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 1.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初,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实力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全面兴起。在这场新的农业科技浪潮中,  相似文献   

2.
早在20世纪60年代曾有人预言: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将对21世纪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历史的车轮刚刚驶入新世纪的今天,随着强大的科技浪潮推动,人们已将知识经济和科技创新提高到振兴民族,促进国家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同时,创新意识也逐渐成为众多企业家、管理者、科学工作者等有识之士的实际行动.因此,如何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提高人们的创新能力,成为最新的发展课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旋律。国际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以经济为核心的竞争,而经济正向着知识经济方向发展,科技将进一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21世纪科技将开辟新的纪元,也必将更大地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各国政府都在调整和制订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996年,开展了《中国科学政策》的研究与制订,以便推进中国科学事业的更大发展,在新的形势下,要求对科学技术更科学地理解、更全面地认识。然而,由于社会各阶层所…  相似文献   

4.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渴求了解、获得、掌握新知识的愿望也随之迫切。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人才成为科技培训工作的当务之急,这是21世纪的需要,是科技、人才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如何使科技培训进一步深入提高,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笔者根据多年的培训实践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根据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知识经济对教育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和提出的要求.认为中小学教师必须接受继续教育,师范院校特别是教育学院要肩负起教师继续教育的历史使命.以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寄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年的钟声敲响,新世纪的曙光正在升起,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中国即将实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五”计划,向着2010年的宏伟目标迈进。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正处于伟大的创新时代,广大的教育、科技工作者面临着新的世纪伟业。近10年来,经济和科技全球化浪潮滚滚而来,势不可挡,已经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卷入世界的大市场和国际经济、科技的联系之中。我国即将成为世贸组织成员,面临新时期的对外开放,国际间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将迅速发展,科技活动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且合理配置,科技活动的成果全球共享,科技活动的规则与制度环境在全球范…  相似文献   

7.
二十一世纪中学教师应具备何种素质?这必须由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而教育发展又是由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决定并为其服务的。所以,探讨二十一世纪中学教师素质,必须首先明确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展望下个世纪,我国也将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知识经济需要人才,必然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江总书记最近指出:“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九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科技、教育、文化工作的根…  相似文献   

8.
民营科技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新事物,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之必然。本主要分析了我国当前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并把产权不清作为制约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加以重点阐述。此外,也说明了当前国际上掀起的知识经济浪潮、中小企业发展热潮,国内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等为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对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同时阐明了学习科技知识就必须遵循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知识的层次性,要在了解科技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掌握当今科技动态,明确未来社会科技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钟丽丹 《今日科技》2007,(11):40-4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和终身化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对人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远程教育,一种以计算机通信  相似文献   

11.
早在20世纪60年代曾有人预言: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将对21世纪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历史的车轮刚刚驶入新世纪的今天,随着强大的科技浪潮推动,人们已将知识经济和科技创新提高到振兴民族,促进国家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同时,创新意识也逐渐成为众多企业家、管理者、科学工作者等有识之士的实际行动.因此,如何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提高人们的创新能力,成为最新的发展课题.……  相似文献   

12.
崔凯  徐立诚 《安徽科技》1999,(11):25-26,27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实践已经走过20年的风雨历程。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把我国从计划经济推向了市场经济,深刻地改变着人们自身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改变着经济运行的组织方式和操作机制。在世纪转换之际,在知识经济逐步形成、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此起彼伏的浪潮下,安徽农业科技界应以什么样的技术贡献才能有力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制定科技规划的背景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既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使发展中国家面临新的挑战。21世纪初 ,我国的人口、教育、就业、生态、资源、环境、国家安全等问题将更加突出 ,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新一轮国际分工、发达国家的科技优势也将给我国的经济和高科技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为了更好地把握新时期的发展机遇 ,应对这些挑战 ,就需要研究制定和实施恰当的科技发展规划。本文拟就新时期制定科技发展规划(以下简称“科技规划”)的一些问题做些探讨。一、科技规划的时代背景科技规划 ,就是谋求影响科学技术及其相互环境未来发展的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14.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单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创新作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在社会各个层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全球日益一体化的21世纪,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协同创新浪潮正在兴起。从当前全球科技协同创新现状出发,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分析全球范围内全球协同的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并论述了科技创新全球协同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科学技术尤其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将导致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它必将从深度和广度上大大推进农业科技的更新与拓展,并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使我国农业科技和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应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市农业科学技术,迎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挑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费尔法克斯县之所以能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由一个农业县发展成为目前世界上生活质量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主要归功于该县科技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费尔法克斯县科技与教育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揭示科技、教育与经济三者的互动关系.希望能对我国加快发展科技产业,加大教育投资力度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以创新为灵魂,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知识经济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知识经济不仅需要人教育的支持,而且为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因此,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在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的同时,也要结合我国的现状,大力发展人教育:既要关注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更要追求教育的内在价值;增加人教育内容;注重将人知识内化为受教育的人精神。  相似文献   

18.
北欧诸国在20世纪初还是一些落后的农业小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20世纪60年代已发展成为高度发达的福利国家。20世纪80年代初高福利对北欧国家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北欧国家的经济也遭到沉重的打击,其国家竞争力受到削弱。面对国际科技、经济竞争力的加剧,北欧国家争相实行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知识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  相似文献   

19.
田富桔 《海峡科学》2012,(12):50-51,55
在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该文针对福建省科技工作者继续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创新育人理念、加强立法规划和机制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发展远程教育、坚持“走出去”和“引起来”等方面提出发展举措.  相似文献   

20.
论知识经济时代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信息的占有、生产和分配及应用之上的新型经济形态, 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教育从来受一定历史阶段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制约,反过来又为其服务。随着21 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面到来,教育, 特别是高等教育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将对成人教育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成人教育工作者应该迅速行动起来, 深入探讨新时期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适应问题, 走出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