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河西苹果梨生育气象条件分析与种植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得出:河西各地由于生态气候的差异,苹果梨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和时间特征。分析得出:民乐县园艺场苹果梨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呈“S”型曲线增长,得出7月上旬至8月中旬是果实膨大关键期;果实膨大的适宜气温为15觸21℃。全生育期需稳定通过≥7℃积温2300觸2800℃。品质形成期(9月上旬至10月上旬)要求凉爽的气候,在适温范围内,日较差大,光照充足,有利于可溶性固性物含量的积累和着色,品质好。在分析的基础上,用影响苹果梨产量和品质的主要气象制约因子将河西划分为五个气候适生区。  相似文献   

2.
河西栽培葡萄已有3000多年历史,在漫长的栽培过程中,筛选、栽培引进了许多葡萄新品种,使这一地区葡萄越种越好,质量也越来越优。目前葡萄种植已形成规模,无论鲜食还是酿造、制干葡萄种植面积都有明显增加,说明河西具有葡萄适生的优越生态气候。河西地区南依祁连山,北部被腾格里、巴丹吉林大沙漠包围,祁连山为河西绿洲葡萄生长提供了可灌溉水源,沙漠气候为葡萄生长提供了干燥、昼温高夜温低的大温差环境,这里生产的葡萄,色鲜味美,质量上乘,是我国优质葡萄产区之一。具体到一个地区,一个县,哪些地方适宜栽培葡萄,哪些地方不宜…  相似文献   

3.
春小麦是河西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面积和产量均居粮食作物之首。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春小麦生产由原来的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其产量的高低、品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该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和适宜于这些品种品质发挥的气候生态种植区,对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河西春小麦生长的生态气候条件 河西地区春小麦品种一般以中熟和中晚熟为主。全生育期约110~130天左右,需要≥0℃积温160…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蕲春县气候与白术生长发育的关系,对白术种植进行气候区划,为蕲春县白术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河西走廊历史时期气候干湿状况变迁考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检索整理了河西走廊史载以来的气候旱涝资料,采用湿润指数公式进行处理分析;探讨了该地区历史上气候干湿状况变迁的概貌  相似文献   

6.
7.
农业是改革开放20年河西致富的经济增长点,但农业的发展是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而调整河西产业结构又面临诸多障碍。优化河西生态环境,要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采取措施,消除河西生态环境建设中市场失灵造成的负效应。改革管理体制,消除河西生态环境恢复机制发挥作用的障碍。  相似文献   

8.
9.
我国葡萄栽培气候区划研究(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面分析了现有葡萄气候区划指标体系和我国的气候特点,认为现有葡萄气候区划指标体系,主要是针对以地中海式气候条件为主的地区,并不适合我国大陆性特征突出的气候条件。并进一步提出了在我国气候条件下,应根据葡萄生长的生物需求量,确定葡萄气候区划应遵循的原则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赵瑞华 《甘肃科技》2002,18(1):15-15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正在不断提高,对于清新、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更加向往.  相似文献   

11.
我国葡萄栽培气候区划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充分考虑我国气候特点和葡萄生长需要的前提下,通过热量和水分指标的深入研究,提出了适应我国气候特点的葡萄栽培区划指标体系:以无霜期作为一级区划指标,干燥度为二级区划指标,年极端最低平均温度-15℃作为三级指标,即埋土安全越冬指标。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30年(1971-200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利用该指标体系和ARCGIS软件作图,将我国划分为12个葡萄栽培区域。该区划基本上能全面反映我国葡萄栽培区域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12.
河西走廊新生代构造运动的阶段划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对活动构造、沉积地层和构造地貌的综合研究,以及运用绝对年代学和相对年代学方法得到的大量地层和地貌体的年龄数据,将河西走廊新生代构造运动划分为7个大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14.
河西走廊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西走廊地区是甘肃省重要的经济发展地带,相对于甘肃省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较好,条件比较优越。文章从平衡发展模式、梯度转移模式、增长极发展模式、点轴开发模式及网络发展模式等角度对河西走廊的经济发展模式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着重强调了“点轴”发展模式在河西走廊地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徐志强  倪江 《甘肃科技》2007,23(1):10-11,24
随着果树生产的发展,果品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人们对果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并成为影响果品价格和消费的主要因素,生产有机、无公害、绿色果品,保护林果业生态安全,促进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是河西走廊果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果园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品牌战略,提升无公害绿色果品产业化程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河西走廊果品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在气温、降水、光照等气象要素30年观测数据的基础上,结合高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及叠加功能,综合分析了柑橘在巴南区的生长条件、产量、质量,制定出实际可行的区划指标,对其生长区域进行了合理划分.划分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等4个区域.其中最适宜区和适宜区占全区面积78%,而花溪、一品、安澜等乡镇是气候最适宜发展甜橙类柑橘种植的区域.该研究结果可为当地柑橘生产提供指导,也为今后农业气候区划的推广提供科学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河西走廊盐渍土的积盐特点及其改良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西走廊盐渍土的积盐特点及其改良途径刘虎俊(甘肃省治沙研究所733000)甘肃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酉至甘新交界;南有祁连山,北部有阿拉善台块和北山断块带濒临祁连山大地槽。属北温带荒漠气候类型。地形以大黄山、黑山为界,分成3个互不相连的内陆河流域区(石...  相似文献   

18.
康秉成  王咏梅 《甘肃科技》2005,21(12):201-203,142
通过对河西走廊地区经济林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就经济林在生产结构、栽培品种、管理措施、市场竞争力和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该地区的经济林在发展中存在栽培结构不平衡,品种老化,科技含量低等问题,旨在阐明制约本地区经济林效益低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了品种改良,均衡生产,优质丰产,无公害生产等可行性措施,以求解决经济林在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河西走廊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土地风蚀沙化和盐碱化严重,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污染严重。提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加大防沙治沙力度,切实保护耕地;合理配置水资源利用,以水保土;调整并优化农业结构,加快科技兴农力度。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河西走廊古代城镇的研究状况以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通过多学科研究方法的整合来拓展河西走廊古代城镇建设史的研究视野,在借鉴相关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拟定了具体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