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语义外在论观点的提出,引发了关于外在论与自我知识相容性问题的广泛讨论。柏高先针对柏芝的相容论论证提出的记忆论证是非相容论的重要论证之一。然而,柏高先的论证由于对记忆持有内在论的看法受到相客论者的批评。拉德娄等人提出外在论的记忆观,进一步辩护外在论与自我知识的相容性。值得注意的是,外在论的记忆观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却是动摇记忆的认知地位。本文提出,只有一方面将记忆内容看做是窄内容,即看做是从被记忆的原初信念内容中抽离出来的那部分得到明晰表征的、不受语境约束的、跨语境的内容;另一方面将自我知识看做是宽知识,用具有语境约束性质的自我知识取代笛卡尔的单纯“我思”式的自我知识,外在论与自我知识的相容性才能得到有效的辩护。  相似文献   

2.
促进负责任的研究——记首次世界科研诚信大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7年9月17日~19日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召开了世界科研诚信大会。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及其对社会的重要性的增加,科学技术自身的不确定性和商业化趋势、社会对科研共同体的关注和期望(和随之而来的压力)的提高,使世界各国的科学研究共同体在自律和如何获得社会的信任和支持方面都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维护科研诚信,促进“负责任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革命的意识形态”。马克思的技术观,尤其是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机器的压制、异化和解放等思想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一般的普遍观点认为,马克思注重技术的政治背景分析,把技术和权力的应用严格地区分开来,而没有认识到技术本身及其在社会关系中更复杂的权力关系效应。实际上,对马克思的技术观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解读。其一是作为政治家的马克思,在传统的政治、权力等概念下,探讨由于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带来的压抑、剥削和解放的命题。在这里,技术与政治权力是外在的、相互作用的。其二是作为社会学家的马克思,将技术置于一个更大的社会背景,政治、权力和技术相互内在,在一种更为宽泛的意义上得到理解。而后一种理解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相似文献   

4.
李四光地质力学学派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四光地质力学学派是以李四光为核心、以李四光的学生和助手为主要成员、以地质力学理论为学术纲领的研究共同体。这一学派在学术纲领的实施过程中形成了较强的凝聚性,具有较高的学术成就与广泛的影响,是我国学派匮乏的自然科学界中学派特征较为明显的科研群体。文章力图探索李四光地质力学学派的基本状况,进而分析这一学派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非洲大陆就像一件披在地球上绚丽多彩的头巾,斑斓的图案遍布非洲的每一个角落,纳米比亚就属于非洲西南部与众不同的一个色块,那里具有另一种迷人的非洲风情。当辛巴女子从女孩子变成女人的时候,就会把原来往前梳的发辫换成垂直向下的发辫,在头顶上系上皮制的发冠。但是辛巴人对性的观念却比较开放,没有结婚的女子也可以同情人生孩子的,只是婚前所生的孩子归属于父系家庭,由这个大  相似文献   

6.
技术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问题从一个更宏观的意义上来看,技术可以作为现代性的出路来理解,马尔库塞的技术概念把该问题凸现出来,他注重技术对于现代性的内在的基础性作用,尝试性地提出了现代性的出路问题,该思想在当今具有一定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虽然直觉主义仍然建立在试图消除威胁数学一致性的悖论的努力之上,但布劳威尔对逻辑主义的解构,对数学中非语言存在的强调,以及对数学创造性本质的描绘,均显露出某种超越现代性的思想特质,并对维特根斯坦的数学哲学观点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混合型认识论一方面承认外在因素无疑影响着知识的辩护过程,另一方面又要求在认知过程中加入内在的理性控制条件。基切尔的最小化社会认识论及在其名著《科学的进程》中的运用就是一个例子。目前,对基切尔的最小化认识论的批评基本集中在其个人主义方法论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上。本文指出基切尔的知识理论建立在对合理性问题所作的两个假设上,并论证这两个假设是不成立的。  相似文献   

9.
赖晨 《科学大观园》2012,(15):66-68
康熙生了35个儿子,11个早夭,其中成年的有24个,这些阿哥们的性格中大多都有凶残暴戾的一面,缺少起码的人性,这是为何?阴毒险狠的雍正正在热播的《后宫甄嬛传》的主角雍正皇帝是个性格很复杂的人物  相似文献   

10.
孩童们围着火堆烧面包的欢呼声,西墙下迫人灵魂出壳的肃穆气氛,古城里阿拉伯男孩们的追缠嘻笑,地中海敞开一碧无垠的温柔情怀,料峭冷风里躁动不夜的特拉维夫,还有,还有……仿佛又回到那节日里的以色列——上帝所承诺的圣地。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是坐落在山顶上的石头之城,希伯来语里的"和平之城"。耳前鬓角飘着垂发,头顶黑色小圆帽,穿着白衬衣黑长袍,腰间左右垂下白色流苏的保守派的犹太孩童们,围在一起烧着逾越节前最后的面包。不管是在于净的道路旁,还是垃圾散  相似文献   

11.
关于时空的数学描述是物理学理论中很关键的一个方面。文章从时空理论发展的角度阐述了经典时空理论与数学关系的渊源及数学工具的变换带来的时空认识论的转变、量子场论和超弦理论中时空数学表征的特点及现代物理学高度数学化下人们对实在观认识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物理学和数学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们在世界地图上未必可以找到马耳他,它的面积只有香港的三分之一,却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国家,从马耳他的首都瓦莱塔乘船约2小时,渡过蓝波碧水的地中海,便抵达西西里岛——意大利"靴尖"上的那颗"足球"。这两个地方虽然语言不同,风俗有别,但在历史上都曾被雄霸地中海地区的国家统治过,林立的遗址似一组组文明密码,暗示着地中海的兴衰起落。生活在历史中的瓦莱塔四面环海的马耳他虽然是个袖珍国,但地中海的蓝绿色海水映衬  相似文献   

13.
中国早期教会医院中的眼病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835~1876年间中国主要通商口岸各个教会医院编写的医院报告,归纳了这些医院治疗眼科疾病的情况。为了获得全面的认识,尽量利用医院报告中的疾病统计数据结合有关史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大部分医院创建的初期,眼科病人的比例很高,随后其他科的病人日益增加;各地病人罹患的眼疾均以感染性疾病为主,其中“眼炎”、结膜炎、沙眼、角膜混浊和角膜白斑最为常见;生活水平低下和缺医少药致使眼病盛行;致盲的主要原因是沙眼以及天花、梅毒、结核和淋病等几种严重传染病的眼部表现;教会医院的常用治疗手段有睑内翻手术矫治、白内障拔除和摘除、人工瞳孔手术以及各种药物治疗。最后分析了传教士医生倾向于建立眼科医院的医学和社会动因。  相似文献   

14.
飞越加拿大的极北地带,离北极点只有5英里的距离,显示器上的航线轨迹越过从北冰洋切入加拿大内陆的哈德逊湾,我们的飞机图标正在极地的最高纬度处缓缓移动.将舷窗推开一条缝俯瞰极北大地.虽然季节正当盛夏,入目依然一片银白.从3.6万英尺的高空看不见大地的任何细节,但却给人无限遐想.一望无际的冰原、蓝色的冰、白色的雪、蹒跚而行的北极熊、飘逸天际的北极光、戴着大皮帽子的因纽特人……北极只是地球上的一个点,而极北的世界却神秘又多彩.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指出马克思技术研究方法从还原法到历史发生学方法的变革,接着分析了马克思技术思想变化的标志“技术”内涵的历史性变化;梳理并阐述了马克思技术思想的几对矛盾:文本解读与哲学(前后期哲学)推演的技术思想的矛盾;预成的与生成的技术思想的矛盾;前后期哲学思想推演的技术矛盾,并指出,在历史发生学看来,所谓矛盾实质是马克思技术思想生成、发展、成熟的见证。  相似文献   

16.
认识论的辩护主要分为基础主义和融贯主义.针对两者各自的理论困境,哲学家们提出了基础融贯论、无限主义、文本主义(contextualism)等理论,但是学界一直没有定论.而将融贯主义的辩护运用到经验科学领域中会出现最大的难题--"辩护的循环".哈索克·张(Hasok Clrang)从早期温度测量的案例研究着手,揭示出此段科学史中融贯主义的"辩护的循环"难题可以通过认知迭代得以解决.认知迭代的两种机制--丰富和自纠的交互作用,使创造温度显现出一种传统主义和多元主义结合的科学进步图景.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中,学生及待升学群体的科学素养最高,但是从中学开始,中美两国公众的科学素养差距开始加剧,尤其是在大学阶段,这种差距更大。而且从高中或中专开始,随着教育程度的升高,其科学素养的增长幅度却是在明显下降。文章通过中美两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调查结果的比较,从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两方面分析了这一现象形成的部分原因。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提出:在科学全球化与境中,中国的科学教育尤其需要一种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立足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丰富思想文化资源,并融合世界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有机合成,综合创新,在继承中超越的创新文化来开启国人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心智。  相似文献   

18.
史建 《科学大观园》2011,(20):22-22
"喜欢台湾吗?还记得我吗?希望下次有机会再来时,可以体验不同的景色。"这是从台北淡水老街沪尾饼铺传来的问候。就连店家的宣传语都透着文雅与温情更不用说台北故宫了。台北故宫的展示理念,既有文人的传统又兼顾普通百姓的口味,同样是出于一种博爱的理念。在台北故宫举办的一个网络投票中,翠玉白菜以最高票当选十件最受欢迎文物的冠军。台北故宫收藏的翠玉白菜和"红  相似文献   

19.
晨风 《科学大观园》2013,(18):42-43
科学家们正在考虑在未来我们是否将能够脱离身体,只凭借大脑在其他遥远的星球上生存。很多科学家相信我们的身体已经是"过时的",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抛弃这个没必要存在的"外壳",从而让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遥远星系中的环境,并将我们的生存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变得更小。在持有这种观点的科学家当中,英国雷丁大学的控制论专家凯文·瓦维克便是其中之一。他认为致力于完善我们的身体是偏  相似文献   

20.
有时候,最好的点子可能会像靠不住的骗术一样简单之极,但,这里7位空想家却把他们的灵感成功地存进了银行。必需并不是发明的唯一母亲。事实上,许多普通人已经展现出超级的创造才能,他们着手解决那些你甚至还没有意识到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使自己成了百万富翁。点子,加上胆子,就等于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