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句式结构是研究英汉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视角。从整体上而言,英汉语言句式结构的主干成份在语序上存在着相似性。但英语句式是以语法为基础的三分结构,汉语句式则是以语义为基础的二分结构。在句式连接上,英语属于重形合的综合型语言,而汉语属于重意合的分析性语言。研究英汉语句式结构的异同对于深入了解英汉语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分析了英汉语言在句法层次的差异,并主要从主语的选择及形合意合两个方面分析了英汉语言的异同。汉英互译时必须考虑到两种语言结构上的差异,在译文中进行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省略是英汉两种语言中共有的语言现象,它是语篇衔接和连贯的重要手段之一。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层面上,对英汉语言中的省略现象进行了分析与对比,从中可以看出,英汉语言中的省略现象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4.
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形合意合既是两种语言的基本特征又是两种语言的重要区别,在汉译英中如何实现意合向形合的转换是本文的关键。通过增添连词、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形式主语和合形式宾语、介词短语、非谓语动词、人称代词、使用省略等途征实现意合向形合的转换。  相似文献   

5.
英语重“形合”与汉语重“意合”是英汉两种语言最重要的区别特征.形合与意合也是英语和汉语语篇组织的常用手段.该文对比英汉语言各自特点,在英汉互译时应注重策略,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6.
黄昀 《皖西学院学报》2008,24(1):131-133
省略作为一种重要的语篇衔接手段是英汉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英语是以形合为主的语言,而汉语是以意合为主的语言,英汉省略虽具有相同之处,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英汉互译时,要通过保留、增删等手段在译文中实现有效转换.  相似文献   

7.
论英语“形合”与汉语“意合”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中的“形合”和汉语中的“意合”现象是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重要课题.它们与英汉民族的文化特征及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英语民族重理性分析而汉语民族重整体领悟,反映在语言上则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即英语语言注重形式逻辑,语法较严格;汉语语言形散神聚,注重心领神会.  相似文献   

8.
英语中的“形合”和汉语中的“意合”现象是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重要课题。它们与英汉民族的文化特征及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英语民族重理性分析而汉语民族重整体领悟,反映在语言上则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即英语语言注重形式逻辑,语法较严格;汉语语言形散神聚,注重心领神会。  相似文献   

9.
岳鹏 《科技信息》2010,(17):165-166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首先通过对形合与意合进行概念限定,提出英语重形合和汉语重意合,并从形合意合的角度对英汉语言中的语言现象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探讨了语言使用者的所特有的哲学观及思维习惯则是产生其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0.
思维与语言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主要载体,思维表现于语言之中。汉英两种思维及其语言特征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汉民族思维倾向于内向性,汉语是一种分析型语言,意合。英民族思维倾向于外向性,是一种综合一分析型语言,重形合。  相似文献   

11.
对英汉语言特点简要分析对比,解释两种语言在互译过程中存在的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比较英汉语语言组织上的区别,即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的差别,归纳了三种不同的翻译方法,体现出英汉语句子结构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比较英汉语语言组织上的区别,即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的差别,归纳了三种不同的翻译方法,体现出英汉语句子结构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汉语意合的特点和英语形合的特点决定了汉译英过程中处理逻辑关系需要一定的技巧。本文从汉英两种语言的思维模式和句法差异入手,归纳了汉译英中处理逻辑关系问题的两个步骤:一、正确理解原文逻辑关系;二、重组句法结构。同时探索了汉译英中处理逻辑关系的基本策略如:调整句序、变换动词形式、添加表示逻辑关系的连接词等。  相似文献   

15.
浅议英汉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偶合及其发展①王巍一、英汉语言表达方式的相异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英汉这两种语言的社会群体在各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各自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又由于各自的宗教信仰、生活经历及风俗习惯的...  相似文献   

16.
修辞格是各种语言的共核现象,各种语言之间不存在有无修辞的差别,只有分类、命名、语意内涵与所指的不同.当然,英汉语言修辞格的差别也不例外.两种语言虽然语系不同,但同属于分析语言,英汉语言修辞格在很多方面又具有相似和相同的特征。英汉语言中明喻暗喻的异同点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17.
了解句子成分的 “单纯省略” 和 “有所省、有所合” 这两种语言现象, 是我们正确地认识句子与运用句子的条件之一。本文特意从语用的层面阐释单纯省略的条件与范围, 提出省略句与非主谓句、紧缩句的区别办法, 又从句法的层面论证 “有所省、有所合” 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语言文化现象,语言禁忌存在于英汉两种文化中。在对英汉语言禁忌进行比较研究时,它们的相似性谈得较多,但究其根本,相似性是建立在英汉语言各自的深层文化之上的。我们必须充分理解语言禁忌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而使跨文化交流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从英汉的语言对比方面来谈译者的主体性。通过对译者身份的回顾,肯定了译者的主体性,并通过英汉语言中主语与主题、形合与意合、树状与竹状、静态与动态的不同分别阐述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邱葆珍 《科技信息》2010,(23):286-286,249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在语音、词汇、语法结构方面有参差,但是由于不同语言的使用者们在思维概念上的同一性,形成了英、汉语言在概念表达方面的同一性;人们思维侧重点的不同,导致了英、汉语言在修饰语、修饰语位置方面的参差。了解英、汉语言存在的相同或相似的修饰语表述现象,熟知这两种语言在结构和运用范围上的差异,有助于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