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斯宾诺莎认为人类一切行为的最终目标是幸福,而哲学的宗旨则是引导人们寻求幸福。幸福观是斯宾诺莎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斯宾诺莎更以追求全人类最高幸福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他把理性主义贯穿于其幸福学说中,力图倡导一种“放弃迷乱人心的财富、荣誉、感官快乐”,追求自然永恒的必然性知识,以求得心灵与自然融合的理性主义幸福观。他关切的是怎样使得世人以上帝为楷模过纯正的生活,通过对上帝的理智的爱,臻于幸福之境。  相似文献   

2.
斯宾诺莎对"自由"的理解,克服了以往哲学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他从"自然"出发追求"自由"的梦想,"自然"在斯宾诺莎心目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他看到了自然性是人的本性之一,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以往人们在脱离了自然之后,所追求的"自由"的虚假性、欺骗性和非人性。  相似文献   

3.
韩非子的功利主义美学思想源自于他的哲学思想。在哲学上,韩非子继承了老子的"道"论,按照"道生法"的逻辑,将道家自然无为的哲学转化成一种充分有为的哲学。道生万物,是天地运演之规律,这规律是天地运演的准则,具体到人事即为治世治人的法典。可以说,法家是从道家那里为自己找到法理基础的,或者说法家的哲学来源于道家。  相似文献   

4.
理性批判与人文关怀是老庄与海德格尔在哲学上的两个契合点。在理性批判上,老庄侧重于道德批判,海德格尔侧重于技术批判,两种批判的旨意都在于要使人获得原初性存在的本质,达到一种理想的生存境界,这两种面向生活本身的哲学都表达了深切的人文关怀。老庄与海德格尔的思想对我们在今天这样一个理性膨胀、人文关怀失落的背景下进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追求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拥有科学合理的理性幸福观是人们能获得真正幸福的根本。当数学是一种文化的观念被确立,数学文化的教育就理应承担起帮助学生建构理性幸福观的重任,以培养能真正感知幸福、创造幸福的公民为目标。在高校数学文化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打好数学知识基础、增强数学理性精神、挖掘数学德性内涵、提升数学审美品位等策略来帮助大学生建构理性幸福观。  相似文献   

6.
伊壁鸠鲁立足理性建立了幸福观 ,他认为唯有理性才能得到快乐 ,感觉是幸福的开端 ,但不是幸福的目的 ,知足和明智是幸福的目的。他认为追求幸福要有唯物主义的观点、无所畏惧和崇尚正义的态度。他的幸福观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追求个人完善和社会幸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经济学家们一直在通过规范化和修订完善经济学的理性假设这两条路径来提升经济学对个体行为解释的效度,但效果有限。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演绎的方法从解析理性假设的基本构建出发,系统梳理经济学家们围绕着提升解释效力对理性假设所做的补充和完善。虽然演化经济学尝试借用生物学现象和规律对传统的理性假设进行修补,但与正统经济学一样,也没有真正地回答人为什么要进行经济行为,解释效力依然存在争议。基于此而提出对"生物理性"的理解,直接使用生物演化规律来重新构建经济学的理性假设,以探索一个新的提升效力的路径,即生物理性包括基本理性和经济理性,基本理性与个体为什么行为相关,经济理性与个体如何行为相关。  相似文献   

8.
以成为自由人为基点,斯宾诺莎观照了成就人自由的方方面面。他认为自由意味着与成就完满人生的要求相一致的所有有关的方面的充分展开与和谐;自由人一定是依据理性为指导的人、是尊重并热爱自然的人、是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是和他人和睦相处的人、是遵守法律的人。自由是人类追求的目标,斯宾诺莎关于自由人的深刻思考,在今天仍有其普遍的全人类的正面价值,值得我们重视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古希腊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以"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为出发点,建立了他的伦理学体系。在这一理论体系中,亚里士多德对幸福的地位、条件,幸福与德性的关系作了详细的论述,同时他更强调了个人幸福与城邦幸福的关系,指出要通过教育、立法等途径来培养人们的德性,从而获得幸福。对这种幸福观的深入探索有益于我们现代人更好地思考幸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康德认为经验论派和理性论派的幸福观都不能使人们得到真正的幸福,进而他将理性原则应用到幸福论中,提出了以"自律"为原则、"善良意志"为条件的理性主义幸福观,超出了以往的幸福观念。主张以德配福,德福可以在至善中得到统一。认真分析康德的幸福观,对当代人捍卫道德尊严和实现配享幸福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仰和芝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28(9M):101-104,132
以成为自由人为基点,斯宾诺莎观照了成就人自由的方方面面。他认为自由意味着与成就完满人生的要求相一致的所有有关的方面的充分展开与和谐;自由人一定是依据理性为指导的人、是尊重并热爱自然的人、是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是和他人和睦相处的人、是遵守法律的人。自由是人类追求的目标,斯宾诺莎关于自由人的深刻思考,在今天仍有其普遍的全人类的正面价值,值得我们重视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小说《鹿鸣》着力展现了一个鹿类有灵、万物有灵的灵性世界;当以林明为代表的人类在对其灵性加以呵护时,彰显出人类伟大的理性;同时他以宗教般的情怀,实践着人与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理想,希冀回归人类精神栖息的诗性家园。  相似文献   

13.
康德开创了理性的、批判的哲学革命体系。"前批判时期",康德的哲学革命首先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进行的,打破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僵化自然观;"批判时期",他又以理性思辨在认识论、伦理学领域综合唯理论与经验论、幸福与道德,继续推进其哲学革命,表达了他整个批判哲学所关注的四个问题。康德通过纯粹理性批判提出了先验自由概念,通过实践理性批判以及历史和政治理性批判确立了先验自由观念。康德在星空上与心灵中进行的哲学革命蕴含着社会政治革命的巨大能量,具有崇高境界。  相似文献   

14.
马克·奥勒留(121-180年)是罗马辉煌时期的统治者,同时也是斯多亚学派哲学的代表人物,他推崇理性,同时相信神。认为神将神性赋于人,人即得到理性;但又称理性是自然性。在人的本性即理性中,最高本性就是善,这种善强调行为的善,即善是一种实践活动。在善中追求内心宁静,应做到与自己的内心,与他人,与自然,与环境保持和谐。  相似文献   

15.
人的成长过程就是控制兽性,保持人性,追求神性的自我提升过程.教育是实现这一切的主要途径.教育使人获得理性,包括科学理性、人文理性、审美理性.教育理性的控制功能造就了人的高贵的精神性.教育理性的消解及其功能的变异,就预示着人的精神危机的到来.  相似文献   

16.
哈耶克一生追寻自由,一方面,他反对建构理性,用知识论上的理性不及思想来论证自由的价值;另一方面却提出对自由社会的一系列建构性的制度安排,这似乎构成了哈耶克自由观中的内在悖论。这需要我们对他所持的对理性的态度做分析,其实他承认理性是人类弥足珍贵的禀赋,他只是要说明,人类的理性能力有限,他反对是那种唯实论的、绝对的从无生有的理性的建构。在哈耶克那里,理性的建构能力和建构理性是有区别的,这对我国现在的建设有着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哲学起源于理性思维对原始宗教、神话幻想的取代,而理性的发展及其观念成为后来西方哲学的一大传统。追溯西方哲学中的理性基因,要从古希腊各流派哲学家对理性做出不同层面理解及不同角度的思考说起。"努斯""逻各斯"是古希腊哲学家对理性的最早规定,成为后来古希腊哲学理性观念发展的核心,摸清这一发展脉络对于理解西方理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刘秀梅 《科技信息》2007,(18):203-203
《诗经》中无论是史诗、祭祀诗,还是宴飨诗、爱情诗、怨刺诗、思妇诗等,几乎情感的每一次和谐和冲突,都有道德相伴随,最终个人意识和情感回归理性社会,遵循礼的约束,而同时这不是对个体意识与权利的抹煞,而是用礼乐、美食、声色为表象来体现一种内在的温和的道德感召力,从而达到"上以风化下,下以讽谏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等级、隔阂和仇恨。最终达到君臣思想一致、道德伦理的实现及情感的理性回归,然这也是治国之根本——治心,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站在哲学的高度审视人类活动:以科技和劳动换取闲暇,最终改善生活状态,使其变得更安全、更便利、更舒适。然而,在人类活动的过程中,经常发生科技与生产的背离,生产与生活的背离,或者科学技术直接与生活目的的背离,导致各种形式的科技负效应,经济增长负效应。这是值得我们用理性来反思的。文章认为,我们只有敬畏自然、关爱自然、关爱他人、关爱自我,才能"愉快地接受爱,又自然地奉献爱",获得幸福。  相似文献   

20.
形而上学作为西方哲学史研究的核心,一直都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色。从古希腊哲学到现代西方哲学,每一位哲学家都无法避免地要论及形而上学。康德哲学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对传统形而上学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形而上学体系。《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哲学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通过这本著作来反思当代形而上学,这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转型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