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双星定位系统采用两颗地球同步卫星进行有源定位和存在定位位置滞后的特点,提出了双星定位/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组合的最优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利用双星定位系统提供的滞后定位信息对组合系统进行最优预测,然后校正惯导。通过实际动态试验表明,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可有效地对组合系统进行较好的滤波与校正,定位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捷联惯导系统的静基座快速初始对准方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建立了捷联惯导系统的误差模型,并对系统模型进行了可观测性分析;然后基于SINS误差模型的特点,通过对所采用卡尔曼滤波器仿真结果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快速估计方位失准确φD的方法,从而大大缩短了初始对准时间,提高了对准速度;最后,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4.
针对多子样旋转矢量算法,通过Matlab编程实验,详细分析给定条件下各子样算法的精度等级,对整个惯导系统误差补偿方案的设计及算法的选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遗传算法在捷联惯导初始对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进行初始对准的基本原理,简要介绍了遗传算示的搜索过程,并将其用于SINS的初始对准之中。根据初始对准的本质构建了GA的适应度函数,确定了遗传算子,基于惯性器件的量测值对这一过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将GA用于SINS的初始对准,精度与常规方法相仿,但由于GA的并行性和简单性,使得对准时间大大减少,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当地水平坐标系中捷联惯导的导航计算模型和详细计算步骤.通过实测数据解算,分析捷联惯导系统的误差特性.采用卡尔曼滤波进行全球定位系统/捷联惯导(GPS/SINS)松散组合,并对组合导航计算结果作卡尔曼平滑.实验表明,捷联惯导的坐标误差呈抛物线形式增长,短时间内能提供高精度的导航参数,其1 min以内的坐标误差小于2m.将SINS与GPS构成组合导航系统,可以集两者之所长,使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优于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模型估计提高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对准的精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卡尔曼滤波技术进行捷联惯导系统静基座初始对准时,不能准确获得实际系统中噪声的方差,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同时,由于一些状态不可估计或估计效果很差,采用简化状态方程进行对准,存在着模型参数不确定性。本文采用多模型估计方法处理这些不确定性问题,大大提高了对准的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是有效性的。 相似文献
8.
以某飞行器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惯导系统为背景,基于平台惯导系统输出信息,引用新息相关自适应滤波理论,分析设计了信息校正网络,对捷联惯导系统进行误差修正.仿真结果表明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减小捷联惯导系统姿态算法误差的运算方法,该算法运用拉格朗日插值逼近载体系下角速率和姿态四元数,通过求解四元数方程组实现姿态更新.本文在典型圆锥运动和规则进动下,将该算法与常见的四子样旋转矢量算法进行了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新算法能有效提高姿态求解精度. 相似文献
10.
11.
月球车导航传统方法主要是采用kalman滤波方法,需要对系统方程和观测方程的线性化,因此会引入的线性化误差的问题, 本文针对做出适当的改进。本文采用UKF方法作为误差状态量的最优估计方法,并以太阳敏感器观测得到的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以及测速仪的东向北向速度作为联合观测信息,将SINS和CNS所测得的月球车相关姿态和位置信息进行数据融合,估计出组合导航系统的误差状态量,从而对惯导系统的状态量进行校正,达到提高组合导航系统的导航定位精度和稳定性,减小线性化误差的目的。仿真实验证明,本文算法具有很好的位置、速度和姿态估计精度,有效的降低了线性化误差。 相似文献
12.
13.
14.
把一种纯捷联惯性导航运用到系统的工程实现,个系统采用高精度的导航测量器件和PC104嵌入式版式电脑来实现,运行2min,静态状态下,位置误差可以在30m之内;动态车栽试验位置误差可以达到300m之内,介绍了采用的捷联算法以及四元数的修正和归一等经典算法。 相似文献
15.
星光导航原理及捷联惯导/星光组合导航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分析星光导航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捷联惯导/星光飞行器组合导航方案;推证了该组合导航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分析了星敏仪量测误差.结合高超声速跨大气层再入飞行体的模拟飞行轨道,进行了组合导航数学仿真.结果证实该方案能够利用星光导航信息对捷联惯导进行即时修正,表明捷联惯导/星光组合导航系统在较精确地获取载体姿态信息方面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惯性/重力匹配组合导航系统可观测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惯性/重力匹配组合导航系统的导航精度与重力场有很大关系.论文从局部可观测性出发,分析了重力场对该组合导航系统定位精度的影响,认为惯性/重力匹配组合导航系统的位置是局部可观测的,且定位精度受重力场的诸多综合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MEMS的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设计了以ARM9处理器为核心的硬件平台,介绍了核心处理器及惯性器件的选型,给出了硬件系统组成;提出了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法,给出基于该操作系统的多任务设计方法及导航算法流程;该导航系统能够实现MEMS信息的实时提取、计算、位姿输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航天器地面中性浮力实验的实验体导航问题,研究利用计算机视觉和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进行实验体组合导航的算法:首先对视觉导航与SINS的优缺点及其组合导航的优势互补进行了分析,提出其组合方式;然后建立了组合导航系统量测方程;最后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实现了视觉导航图像信息与捷联惯导系统的信息融合。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组合导航方法提高了导航精度,具有一定的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介绍几种常用的动中通的稳定方案,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对捷联式三轴稳定系统做了详细的分析,包括系统实现的基本原理、姿态更新算法、初试对准以及跟踪校正。为动中通伺服系统中稳定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