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开发了填充床式固定化酶反应器合成高档化妆品原料棕榈酸异辛酯的生产工艺,以棕榈酸,异辛醇为原料,使用实验室自制的固定化假丝酵母脂肪酶99-125为催化剂。并对反应器的固定化酶用量,底物浓度,循环流速,填充柱径高比等操作参数以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反应12h最终的酯化率可达97%,固定化酶使用31批以后,12h酯化率仍然可以达到93%。  相似文献   

2.
固定化酶催化合成半乳糖寡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壳聚糖固定化米曲霉β-半乳糖苷酶,连续催化合成半乳糖寡糖(GOS),在填充床固定化酶反应器中,研究底物浓度、pH,反应温度和停留时间对GOS连续合成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底物浓度400g/L,反应温度50℃,pH5.8,停留时间35min,产物的最高得率为62%。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氨苄西林、6-氨基青霉烷酸(6-APA)和D-苯甘氨酸甲酯(D-PGME)在聚乙二醇(PEG)和不同盐组成的双水相体系(ATPS)中的分配行为,建立了一个由PEG-4000(w=20%)和硫酸铵(w=15%)组成的双水相体系.在此体系中,氨苄西林的分配系数为5.0,6-APA和D—PGME的分配系数分别为1.7和1.4.以环氧基功能化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固定青霉素酰化酶(Penicillin G Acylase,PGA),并在双水相体系中催化合成氨苄西林,产率为80%,经过4批次的连续合成,产率提高到98%,而在水相体系中酶促合成氨苄西林的产率仅为27%.  相似文献   

4.
应用来源于粪产碱杆菌的青霉素G酰化酶催化合成头孢克洛,并对生物转化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在反应条件:pH 7.0、25℃、磷酸钠缓冲体系、加酶量3 U/mL和底物浓度60 mmol/L时,转化率达到85%,表明粪产碱杆菌青霉素G酰化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力.研究了新型分离纯化方法,经过树脂分离的产物纯度超过95%,主要杂质含量小于0.5%,可以达到药典要求,为生物法合成头孢抗生素走向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6.
研究了固定化L-天冬酰胺酶连续化血浆过程,提出描述固定化酶连续催化过程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得到的拟合曲线能够和实验值较好地吻合,表明该数学模型能适用于类似血浆的生物流体  相似文献   

7.
固定化酶在药物合成和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固定化酶在半合成头孢菌素,半合成青霉素,单一对映体药物,富果糖浆生产,氨基酸消旋体的光学拆分,油酯改性等食品和制药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并进入工业实用。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以壳聚糖为载体制备固定化酶的几种主要方法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活化CH-Sepharose 4B固定化PNP酶,发现其表现米氏常数K_m=5.13×10~(-3)mol/l,比游离酶增大(游离酶K_m=4.44×10~(-3)mol/l);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的最适pH分别为9.6和9.0,固定化后,其酶的稳定性明显提高,半衰期为七个半月。用此酶催化聚合而成的PolyC和PolyI的分子量分别大于5S和9S。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聚阳离子聚2-羟基-N,N-二甲基氯丙胺对固定化酶的影响,PH值对固定化酶的影响及固定化酶的稳定性,采用聚阳离子复合物加固对酶的包埋程度,防止了使用过程中酶的渗酶,可使该酶的延长使用寿命并提高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脂肪酶催化合成异维生素C棕榈酸酯及其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于Candida sp.99-125的脂肪酶在有机溶剂中催化合成异维生素C棕榈酸酯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反应速率v0与棕榈酸和异维生素C摩尔浓度的比值有关。v0随着cpal/ciso的增大先是增大,至cpal/ciso值接近15时v0基本不变。另外,考察了溶剂、温度、转速、酶量、初始水含量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该反应的反应机理很好的符合乒乓反应模型,确定了最反应速率vm和米氏常数k′m,由双倒数曲线可以得到,vm=5.86μmol/(min·g),k′m=0.092mmol/L。  相似文献   

12.
1 Results Enzyme catalysis is most attractive for the synthesis and modification of biologically relevant classes of fine organic compounds, which are difficult to prepare and to handle by conventional means[1]. In this study, commercial immobilized lipase from Candida antarctica (Novozym 435) was used in the preparation of fine organic compound with excellent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as raw material for cosmetic formulation - oleyl palmitate. The effect of various reaction parameters were optimized c...  相似文献   

13.
考察超声辐照下影响合成维生素A棕榈酸酯反应的因素(溶剂、底物摩尔比、底物浓度、反应时间、酶量和超声功率),并优化了反应条件:在10 mL的正己烷溶剂中,0.164 g维生素A醋酸酯和0.32 g棕榈酸,在酶与维生素A醋酸酯的质量比为1∶4的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 435催化下,超声功率为90 W,反应6 h,酯化率可达82%。并对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由非线性拟合得到动力学参数:最大反应初速率(rmax)为0.522 mmol/(min.g);维生素A醋酸酯的米氏常数为0.404 mmol/L;棕榈酸的米氏常数为0.034 mmol/L。  相似文献   

14.
改性硫酸钛催化合成氯乙酸异辛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以固体硫酸钛经 4 5 0℃灼烧后制得改性硫酸钛 ,用改性硫酸钛吸附吡啶后的IR光谱表征其表面酸性 ;用氯乙酸和异辛醇的酯化反应考察其催化活性。结果表明 ,改性硫酸钛表面存在明显的Br nsted酸中心 ;并研究了酯化反应的优化条件 :当n(异辛醇 ) :n(氯乙酸 )为 1.1: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质量的 2 .5 %时 ,反应时间 90min ,氯乙酸异辛酯的收率达到 95 .8%。  相似文献   

15.
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小桐子毛油合成生物柴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石油醚提取的小桐子毛油和甲醇为原料,利用固定化Candidasp.99-125脂肪酶催化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的可行性。考察了几种因素对酶法催化合成脂肪酸甲酯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小桐子毛油的质量为基准,在水含量为10%,溶剂量为2mL/g,脂肪酶量为20%,温度为40℃的条件下,3次流加甲醇,12 h后单批最高产率可达93%。在此条件下固定化酶连续使用14批,产率仍然可保持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16.
1 Rusults Most enzymes, including lipase, play a key role in biotechnology, but their usage is quite limited because of poor recovery, yield, limited re-usability and rapid inactivation in the soluble state. Immobilization enzymes offer advantages over free enzymes because of the availability of a choice of batch or continuous processes, rapid termination of reactions, controlled product formation, ease of enzyme removal from the reaction mixture, and adaptability to various engineering designs.In this ...  相似文献   

17.
钨硅酸催化合成癸二酸二异辛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钨硅酸代替硫酸催化合成癸二酸二异辛酯.考察了反应时间、醇酸比、带水剂用量等对合成的影响,得到合成癸二酸二异辛酯的较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18.
对实验室自制的固定化Candida sp. 99-125脂肪酶在正己烷中催化棕榈酸和鲸蜡醇的酯化反应的动力学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反应为动力学控制,不存在扩散限制,底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Ping-Pong Bi-Bi反应机制。但在不同的底物浓度范围内存在不同程度的底物抑制作用,其中以长链醇的抑制为主。本文根据底物浓度由低到高,划分了三个底物浓度范围,在不同的范围内分别研究了两个底物的抑制作用,并选择不同的动力学模型,求得了动力学常数。  相似文献   

19.
以自制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固定化脂肪酶为催化剂,在微水相、无溶剂体系中研究了大豆油和甲醇合成生物柴油的工艺。在系统考察了酶用量、醇油比、含水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甲醇流加方式等因素对甲酯得率影响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了各主效因子,建立甲酯得率的二次回归方程,获得了最优的工艺条件:加酶量2.4%、加水量7.1%、反应温度40.4℃、反应时间10.7h、 醇油比4.5。在此条件下,实验测得甲酯得率为97.2%,与响应面模型预测值96.9%非常吻合,说明该优化方法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