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育教育是五育之一,而音乐课又是美育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在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将其积极融入当前音乐课堂教学中,能够取得良好效果。通过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手段,本文从分析音乐课堂上体现美育教育的重要性入手,重点审视了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美育功能发挥,其中对音乐课堂认识不够充分,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固化,音乐课堂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等是影响美育教育的主要瓶颈,阐明了音乐课堂上要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以及多样化授课原则,提出了重视美的启蒙,充分利用听觉感受美,拓展审美想象,促进审美表现力和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等强化美育教育的路径,以期为推进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不断提升美育教育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吴立群 《科技资讯》2011,(9):182-182
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运用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与影响,是传统音乐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措施和基本方法,可以扩展音乐课堂教学的形式与容量,丰富音乐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增强了音乐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主动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与活跃气氛,并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强调了以审美为核心,提出了兴趣爱好为动力、互动合作、面向全体学生、提倡学科综合等新的教育理念,带动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巨大改变,为音乐课堂教学的改革带来新的锲机。当今世界科学教育改革中,建构主义已经成为指导科学教学的主要理论。本文阐述了建构主义理论对新课标下音乐课堂教学的影响,并对其在实际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杨巧 《镇江高专学报》2011,24(2):119-120
0引言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经说过:"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的先决条件。"[1]重视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对健全学生的音乐审美心理,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兴趣。1重视课堂教学情境设计,科学运用音乐语言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以学生为本,充分利用他们好奇、好玩的心理特点,注重课堂教学情境的设  相似文献   

5.
音乐欣赏课程是实施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实施的过程中,每一位音乐教师都会有不一样的教学手段.在传统音乐欣赏的教学中,出现了很多弊端,不适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和发展特点.从这些弊端上看,我们应该以不同的时代特点、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为出发点来改进我们的教学手段,从而找到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让我们的音乐教育回归到音乐的本质和音乐欣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喻希 《科技资讯》2010,(25):211-211
音乐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形式传递艺术美并共同欣赏美的活动,音乐教学需要教学艺术,教学艺术使音乐教学达到理想的审美境界。当前"音乐教学"教学艺术存在着一些误区。了解"音乐教学"教学艺术的误区,有利于构想"音乐教学"教学艺术的策略,有利于对"音乐教学"教学艺术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7.
林琳娜  郑淦标 《科技信息》2011,(16):270-270
音乐作为体育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和体育教学的辅助手段,在近代体育运动的发展中已逐步被一些体育项目所采用。本文通过探寻音乐与体育运动的相关特征,从音乐与体育的有机联系上论述了音乐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讨论了将音乐融入体育教学中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并提出了合理应用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多媒体音乐系统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艺 《科技信息》2008,(8):180-18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设备的日渐普及,音乐课堂教学也越来越多地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音乐。是音乐教学紧跟时代步伐的需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多媒体音乐系统功能和特点的综合分析,为多媒体音乐系统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杨立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1):126-128
对音乐与音乐学知识的自动处理而言,音乐学科领域本体的建构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本文详细论述通过七步法建构音乐学科领域本体的过程与步骤。通过定义概念类、类层级、类关系与类属性,从而建构音乐知识领域本体。  相似文献   

10.
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教学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有什么样的审美作用,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实施美育,是广大音乐教师长期探讨的一个课题。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下面我试就这两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高师音乐专业培养目标是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他们除了应掌握歌唱、演奏、表演、审美等音乐教学的基本技能外,还须具备音乐课堂教学的理论素养。因而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必须加强专业理论和技能、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和训练,使自己毕业时具有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应具备的全面素养。  相似文献   

12.
吴学宇 《甘肃科技》2013,(21):72-74
论述了现代音乐传播介质的更新变化及特点,提出了在网络传播形态下音乐传播的手段、方式、方法及所呈现出的音乐特性,从科技进步、意识形态、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了音乐传播介质发生变化的原因,从审美的角度剖析大众的音乐审美取向及音乐的功能与价值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师视唱练耳是一门多元化学科,不仅是基础课,也是美育课。在我国,音乐审美教育的实践和认识有着悠久历史,然而,大部分高师音乐专业视唱练耳教学却忽视了其审美教育的核心地位,片面强调技能、技巧等基本功的教学。在新形势下加强审美教育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关键要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树立审美意识,把视唱练耳教学和审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4.
熊巍巍 《中国西部科技》2010,9(11):96-96,88
音乐源于生活、表现生活,从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认知特点看,他们对与生活有关的事物感知得较为清晰。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即在音乐教学中,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法进行教学,通过师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逐步获得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以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多方面的艺术能力和素养,实现让音乐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目标,以至提高音乐素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邸鹤 《科技信息》2012,(17):149-149
新课程改革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探索。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21世纪的音乐课,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教材的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均做了全方位的改革。新课程改革倡导了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以突出音乐审美为中心,师生互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注重合作小组的建立和评价,重视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为新时期的音乐教学做了一个全新的注解。  相似文献   

16.
音乐多媒体电脑系统为音乐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在音乐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能够使学生获得全面、丰富的审美体验,从而在现代音乐教学境界中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美的展现,而音乐课堂教学就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经,新时代赋予音乐课堂教学新的手段。音乐课不再是一支粉笔,一架钢琴,一个录音机的模式了。它不仅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与合理的课堂结构安排,更需要不断更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并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从"审美"着眼进行小学音乐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淼 《科技咨询导报》2007,(19):197-197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小学音乐课已逐渐从唱歌型、知识能力型的模式中解脱,面向审美型发展。因此,每个音乐教师都应把对学生的审美心理培养贯穿在每堂音乐课之中,使他们都具有一定的审美观点、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操,并起到陶冶心灵与塑造人格的作用。本文从激发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三方面入手阐明了审美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19.
温碧红 《龙岩学院学报》2003,21(Z1):147-149
音乐具有启智、怡情、益志、美德、养性等功能;初中学段的音乐教育要服务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一生成长,要反映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发展性和普及性的一般特性.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两大方面一是重视师生互动、倡导平等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审美体验、审美能力的生长,实施个性化的差异性教学;另一方面是课程目标规定性与伸缩性的统一,课程内容基本性与地方性的统一,教学评价发展性与鉴别性的统一.经过初步实践,提出了运作音乐课程标准所需要的共生型师生关系,充满活力的开放式氛围,生成音乐生命力的发展性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电脑音乐是由电脑软件和电脑控制的一些专业电子设备 ,产生音乐所需要的声音素材来创作的一种音乐创作手段。它可以使你随心所欲地创作出各种风格的乐曲 ,并具有强大的音乐处理功能。因而使音乐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利用这种手段开展现代化音乐教学 ,我们可以很好地解决长期以来传统音乐教学中理论与声音难于结合和难以培养出相关理论的内心听觉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