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基于沿海与内陆地区样本农户对巨灾风险的主观认知、风险意识和应对措施的调查,运用二项Logistic模型考察影响农户巨灾风险转移意愿的主要因素,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进行巨灾风险分散的制度选择。研究发现,我国农户对农业巨灾风险转移的意愿还不明显,有制度倾向的农户较多选择通过政府发起设立巨灾分散制度。以巨灾经历为代表的非经济因素和农业保险基础对我国农户的巨灾风险转移意愿影响显著。受教育程度低以及没有农业保险基础的农户倾向选择政府直接提供的巨灾风险制度。  相似文献   

2.
以山西省2001—2012年的相关数据着手,利用Eviews统计分析软件,研究影响旅游收入的相关因素,建立了以旅游收入为被解释变量,以旅游接待人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以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参数检验和估计。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人均GDP、农业机械化水平、化肥施用量、农村与用电量和人均进口额对安徽省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并由此确定了安徽省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地区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镇和农村地区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进行了实证分析,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异系数来衡量,结果显示我国地区间收入分配差距在不断扩大。分析了我国地区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我国地区问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趋势进行了探讨,得出我国地区间城镇收入分配趋势是趋同、农村收入分配趋势是趋散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维贫困概念,采用效用分解模型,从社会效用的视角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总体绩效进行了评估;基于收入贫困概念,从普惠性“三农”政策和扶贫专项政策着手,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从实证角度分析了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增收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反贫困总体绩效显著;普惠性的农业政策和扶贫专项政策对于减缓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收入贫困问题均具有显著效果,且普惠性的“三农”政策的减贫效果要优于专项扶贫政策的减贫效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建立了1993—2008年间的湖南省旅游收入因素的计量模型。通过对旅游收入的多因素分析,建立以旅游收入为因变量,以接待旅游总人数、高速公路里程、省内星级宾馆数以及国内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支出、国内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支出等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模型对影响省内旅游收入因素进行数量化分析,为湖南省以后发展旅游业、增加旅游收入在政策方面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和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甘肃省2006年至2015年近10年农村居民收入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从影响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七个主要因素:有耕地面积、农业机械化总动力、第一生产总值、农村人口数、农村就业人口数、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和当年成灾面积入手,得出耕地面积、农业机械化总动力和第一生产总值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相对来说更大。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定量分析"三农政策"对我国农业发展及农民收入提升的作用,通过建立一元回归模型表明三农政策实施后,农村居民人均实际纯收入增幅显著变大,三农政策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多个政策因素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得出:每减少农业税一个百分比,使得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80元;每增加1万kW机械总动力,可以增加0.061元的人均纯收入;农林牧副渔固定资产投资增加1亿元,人均纯收入平均增加0.24元。  相似文献   

9.
《潍坊学院学报》2016,(1):50-54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是财富更多的集中于国家和政府手中,人均GDP和人均消费支出排名靠后,与经济排名背离,因此藏富于民也成为众多学者和民众的呼声。本文将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作为目标,从促进消费的角度入手来研究和制定有效的藏富于民政策。本文的主要思路是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分析并构建消费模型,依据我国宏观经济数据和消费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找出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并按照影响大小排序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保支出,并将这些因素作为实现藏富于民目标的政策选择的重要依据,提出政策建议,而影响顺序也能反映政策重点。  相似文献   

10.
借助E-views统计软件建立1993-2011年间的山西省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模型.通过对影响旅游业发展因素的分析,建立以旅游收入为因变量,以接待旅游总人数、省内公路里程、铁路里程、省内星级宾馆数以及国内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支出、国内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支出等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和共线性检验,为山西省"十二五"期间发展旅游业、增加旅游收入在政策方面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和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针对鞍山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不完善问题,为更好地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中遭遇的各种风险事故的补偿作用,从实地调研出发,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鞍山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情况进行梳理,发现存在承保面有待拓宽、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缺乏、政策性农业险种较少,保险公司农险业务创新不够等问题,提出了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因地制宜大力开发新险种、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族地区城乡收入差异程度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民族八省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余期望系数、恩格尔系数为主要指标,采用2000年至2009年的统计数据,对八省区之间和八省区内部的城乡收入差异程度进行分析,结合人均GDP的年均增长率和产业结构以及相关的政策和实际情况,给出造成我国民族八省区城乡收入差异的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93~2013年东北三省及全国平均水平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四项来源的面板数据,运用非参数Manner-Kendall检验法,对各项收入的增长趋势进行检验,分析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前后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证明,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后,东北三省农民收入呈现快速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其中,家庭经营纯收入与人均纯收入增长趋向相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家庭经营纯收入在农村居民收入来源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农民收入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均有向好方向发展,均有一定水平上的提高,显示出战略中惠农政策对推动东北三省农民收入增长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加快和完善巨灾风险体系的建立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由于现阶段我国保费密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保险机构发展尚处初级阶段无力独自承担巨灾风险体系。基于我国商业保险普及率较低的现实,建议巨灾保险借鉴政策性农业保险采用"政策化"模式。  相似文献   

15.
张淑华  李炳军 《河南科学》2020,38(1):146-154
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农村居民增收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首先基于中部地区山西、河南、江西三省2014—2017年的数据,对三省农村居民的各种收入来源进行预测分析,然后对预测数据进行关联度分析,发现第三产业收入对山西省的农村居民总收入的关联度最大,河南省是转移性收入与总收入的关联度居首位,而江西省则是第一产业对总收入具有较大的影响,并且三省的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速率已明显高于家庭经营性收入,最终针对如何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甘肃民族地区持续恶化的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已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有效治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事关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成。本文以甘南州为例,选取2000~2015年的数据,借助Eviews软件分别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建立ARMA模型,并以2011~2015年的实际值进行验证,得出模型预测效果较优的结论。最后利用该模型对2016~2018年甘南州城乡收入差距实施短期动态预测,结果表明,未来三年甘南州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会持续拉大而相对差距逐年缩小,接着给出了进一步治理甘南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设计灰色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用于陕西地区人均粮食占有量及粮食单产量数据的预测与分析。根据神经网络能有效修正灰色预测模型的思路,设计灰色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对陕西地区人均粮食占有量及粮食单产量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灰色GM(1,1)模型,并利用Elman神经网络对粮食单产量数据预测模型进行残差修正。所设计的Elman-NN组合模型效果及预测精度优于单一的灰色预测模型。组合预测模型可用于农业及粮食产量领域的预测,为政府制定、实施农业经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受巨灾债券定价模型的启发,根据巨灾风险与长寿风险内在的相似性做一个大胆的尝试,将巨灾债券现金流量折现法定价模型引入到长寿债券定价中,构造出一个对现实简单理想化的模型。  相似文献   

19.
基于计量经济模型的国内旅游收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婷婷  黄磊 《科技信息》2012,(7):296-296,238
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国内旅游收入进行实证分析,找出了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诸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旅游人均花费是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显著性因素。基于模型结果对模型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20.
收入结构、财政支出对于居民消费结构具有显著的影响。本文基于历史数据实证检验了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与工资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以及各类财政支出对其消费结构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生存型边际消费倾向较高,表明农村居民生存型消费支出将随着财产性收入的提高而增加;2)农村居民工资收入的非生存型边际消费倾向较高,表明农村居民非农收入占比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3)财政支出可以通过影响农村居民的家庭经营收入进而改变消费支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对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