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介绍了当今国际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以及中国煤炭产业长期处于单一初级产品的过度竞争,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困难的现状。提出应通过煤炭产业的自身重组,加快资本运营,沿着价值链增值最大的路线与相关产业进行有机融合,实现中国煤炭产业的优化升级。并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产业梯度系数分析了河南省与某些发达地区(主要是指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地区)的产业梯度和相对产业梯度,并结合河南省自身的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现状,确定了河南省对不同地区需要承接的重点产业以及各地区适合承接的产业.河南省作为承接地应积极制定优惠政策、完善自身条件来吸引转移产业,并利用转移产业融合本土产业,实现河南省自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3.
《科学管理研究》2017,(2):58-61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测算了科技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并在时间层面、产业层面和结构层面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产业融合通过技术创新、组织优化、市场竞争、消费引致等机制影响产业结构升级,最后,以河北省为例,提出激发产业融合动力,加速推进产业升级;健全完善作用机制,持续增强经济绩效;加强政策引导扶植,避免无序无效竞争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网络经济或数值经济的高效率、高增值、高智力等特征 ,使信息化时代产业结构的升级表现出新的特点。本文首先对信息技术融合推动产业升级的过程进行了分析 ,然后根据信息技术融合的特性 ,对信息技术融合推动产业升级的动因作出了适当的解释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信息技术融合促进产业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煤炭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既是解决能源,经济和环境等事关国家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的关键,又是使煤炭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以市场为必向,以企业为主体,依靠科技,发挥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引导作用,是促进煤炭产业优化升级的战略措施选择。  相似文献   

6.
一、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的内涵 产业转型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结果,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既是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基本手段,也是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高的基本标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包括两个大的层面:一是不同产业间的优化升级,二是产业内优化升级,即在传统产业内部,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在低技术生产到高技术生产的各层次中,后一层次的比重逐步大于前一层次的比重,直至后一层次替代前一层次.这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在于技术结构升级,而技术结构升级的重点则在于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高都有赖于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科学界定了区域创新能力、产业创新理论的内涵,在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的基础上,力图探索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产业创新之路,为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转型打牢创新基础。  相似文献   

8.
当前,世界先进工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正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发展知识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不可回避的选择。为了保持我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促进我市产业升级换代,我市在92年确定了“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方针,推动了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促进了我市产业结构的升级,使我市的产业结构优化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相似文献   

9.
大理市双廊镇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双廊镇划归大理市行政管辖,在区域经济背景发生调整的前提下,镇区产业如何优化配置现有资源,促进双廊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研究双廊产业发展的现有资源和相对优势,合理分析未来可能的产业发展方向,然后对双廊镇区的产业战略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头等要务.山东省产业发展仍以传统工业为主导,存在产业层次低和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急需解决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目前,山东省有条件和基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通过改造传统产业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因此,山东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采取培育高新技术新兴产业与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举的措施,加快半岛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创新式发展,同时,应建立和完善集研究-开发-生产为一体的科技创新的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孙巍巍 《科技信息》2012,(12):288-288
产业融合是当今世界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而旅游业本身的综合性特点使旅游产业融合在延伸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上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阐述产业融合概念的基础上,分析目前旅游产业融合所呈现出的产品形态,对推进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最后一个尚未开发的三角洲,具有极大的经济发展潜力.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批复,亟待对黄河三角洲粗放的产业集群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重分析黄河三角洲产业集群结构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产业结构矛盾突出,产业集群存在同质同构,产业集群集聚度不高,技术创新能力依然过低等.在具体分析、定位黄三角地区产业集群问题的基础上,以使黄三角地区能够实现产业集群健康发展为目标,针对三次产业结构、区域经济一体化、人才科技创新、开放水平和制度建设给出具体的路径,在解决黄三角地区产业集群现存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产业转移冷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产业转移会带来优化效应、扩大效应、发展效应;可以提升产业结构、技术构成和企业规模;可以扩张经济总量,提高就业率,解决资源闲置和效率低下的问题。但任何事物利弊共存,承接产业转移看似光鲜其实收益非常有限。承接产业转移,必须技术引进与创新并重,在提高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的同时,增强产业升级的主动性。单纯依靠承接产业转移来实现产业升级更多的是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14.
一二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长期处于技术水平低,科技含量不高的状况,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新兴产业,既能为科技创新的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更能有效的改善一二产业形态,促进产业升级,使一二产业与科技服务业深度融合。一二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在创新发展的基础上,同时带动产业结构的改善。建立一二产业与科技服务业的有效融合机制,并解决融合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找准一二产业升级的正确出路。对优化中国产业结构、增强科技与经济的链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安 《中国工程科学》2009,11(10):143-147
提升煤炭工业产业技术水平,转变煤炭生产增长方式,不仅是解决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改善国家能源供给,保障能源安全的关键所在。煤炭产业升级总的方向和途径主要在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两个方面。神东以“四化”为基本特征的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的成功实践,在“规模、模式、装备”3个方面带动了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对煤炭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要加快制定煤炭产业政策配套措施,积极引导产业升级,建立有利于统一管理的能源管理体制,推广神东模式,提高资源的采出率和矿产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一体化中浙江产业升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浙江三次产业结构偏差突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结构升级缓慢、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与苏沪产业趋同等问题,提出浙江应积极面对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采取突出重点、发挥优势等八大对策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相似文献   

17.
陈建 《广东科技》2016,(2):24-26
提出开放性经济体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质,即更有效率地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将资本市场的功能归纳为资金融通、资金配置、价值发现、信息挖掘、风险配置五类功能,并将资本市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机制总结为存量优化、增量优化、风险投资、市场催化四种机制。通过分析资本市场与本地经济的逻辑联系,指出地方政府利用资本市场推动本地产业升级的政策着力点,是提高本地经济证券化率、保障IPO企业符合产业升级方向、维护有效率的产权交易环境。  相似文献   

18.
产业空间布局是经济建设中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战略问题。要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延边转型升级,就必须合理配置空间资源,将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与调整产业结构同步进行,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进而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目标。就延边州区域范围内,空间发展布局、产业发展布局及发展重点做深入研究和探讨,为延边州全面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良好发展,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孙鼎  宋珂 《科技资讯》2013,(15):220-220,222
本文首先介绍了河南省煤炭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煤炭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煤炭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认为目前河南省煤炭产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后续资源紧张、安全生产形式依旧严峻。河南省煤炭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当加大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促进资源整合、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推进循环经济、提高管理水平等以实现煤炭产业的健康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范围的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IT产业正加速与传统经济融合,为我们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