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以Ba(CH_3COO)_2和Ti(OC_4H_9)_4为原料,以CH_3COOH为催化剂,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BaTiO0_3薄膜;用红外光谱研究原料水解与聚合形成BaTiO_3的机理;用Χ射线光谱研究薄膜结构,并研究工艺条件与电性能的关系。得到剩余极化强度为6.04μC/cm~2的铁电膜。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以VO[OCH_2C(CH_3)_3]_2Cl—Al(iBu)_3催化丁二烯、丙烯交替共聚合的动力学特征,测定了单体及催化剂的反应级数,建立了聚合速度动力学方程:并在-80~-20℃的广泛温度范围内测定了总速率常数k、链增长速率常数k_p、链转移速率常数k_(tv)等,推导了活性链平均寿命的计算公式。同时,根据所得动力学数据,对本催化体系的一些聚合特征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运用量子化学方法和过渡态理论对羰基化合物(CH_3)_2C(OH)C(O)CH_3与Cl原子的大气反应进行研究。在CCSD(T)-F12A/VDZ-F12//BHand HLYP/6-311++G(d,p)能级沿着势能面找到了四条反应通道。研究表明来自于与(CH_3)_2C(OH)C(O)CH_3中—OH相邻两个甲基(—CH_3)的氢提取是主要反应通道,有最低的能垒-0.69 kcal/mol和-1.31 kcal/mol。因此,大气中Cl原子与(CH_3)_2C(OH)C(O)CH_3中H_2反应最容易进行。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了在TiCl_4~MgCl_2~AlCl_3~Zn(i-Bu)_2/Al(i-Bu)_3催化体系的乙烯聚合反应中,二异丁基锌对产物分子量和聚合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聚合条件下,采用二异丁基锌可以有效地控制产物的分子量。对于聚合反应中二异丁基锌的作用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乙烯在TiCl_4/MgCl_2-Al(i-Bu)_3上聚合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聚合温度(T)对乙烯在负载型TiCl_4/MgCl_2-Al(i-Bu)_3体系催化剂上聚合动力学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对固定下,聚合速度(R)、活性中心浓度(C~*)和链增长速度常数(K_p)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聚乙烯分子量(MW)则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求出体系的表观活化能(Ea)为29kJ/mol.根据测得的数据,讨论了温度在活性衰减、链转移反应和活性中心生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低浓度杂多酸为催化剂,环氧氯丙烷为促进剂,通过四氢呋喃开环聚合合成了聚四氢呋喃,并对其聚合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增加催化剂或促进剂用量均可使产率及分子量上升,催化剂用量在0.8g~1.01g之间.(2)降低链调节剂的用量可使产率和分子量增加,其用量在O.05mL~0.15mL之间较合适.(3)聚合反应在低温O℃~5℃下反应效果较好,高温下反应产物质量变差,聚合时间以4~5h为宜.  相似文献   

7.
以少量四氢呋喃(THF)引发对溴苯甲醚(4-OMePhBr)制备高活性的对甲氧基苯基溴化镁(4-OMePhMgBr),与三氯硅烷(HSiCl_3)或丙基三氯硅烷(CH_3CH_2CH_2SiCl_3)反应,一步法制备出三(4-甲氧基苯基)硅烷[HSi(_4-OMePh)_3]和四(4-甲氧基苯基)硅烷[Si(4-OMePh)_4]。实验表明:V(THF):V(4-OMePhBr)为0.2左右时,格氏试剂产率可达90%以上,且较易生成预期产物;该比值大于0.4后,再与HSiCl_3或CH_3CH_2CH_2SiCl_3反应,很难生成预期产物;且该类格氏试剂会破坏Si-C键。因此,重点优化了HSi(4-OMePh)_3的工艺:4-OMePhMgBr滴加温度为5℃;n(HSiCl_3):n(4-OMePhMgBr)=0.2∶1,65℃保温1 h,产品收率可达54.3%。采用核磁、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对其表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高分子聚合物负载氯化钕配合物催化剂催化 4-乙烯吡啶极性单体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观察了 A1/ Nd摩尔比、催化剂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对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 ,聚合物负载氯化钕配合物催化性能高于同类小分子体系和稀土氯化物。聚合物负载氯化钕配合物催活性与载体中功能基团 (CONH2 )含量的不同及所形成的稀土钕配合物中钕含量的不同有关。当 PSAM· Nd Cl3 中的钕含量为 2 .7× 10 -4 mol/ g,钕含量与功能团含量摩尔比在 0 . 2 5左右时 ,配合物催化活性达到最佳值  相似文献   

9.
在Lanl2dz和6-311++G(3df,2pd)不同的基组水平上,采用量子化学方法分别对Zn~(2+)和AlCl~(2+)改性后的NaAlCl_4催化制备(CH_3)_2SiCl_2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Zn~(2+)改性NaAlCl_4后速控步骤为催化剂吸附(CH_3)_3SiCl的过程;而AlCl_2~+改性NaAlCl_4后机理中速控步骤为CH_3SiCl_3与催化剂一并吸附(CH_3)_3SiCl所形成的中间体(CH_3AlCl_2/X-ZSM—5)的过程。综合分析得知:两通道的速控步骤活化能相差79.11kJ·mol~(-1),AlCl_2~+有利于反应进行,而Zn~(2+)对反应有负面影响。这与前线轨道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
采用Zn-ZnCl2还原偶联法,在四氢呋喃水溶液中合成了9,9′-二芴-9,9′-二醇(BFDOL),反应温度为30℃时转化率可达81.5%。使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以及质子核磁共振谱仪对BFDOL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确认。进而将BFDOL作为自由基引发剂,对其引发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溶液聚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FDOL在四氢呋喃、甲苯和苯甲醚中均可引发聚合反应,尤其是在四氢呋喃溶剂中,低温条件也可引发MMA聚合反应;温度对聚合反应速率及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符合自由基聚合的特点;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反应通过氢转移引发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1.
12.
证明了在齿轮图n个齿的顶端各加上三条长度为1的边所得的图是优美的,从而对齿轮图的优美性作了推广.  相似文献   

13.
在丝嘴处于缠绕轴平面运动的基本运动方程的基础上,推出一种能方便地用于异形缠绕的3R-3P双臂机器人缠绕机,并对运动学特点加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地形与暴雨的气候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三峡库区为例,分析了峡谷地形对暴雨影响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峡谷地形对谷坡上部和下部暴雨都有很明显的增幅作用,但作用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半径经验分子轨道法MINDO/3对利尿剂三嗪衍生物进行了研究,对药物的利尿活性指数和分子反应指标作了相关分析,并对药物分子和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分子环内1─位碳原子C1和4─位氮原子N4的二级亲核前线电子密度f1n(N)、f4n(N)越大,其利尿活性也越大,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FeCl_3 石墨层间化合物合成工艺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熔盐法利用自制的合成装置合成了较纯净的1阶、2阶FeCl3-GIC;探讨了合成条件对插入率、阶结构、反应完成程度等的影响。得到了与前人不同的结论,并有良好的实验重复性。  相似文献   

17.
应用生长界面标记技术,标记不同调制电流密度通过固—液界面生长的区域,用离子探针测量各区域中溶质Y的相对浓度,得到在±7mAcm~(-2)的调制电流密度范围內,Y的相对浓度与调制电流密度成正比。并研究了二个不同周期的交变的调制电流或一个给定周期的调制电流和一个溫度波动同时引入生界面对溶质Y分凝影响,观察到二种不同周期的波动在生长界面耦合形成的复杂调制结构的生长层。  相似文献   

18.
文献[2]没有解决严格蕴涵系统S3的协调性,本文证明严格蕴涵系统S3的协调性.为此,首先证明严格蕴涵系统P3的协调性(用布尔值模型方法);其次证明模态系统P3和严格蕴涵系统S3等价.  相似文献   

19.
3—仲烃基斯德酮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导了3-仲烃基斯德酮的合成,其方法是将酮类化合物与甘氨酸乙酯综合,再将所得的Schiff碱经还原,水解,亚硝经及环化,得到3-仲烃基斯德酮,后者与溴反应,获得3-仲烃基-4-溴斯德酮。它们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NMR所证实。  相似文献   

20.
对 LiTaO_3单晶的生长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提拉法生长条件下的温度分布,预料该晶体的主要生长机制是层向生长,并得到了实验证实。讨论了晶体生长的过程和机制后指出,凡是提拉法生长条件下表面出现生长棱的晶体,均具有层向生长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