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首开中国现代文学审美化先河。他强调"重文学自己之价值",从而奠立了文学审美自律体系的基石。他对审美独立的伸张就是对自由的呼唤和呵护。他先是用艺术,最后是用生命践行之。其实在审美主义者看来,艺术与生命本来就应该一而二,二而一的。王国维的审美主义思想对于整个二十世纪文学理论的影响是怎么褒扬都不为过的。  相似文献   

2.
在生活之外去寻求一种超然的美还是从生活当中去发掘实在的美,这是中国古代审美主义与审美现代性的一个分水岭。将审美理想视为人生理想的候补,即把美视为存在于世俗生活之外的更高贵的东西,这种从与生活疏离甚至对立的角度来张扬所谓纯粹美的观念,是中国古代审美主义思想的固疾。在现代性的视野中如若还不加区别地一味褒扬这种传统士大夫的审美观,并美之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值得反省的。  相似文献   

3.
现代性视野中的中国古代审美主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儒家、道家和禅宗确实均以不同的方式开辟出了走向审美生存的理路,但诸多在“中国古代审美思想的现代阐释”名义下对中国古代审美主义思想所作的似是而非的言说,事实上是对审美现代性的严重误读。以审美的方式来回答、解决生命意义问题,只是古今中外形形色色的审美主义的重要面相,而不是审美现代性的圭臬。中国古代审美主义面对复杂生命之时,往往表现出一种撤退的姿态,这种无视尖锐繁复的内在生命张力的审美理想,与现代审美精神有着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4.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集中体现了王国维“境界”说的思想精华,融合并发展了康德对“优美”和“崇高”这对美学范畴所作出的审美判断和叔本华强调的“盲目的意志冲动”的美学思想;北宋理学和传统诗话为其提供了天人境界的思想和话语质料。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文学美学思想从德国哲学美学中汲取了丰厚的思想资源,他对德国哲学思想的接受既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在阐明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真”、“美”的内涵时,王国维的文学美学观念所表现出来的德国美学因素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文学美学思想从德国哲学美学中汲取了丰厚的思想资源,他对德国哲学思想的接受既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在阐明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真”、“美”的内涵时,王国维的文学美学观念所表现出来的德国美学因素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7.
尼采审美主义源于对叔本华哲学和古希腊哲学的独特体悟,其特点在于,从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中寻求生命救赎之途,尼采认为,由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衍生的悲剧艺术,在悲剧的现实面前建立了一个艺术的中间世界,从而缓解了人类的心理重荷,并为生命提供了经历,战胜痛苦的可能,尼采的审美主义是一把双刃剑,既体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又有其唯心一质及空幻色彩。  相似文献   

8.
从19世纪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一直到今天的消费社会批判,大致可看作是一场前后相续的思想潮流。在这场横贯一个半世纪之久的名为“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y)的思想潮流中,最引人注目的理论现象之一是美学思想领域的扩张:它将对审美经验的一般分析(康德、席勒、黑格尔、克罗齐等等)上升为对社会整体的价值诉求(批判理论),并以此为根据,内在地承担了诸种社会理论的价值陈述。由于如此,美学进人了社会理论,变成了政治社会理论中的“审美主义”(aestheticism)。  相似文献   

9.
运用跨学科方法进行文学批评是王国维文学批评的现代性特征之一。他有意识地运用哲学美学方法、心理学方法和史学方法综合考察和探究文学的审美性及其感人的艺术魅力。阐述了文学与哲学的同源关系,提出了优美、宏壮和悲剧等文学批评概念,从心理学方面印证了文学艺术无功利的审美独立性。而《宋元戏曲史》一书则是王国维运用历史考证法与文学批评相结合的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10.
探寻王国维"古雅"说、"境界"说的传统继承,透视其美学思想的内蕴,在于沟通王国维的美学与中国古典美学的理论渊源,从而了解王国维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1.
叶世祥教授的《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研究》是一部高质量的学术著作,在研究路径上,注重问题意识和概念梳理;在学术观点上,新见迭出,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积累和广阔的学术视野;在批评方法上,实现了理论思辨和感情体验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审美主义话语主要包含着三个层面内容:一是从本体论上,突出文艺的审美本性,强调审美的超越性、审美的独立性、审美的纯粹性;二是从功能论上,突出文艺的审美救赎功能,将审美视为一种生存态度;三是从价值论上,在审美与现代性的繁复关系中高扬感性、自由和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3.
以王国维对康德、叔本华和席勒美学美育思想的继承和改造为例,从哲学与美学基础、社会文化背景、美育理论核心和美育实施等几个层面对之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王国维在大量接受西方美学美育思想尤其是德国美学美育思想影响的同时,又从中国传统思维出发对其作了"中国式"的改造与重构.这对尚处在中国现代美学启蒙时期的近代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14.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文章从对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境界和意境的比较入手,探析了意境形成的主客体原因,指出意境是情景交融中产生的“空间效应”美感,也是诗歌读者心目中的“再生性形象”。  相似文献   

15.
和谐--最高的审美理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谐是中国人最高的审美理想,其表现是:认为美存在于和谐之中,美的本质是和谐;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把“天人合一”作为最高的审美境界;追求和谐的社会关系,要求人与社会的关系和谐,要使家庭和谐,要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追求和谐的艺术,认为艺术的本质是和谐,艺术的作用是对人的心理与社会进行调节,使人的心理与社会关系和谐,文艺作品追求和谐的美。  相似文献   

16.
王国维是中国现代史上自觉注意和研究“闲暇时间”的第一人。他的休闲思想比如休闲需要、休闲本质、休闲教育等问题的提出和研究,为中国现代形态休闲学的建立提出了至今还值得借鉴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意境理论虽然不是王国维首先提出的,但毕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境界理论。王国维的“境界论”包含三层不同含义:一是作为对艺术审美本体的概括,用来说明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二是用来指示诗词中描绘的景物、景象;三是用来描绘人的心理体验。作为审美本体的“境界”又可分为三对范畴:常人之境界与诗人之境界;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一般认为同属于艺术本体论的“隔”与“不隔”,实际上是从风格的角度入手来判断诗词优劣的标准,而不是艺术审美本体论。  相似文献   

18.
《金瓶梅》作为一部奇书,它从成书至今就一直备受关注,其研究价值不仅在于它的文本内容和社会影响,更在于它在美学中的突出价值,它的出现使得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标准发生了变化,海内外学者开始从伦理道德标准和文学作品价值评判等层面对它进行评析,使得它深远的美学内涵得以展现。中国古典美学的评价标准是以善为美,道德因素制约着《金》所获得的审美评价,而《金》所突出表现的是它的“真”,就是因为以真为美,省略了过滤生活原貌的一切环节,才把一众古代小说皆避讳的性事写得龙飞凤舞。这是由它所追求的美学风貌决定的,以追求最大限度贴近现实为旨归,以日常市民生活为审美领域,以生活丑、人性恶为审美对象。以真为美,那就不必排除生活丑、只有以善为美才会把它们从审美客体中剔除。所以,就《金》所表现出的美学精神而言,是不存在古典美学意义上有关丑与恶的禁区的,也谈不什么化丑为美。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新时期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进审美艺术,按美的规律教育人、塑造人,在美育的潜移默化中唤起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美的情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真善美的统一,达到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王国维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的著名文论家、美学家、哲学家。他的“境界说”将中国古典文学上的境界说与西方美学融铸一体,构建了完整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境界理论,堪称世界之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