程的几种因素,并对这几种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利用CFD软件对其内部流场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螺旋离心泵主要是通过其螺旋段部分对流体作功的,可见螺旋式叶轮能起到多级泵加能的作用.通过对其吸入段不同间隙下的外特性实验研究,找出了此螺旋离心泵的合理间隙值,进而指出了间隙的合理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13.
 依据新型航天红外组件寿命试验设备的真空系统的技术要求,设计了具有两套抽气系统的全自动化高真空排气台,主真空系统以机械泵和分子泵作为前级泵,溅射离子泵作为主抽泵;辅助真空系统由机械泵和分子泵组成,用于主系统预抽。该真空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程控真空排气工艺,为多工位结构,具有全自动化的功能。根据理论计算分析,该设备能满足红外组件寿命试验对真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型合流排水泵站水力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路合流排水泵站地处上海闹市地区,可供建站场地十分狭小,故采用了圆形进水池,水泵无流槽,用溢流墙将进水池隔为污水泵的和雨水泵的进水池,雨水泵出水池为圆筒塔式,污水泵出水池为扇形,整个结构形式新颖,在水力模型试验研究中,进行了有流槽方案和无流槽方案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无流槽方案优于有流槽方案,此外还进行了水泵合理布置,亦即进水池直径的研究,溢流墙分隔面积(位置)、形状、高的研究,水流流态,水面互衔  相似文献   

15.
海水源热泵系统取水技术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海水源热泵系统的热源温度,提出采用海岸井取水系统.搭建海岸井取水试验台,进行抽水试验研究该系统的渗流换热特点.试验结果表明,渗流换热过程中含水层温度变化最大,含水层周围土壤层的温度变化有明显的衰减和滞后海水渗流与土壤换热后供水水温提高,且间歇供热过程可以缓解抽水过程中井水水温下降速度,从而为热泵机组提供一个具有相对稳定和较高温度的热源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善高海拔低压环境中人体的缺氧状况,研制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便携高原呼吸器系统.呼吸器由气泵电机、进/出气阀门、压力传感器和单片机控制系统及供电设备组成,结构简单轻便.该系统通过气泵电机将空气加压到适合人体的标准气压,单片机检测压力传感器信号,控制进、出气阀的开通和关闭来实现呼吸过程.通过高原实验对比,呼吸器能够很好地调节人体心率和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17.
在南京BASF—YPC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厂冷却水泵进水设计模型试验研究中,采用国内应用较少的美国国家标准,对原进水池设计进行了必要的修改,改善了水泵进口的偏流情况,使进水流态达到了美国国家标准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长距离多级泵站引水工程全系统流量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保证大型长距离多级泵站引水工程运行中全系统的流量平衡,建立了全系统的仿真模型。根据泵站所处位置不同提出两种新的系统流量调节方法。通过调节转桨泵转轮桨叶角度改变泵的流量特性,使取水泵站流量达到系统调度要求,使中间泵站保持其前池水位不变,以此来实现系统的流量自动调节平衡。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这种调节方法可以实现全系统的流量自动平衡,但是在流量调节中需要考虑明渠的大时滞性的影响,以达到全系统流量调节的优化。  相似文献   

19.
以呼延水厂板框进泥泵改造为例,对凸轮转子泵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探讨,并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0.
为了在某款摩托车汽油机缸内实现废气再循环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分层以减少泵气损失,降低NOx排放,将原有的进气旁通系统改造为EGR系统,使用GT-POWER模型求解出3 000 r/min、60 mg进气量工况下废气入射管道以及进排气道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并将这些条件导入发动机的CONVERGE模型中进行计算,通过对比不同废气入射管径、不同安装角度、不同安装距离条件下的缸内流动特性、缸内速度场以及缸内废气质量分数分布,确定了最佳废气入射管道参数。结果表明:在3 000 r/min、60 mg进气量工况下,当废气入射管径为5 mm,入射角度为17.5°,安装距离为22 mm时,气缸内能实现EGR分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