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改善施工项目事故应急储备能力薄弱且应急能力影响因素错综复杂的现象,在国内外应急管理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熵权法和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事故应急能力综合评估模型,通过分析应急预案内容,设计以"预防、准备、响应、控制、恢复和学习"为"六位一体"的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陕西省建筑施工项目—TNF项目为例,基于各级指标的判定标准和专家评估结果对24个评价指标进行熵权评估和模糊评估。结果表明:不完善的保障措施对控制阶段应急能力产生消极影响,控制事态发展的速度缓慢和生产恢复能力不足导致恢复阶段处于较弱水平,学习效果甚微直接使学习阶段处于较弱的应急能力水平,综合各项指标评估结果,该项目的事故应急能力处于较强水平。最后,针对控制阶段、恢复阶段和学习阶段存在的不足提出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企业的应急管理过程中,为满足实时应急决策需求,需要对企业的应急能力进行评估.首先,从应急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恢复四个阶段梳理得出一般企业的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其次,将所有应急能力评估指标取其乐观状态作为企业应急情景的基本事件;最后,综合采用交叉影响分析法和解释结构模型法对企业的应急情景进行构建和推演.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该情景构建与推演方法来评估企业的应急能力合理可行,推演结果可以得到提高企业应急能力的最有效措施或措施组合,对于企业的应急管理决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范旭  刘伟 《科技智囊》2022,(10):57-67
防范大面积停电风险,减少大面积停电对城市的危害,提高城市的电力应急能力是关键。文章在阐明城市电力应急能力概念的基础上,从城市的应急主体(政府、电力企业、重要电力用户、公众)和应急管理过程(准备、预警、处置、恢复)两个维度建立了城市电力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根据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以深圳市为例,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估法对整个城市的电力应急能力进行评估。研究发现,城市的电力应急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由多个子系统综合集成的,主要体现为政府、电力企业以及公众等应急主体在遭遇大面积停电事件时的预防与准备、应急处置与救援等能力,需要用多个指标同时描述才能较全面地反映其整体特征和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应急避难场所是近年来城市防震减灾规划建设的重点。以福州市三环路以内区域为研究区,引入规模影响系数,改进传统的潜能模型,并利用基于GIS的最小距离法和指标统计法等方法,评价了现有的应急避难场所服务能力。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不均衡,避难场所数量和规模均达不到现有人口的应急避灾需求;应急避难场所基础设施服务能力较为薄弱的地区主要为晋安区南部与东北部、仓山区大部和鼓楼区西北部。建议在仓山区东部等人口密度高的地区扩大单个应急避难场所的规模,在晋安区及仓山区南部等区域根据居民区的分布情况有重点地增加应急避难场所的数量,并完善各级道路网络,提高福州市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5.
 应急表现能力评价是分析全国不同地区应急管理成效、总结应急处置经验的重要环节。从“预防-准备-响应-恢复”4过程出发,对全国各省市及自治区应急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并通过德尔菲法设置指标、专家打分法对各区域进行评分并排名,生成2018年度全国31个省市区应急表现能力排名。分析了各省市应急管理流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娟 《科技促进发展》2013,9(5):105-109
城市面临的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我国近年来自然灾害发生尤为频繁,造成巨大损失,而社区是各类事故灾害承受的主体。评估社区灾害应急准备能力对于降低伤害损失、提高综合应急准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简单化和实用化原则,论文构建了二层三级评估城市社区灾害应急准备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给出该方法的具体应用,为评估城市社区灾害应急准备能力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判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人流密集场所应急疏散能力,在分析构成人流密集场所应急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影响人流密集场所应急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从人员、建筑、环境、交通、管理5个方面进行了的分析,建立了表征人流密集场所应急疏散能力的多层次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将评价指标优化定权方法与灰色聚类分析方法相结合,应用于人流密集场所应急疏散能力评价。应用最小二乘法优化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得到的指标权值,克服了评价过程中指标权重主观性强的弊端,保证了指标权值的合理性;应用灰色聚类分析方法,用灰类白化权函数来量化各评价指标隶属于不同评价等级的程度进行评价,以增加评价结果的可信度,进而得出人流密集场所应急疏散能力的评价结果。应用该方法对西安火车站地下商场区进行评价,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反映出该区域在应急疏散方面存在的不足,为该区域应急疏散能力的提升与安全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了的参考依据;该方法可操作性强、便于计算实现,是一种实用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构建了应急管理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灾害减除能力评估体系,包括6个1级指标和25个2级指标,并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多层次灰色评估模型,用以定量评估城市社区灾害减除能力.根据建立的模型,结合河南省焦作市龙源湖社区进行实例计算表明,该社区灾害减除能力处于良好与中等之间,需要强化灾害减除在社区应急管理全过程的各项工作.综合评估模型为提升城市社区灾害减除能力评估的科学性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化纤企业火灾爆炸危险性大、易引发多米诺效应事故、消防应急处置与救援难度大的事故特点,开展基于火灾场景的化纤企业消防应急处置能力评估研究.提出了消防灭火需求量和灭火能力2个评估指标,构建了一种基于火灾场景的消防系统应急处置能力计算模型,实现了对消防系统应急处置能力的定量评估.将该模型应用到某化纤企业罐区消防系统应急处置能力评估中,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为企业进行消防力量配备和应急处置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首先介绍了应急管理的四个核心要素即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的基本内容;其次建立了企业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每个要素所包含的基本指标,并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开发了应急管理能力评价ACEM(assessment to capability of emergency management)模型,从而实现对企业应急管理能力的定量综合评价;最后运用该模型对某化工企业应急管理现状进行了评价,确定了该企业的应急管理能力.研究结果对更加科学地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重特大事故,提高企业的应急管理能力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乙炔生产厂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之间关系复杂,各指标相互影响,使得常规的评价方法难以准确地体现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无法对乙炔生产厂应急救援能力进行准确的评估。为了提高乙炔生产厂应急救援能力并提供一种更加合理的评价方法,按照事故发生的时间顺序,结合乙炔生产厂应急救援的特点,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从事故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灾后恢复4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将复杂问题系统化,解决了各指标下一层内部指标间以及相邻层指标间相互影响的问题,保证了评价的客观性。以某乙炔有限责任公司为例进行计算分析,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建立了乙炔生产厂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模型,运用超级决策(SD)软件和专家打分法实现了对各评价指标的赋权和评分,最终得到该公司的应急救援能力为"良"。依据评价结果,提出通过提高预防事故能力、完善灾后恢复相关工作和增强灾后重建能力来提高该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针对未知恐袭事件的相关数据,提出一种基于聚类优化的挖掘反恐信息方法,为反恐斗争提供重要情报;首先应用主成分分析对未知恐袭事件提取主要特征,采用"肘部法"选定聚类簇数确定k值,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对未知恐袭事件进行归类;然后通过非线性规划和聚类优化算法,将恐怖组织据点预测问题转化为无约束最优化问题,进而对恐怖主义组织据点位置进行准确估测,得到了典型事件与嫌疑人的相似度匹配,并用仿真实验推断了ISIL组织近几年在伊拉克进行恐怖袭击的据点位置;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提前预警恐怖袭击有着一定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南半岛恐怖袭击事件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际恐怖主义事件数据库等数据源为基础,采用空间统计和核密度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南半岛恐怖袭击的时空演变特征,探讨了恐怖袭击目标和方式的转变特征,介绍了中南半岛恐怖袭击事件中的主要恐怖组织。研究表明,中南半岛逐渐成为恐怖组织袭击的重点区域之一,并且采取的方式杀伤性更强,政府应该采取措施预防应对恐怖袭击事件。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铁路系统涉恐事件进行风险管理,遏制铁路系统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提出基于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算法的铁路系统恐怖袭击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对1970—2017年发生的铁路系统恐怖袭击案件进行统计分析,然后采用DBSCAN算法对恐怖袭击发生次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3项风险评价指标进行聚类分析,最终客观计算出几类袭击方式、袭击目标和86个国家的风险.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分析过程避免了人工赋值和专家打分策略,评估结果更具客观性和真实性,适用于反恐情报工作的风险评估领域.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重庆商圈步行路网网络模型,分析商圈步行路网现实灾害,选取可靠性指标,设计步行路网故障模拟方案。在累计攻击下测度网络效率的变化、最大连通子图的相对大小变化,在单独攻击下测度网络效率变化,以解放碑步行路网为例进行可靠性个案研究,并对五大商圈路网为例进行可靠性对比研究。分析计算结果得出网络可靠性评价结论,并对路网的规划建设与综合管理提出相应意见。  相似文献   

16.
物流服务供应链突发事件合作补救能力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充分考虑物流服务供应链特性和突发事件特点的前提下,从支撑能力、控制能力、集成能力三个方面设计建立了一套物流服务供应链突发事件合作补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组成.通过建立物流服务供应链突发事件合作补救能力网络层次分析(ANP)模型,探讨各层各级指标之间的内部依赖、外部依存关系,并运用Superdecisions软件进行评价.既对物流服务供应链突发事件合作补救能力进行有效评价,同时对影响合作补救能力的指标要素进行剖析,结果表明服务失误的判断准确性、服务失误归因规范化是影响合作补救能力的主要指标要素.该模型为评价并探求提高突发事件合作补救能力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17.
煤矿透水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对于煤矿透水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具有重要意义。煤矿透水应急救援能力的影响因素较多,并且各因素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在安全评价时无法得到合适的指标权重。据此给出了一种组合赋权的方法,通过引入拉格朗日函数,建立决策模型;引入欧氏距离函数,建立主客观权重和偏好系数关系;通过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获得更加合理的组合权重,并运用到模糊综合评价中。运用提出的组合赋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黑龙江某煤矿透水应急救援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优”,符合工程实际。结果表明:组合赋权能够获得合理的煤矿透水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指标权重,可了解应急救援中真实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指标。基于组合赋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工程应用上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全球恐怖袭击频发,对各国公共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研究多目标/多类型恐怖袭击风险评估,感知和掌握风险态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K-means++聚类分析算法和Python语言编程建立了多目标/多类型恐怖袭击风险函数模型,利用模型对2002~2016年全球恐怖袭击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将多目标/多类型恐怖袭击风险划分为5个等级,得到针对公民自身和私有财产采用轰炸/爆炸袭击方式的恐怖袭击风险最高。以2017年的数据测试该模型的泛化能力,测试结果准确率达到了94.44%,并与K-means、BP神经网络和决策树等机器学习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此模型可为恐怖袭击风险评估和防范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结合核电厂营运单位的应急准备工作和核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管机制与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同时充分考虑应急响应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特点,建立了一套核电厂营运单位应急响应能力评估方法。该评估方法包括定量化的性能指标的评价体系和定性的检查发现的评价体系,以及两体系在显著度确定程序的辅助下形成综合评价结果。评估方法可协助发现核电厂营运单位在应急响应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合理分配职责及监管资源,指导和规划营运单位和监管部门的响应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