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附睾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临床病理资料、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患者平均年龄分布在22.8~47.5岁间,以阴囊内肿块、部分伴有阴囊隐痛或下坠为主要症状.大体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多在0.5~5cm之间,界清,无包膜.镜下见瘤细胞呈立方、低柱状,也可呈扁平状,瘤细胞AEI/AE3、Vimentin、EMA(+).结论:男性生殖系统腺瘤样瘤为问皮起源,免疫组化结果可作为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其生物学行为为良性,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18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点,探讨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8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复查18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常规石蜡切片,并对部分病例进行重复切片,18例中有10例术后复发,其中4例2次复发,1例4次复发,无1例转移.组织学特点为梭形瘤细胞围绕小血管排列呈车辐状结构,且遍布整个瘤体;瘤细胞成分单一,核轻度异型,核分裂像少见;瘤细胞常向皮下脂肪呈树枝状浸润性生长.结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发生于真皮,病程长,常反复复发,罕见转移.临床上第一次手术尽可能做局部广泛切除,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问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特性及其诊断标准和免疫组化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复习60例胃肠道间质瘤病例,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结果:60例中20例发生在胃,14例发生在小肠,12例发生在结肠,9例发生在肠系膜,5例发生在食管.光镜下有梭形细胞和上皮细胞两种形态.肿瘤分为四个亚型:平滑肌细胞分化型(16例),神经源性分化型(9例),平滑肌和神经双向分化型(12例),未分化型(23例).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CD34阳性40例,CD117阳性60例,部分病例Aetin、SMA和/或S-100、PGP9.5阳性.肿瘤有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三种分化.结论:GIST是发生在消化道的-组间叶源性肿瘤,免疫组化特征为CD17阳性率100%,CD34阳性率66,7%。光镜下细胞形态相似,不易分型,需做免疫组化分型,并根据肿瘤大小、细胞分化程度、免疫组化分型等综合分析确定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48例胃肠间质瘤病例行常规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并随访;同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该类病变形态学表现多样,平滑肌样肿瘤细胞形态一致,较温和,呈编织状、束状排列;肿瘤细胞也可呈上皮样外观,部分瘤细胞呈假菊形团样结构及栅栏状结构,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5.
GAGE-1 DNA肿瘤疫苗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治疗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G antigen 1 (GAGE-1)核酸疫苗pcDNA3.1+/GAGE-1免疫小鼠后,对表达GAGE-1抗原的B-16/GAGE-1肿瘤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C57 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与0、2、4周分别接种pcDNA3.1+/GAGE-1(实验组1)、pcDNA3.1+/GAGE-1/白介素2(实验组2)、pcDNA3.1+(对照组1),pcDNA3.1+/白介素2(对照组2)各三次.末次免疫后10d小鼠用于肿瘤细胞攻击试验:分别于左背部、右背部皮下种植B16肿瘤细胞、B16/GAGE-1肿瘤细胞.种植肿瘤细胞(荷瘤)后观察成瘤时间、肿瘤大小和荷瘤后小鼠的生存时间及生存率. 结果: pcDNA3.1+/GAGE-1/IL-2质粒免疫的小鼠在种植B16/GAGE-1、B16/pcDNA3.1+后,发现小鼠成瘤时间明显延迟,成瘤减小,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pcDNA3.1+/GAGE-1/IL-2 DNA 疫苗在体内能诱导出显著的GAGE-1特异性肿瘤免疫应答,且能抑制体内已经存在的少量肿瘤细胞的成瘤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人低分化鼻咽癌单克隆株(CNE-2Z-H5)体内传代过程中裸鼠移植瘤和回复培养的肿瘤细胞中CD44粘附分子的表达及其与转移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代之间裸鼠移植瘤和回复培养的肿瘤细胞中CD44粘附分子的表达有差异。其中第四代裸鼠移植瘤和回复培养的肿瘤细胞CD44粘附分子的表达明显高于原代移植瘤及原代细胞(P<0.05)。裸鼠移植瘤中CD44粘附分子的表达与肿瘤转移率成正相关关系。结果提示:CD44粘附分子的表达与鼻咽癌转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提高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水平,选取1980~2005年经病理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病例47例,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复杂多样,瘤细胞有上皮样、梭形、小痣细胞样、瘤巨细胞等多种类型.瘤细胞可呈巢状、腺泡状、束状、编织状或弥漫散在分布.分析结果表明,结合临床表现,以HE染色切片的细胞形态观察为基础,合理应用S-100蛋白、Vimentin、HMB-45等免疫组化染色,可以及时得出恶性黑色素瘤的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膜癌病(LC)患者的临床及脑脊液细胞学(CSFC)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L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脑脊液细胞学。结果:LC呈亚急性起病,进行性加重,以头痛伴恶心、呕吐等颅高压征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伴有脑神经或脊神经受损的表现;CSF中白细胞数(10~50)×10^6/L11例,蛋白增高8例,葡萄糖减少4例;10例颅内压增高,最高达320mmH2O;CSFC检查13例CSF中发现10%~46%的肿瘤细胞;3例做免疫单抗组化染色CEA(癌胚抗原)、EMA(上皮膜抗原)、CK18(细胞角蛋白18)及PAS(糖元)染色均为阳性。结论:CSF中找到特异性肿瘤细胞对LC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CSF免疫单抗细胞化学染色有助于提高LC的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9.
采用IL-2或IL-2+PHA-P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进行体外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LI-LAK细胞)的诱导及对其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300~500IU/mL.IL-2+5μg/mLPHA-P,孵育时间8~10d为最适的诱导条件,最高可诱导细胞增殖100倍以上。诱导出的LAK及LI-LAK细胞对数种自然杀伤细胞(NK)敏感或不敏感的瘤细胞均有明显杀伤作用。实验还显示,PHA-P的主要作用可能是促进细胞扩增,而非肿瘤杀伤活性的诱导。  相似文献   

10.
孟超  高岩  王衣祥  李盛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7):4099-4102,4107
体外培养15例人涎腺多形性腺瘤原发肿瘤组织,探讨体外培养的细胞与原发肿瘤组织的表面标志物表达情况。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K5/6、CK7、CK8/18、CK14、CK20,vimentin及肌上皮表面标记物α-SMA、calponin及p63在细胞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发现体外培养的多形性腺瘤细胞呈多样形,可同时表达角蛋白、肌上皮表面标记物及波形蛋白,与原发肿瘤表达基本一致。提示体外培养的多形性腺瘤细胞可能大部分来源于肌上皮细胞及导管上皮细胞等,这为研究涎腺多形性腺瘤肿瘤生物学多样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伴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伴鳞状细胞癌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学特征并进行文献分析。结果:巨检见灰白灰褐色囊状肿物,18cm×llcm×7cm,囊内含脂质与毛发,可剥离,囊壁较光滑,未见液体及黏液成分。囊内一侧见4cm×3cm灰白色实性区域,切面灰白色、质脆。镜下肿瘤囊壁内衬鳞状上皮,囊壁内见皮脂腺及毛囊;可见散在的核大深染的呈弥漫排列的细胞,核仁不明显,部分细胞呈梭型,多次取材发现小片状分化的鳞状细胞癌癌区,其中可见细胞内角化、细胞间桥及角化珠。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K5/6及PCK:恶性肿瘤细胞阳性表达。病理诊断: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伴中一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结论: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伴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患者年龄及绝经年龄、肿瘤的大小、规范的病理学检查及特征性的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其病理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犬皮肤毛囊肿瘤是兽医临床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可能也是送往诊断实验室最常见的组织病理学标 本,经常被送检要求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估。 单纯靠临床特征进行诊断具有局限性,本文旨在对此类肿物进行系统 的组织病理学分类,以期和临床大体特征结合,进行更准确更高效的诊断。 方法 对 2018—2019 年不同单位送检 的犬皮肤毛囊的肿瘤(共 39 例)进行病理学诊断和分析,并对犬的品种、年龄、性别、肿瘤类别和性质等方面进行分 析,旨在探讨犬皮肤毛囊的肿瘤发生的规律和病理学特点。 结果 皮肤毛囊的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为毛母细胞 瘤,占比 73% ,在犬中最常见的类型为缎带型。 从发生的肿瘤性质来看,良性肿瘤发生率很高,占比 97% 。 从发病 年龄来看,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升高的趋势,即老年犬多发。 从发病性别来看,肿瘤的发生没有表现出明显 的性别偏好性。 结论 为今后犬皮肤毛囊的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对三类犬睾丸原发性特有肿瘤进行病理学诊断和分析,探讨犬睾丸原发性肿瘤的病理学特点,为诊断睾丸原发性肿瘤提供资料。方法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动物海绵状脑病实验室收集来自动物医院的临床犬睾丸肿物病例,从2013 年至2015 年共35 例,制成切片,HE 染色,根据病理学特征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比较肿瘤细胞形态特征、根据组织学特点鉴别细胞起源,总结三类肿瘤的病理学特点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观察比较犬精原细胞瘤、支持细胞瘤、间质细胞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总结犬睾丸肿瘤的临床特征,为今后该类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有效资料。结论精原细胞瘤、支持细胞瘤和间质细胞瘤为睾丸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常见于老年犬,恶性睾丸肿瘤的发病率低。由于肿瘤细胞来源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对 39 例犬表皮肿瘤病例的背景信息、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犬表皮肿瘤发生规律和病理学特点。 方法 收集 39 例患犬的表皮肿瘤,制成切片后进行 HE 染色,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病理学观察并作出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对病例的肿瘤类型、发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结果显示,犬最常发的表皮肿瘤为鳞状细胞癌,占全部表皮肿瘤病例的 46% ,多为中分化程度的鳞状细胞癌。 其次为占比 39%的乳头状瘤,以 外生性乳头状瘤为主。 基底样鳞状细胞癌较少发生。 乳头状瘤多发于 0 ~ 3 岁幼龄犬,鳞状细胞癌以及基底样鳞状细胞癌多发于 7 岁以上的老龄犬。 雄性的发病率略高于雌性。 表皮肿瘤的发病部位主要位于头面部。 结论 本文总结了犬表皮肿瘤的流行特点及组织病理学特征,为今后该类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人胰腺癌组织中淋巴管的形态和分布特点以及VEGF-C和VEGF-D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为胰腺癌组织淋巴管形态及其生成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探讨胰腺癌淋巴道转移机制.方法:取手术切除的人胰腺癌组织标本23例,按癌中心区、周边区及正常区切取组织,应用二步法免疫组化染色观察VEGF-C/D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LYVE-1标记淋巴管进行淋巴管计数.结果:VEGF-C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范围相对较广,主要表达于胰腺癌癌细胞的胞浆中.而VEGF-D只表达于部分癌细胞浸润的腺管和腺泡中;胰腺癌组织中LYVE-1染色阳性的脉管具有淋巴管的形态学特征;VEGF-C和VEGF-D表达阳性的胰腺癌组织的淋巴管数密度较VEGF-C和VEGF-D表达阴性组增多.结论:VEGF-C/D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和癌周组织的微淋巴管数量增加,提示胰腺癌组织中可能存在新生的淋巴管,癌细胞侵袭淋巴管的途径可能是通过新生的淋巴管进入淋巴道.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32例犬膀胱肿瘤进行病理学诊断和分析,探讨犬膀胱肿瘤发生的规律和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犬膀胱手术后32例肿瘤,制成切片,进行H. E染色,根据病理学观察进行诊断,并对其组织来源、年龄、发生部位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统计结果显示,膀胱肿瘤中最常发的为移形细胞癌,占41%。所有病例中上皮来源的占59%,其中最常发的为移形细胞癌占68%,其次为乳头状瘤占16%;间叶组织来源的占41%,最常见的为血管瘤和平滑肌瘤。雄性的发病率为78%,远高于雌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肿瘤的发病率也同时升高,7岁后肿瘤为恶性的几率显著上升。结论总结犬膀胱肿瘤的组织学特征,为今后该部位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三类犬卵巢性索间质细胞瘤进行病理学诊断和分析,探讨犬卵巢性索间质细胞瘤的病理学特点,为诊断犬卵巢性索间质细胞瘤提供资料。方法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动物海绵状脑病实验室收集来自动物医院临床犬卵巢性索间质细胞瘤病例,制成切片,H.E.染色。结果 观察比较粒层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和黄体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总结犬卵巢性索间质细胞瘤的临床特征,为今后该类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有效资料。结论粒层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和黄体瘤为常见的卵巢性索间质细胞瘤,常见于老年犬。由于肿瘤细胞发育程度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