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1000mm 初轧机主传动系统扭振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发现,钢锭送进速度与轧制速度不匹配以及万向接轴两端间隙过大是产生咬钢阶段冲击扭振的主要原因;双锭轧制时,减速咬入第二锭及轧制过程中两锭相撞,会引起主传动系统发生强烈扭振。为了降低主传动系统的薄弱环节——万向接轴的扭矩放大系数 TAF,文中对初轧机的操作和维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CSP轧机万向接轴弯扭耦合振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连续分布质量的轧机万向接轴为研究对象,考虑了万向接轴的倾角、自重、质量偏心以及阻尼的影响,从动力学角度建立了万向接轴的弯扭耦合振动方程,并对实测的数据给出了理论解释. 从所得到的微分方程可以看出:当轴系存在不平衡时,扭转振动与弯曲振动之间存在着很明显的相互耦合关系;当轴系没有不平衡时,扭转振动会对弯曲振动产生影响,而弯曲振动对扭转振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考虑间隙时初轧机扭矩放大系数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轧机主传动系统中的万向接轴,由于磨损常存在较大的间隙,在咬钢时就会发生撞击。因而引起主传动系统的较大幅度的扭振。这就可能成为零件疲劳破坏的因素。本文将探讨考虑间隙情况下初轧机主传动系统扭振时确定扭矩放大系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初轧机万向接轴材质35 CrMOV钢K_(IC)和K_(Id)值的实测,计算了扁头裂纹尖端的应力场强度因子,应用断裂K判据,分析扁头脆断的原因.结果表明,由于初轧机上轧辊在强烈扭振和冲击载荷作用下,导致了扁头的断裂.  相似文献   

5.
轧机主传动万向接轴随机疲劳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万向接轴是轧机主传动系统的关键部件,具有结构复杂、工作时承受随机冲击扭矩等特点.在分析轧机主传动万向接轴受力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应以轧机冲击扭矩载荷谱作为主传动万向接轴的疲劳设计载荷;计及低于疲劳极限的应力循环对裂纹发展的影响,采用修正后的材料p-S-N曲线并运用累积损伤理论对万向接轴进行随机疲劳设计和寿命预测.提出的轧机主传动万向接轴随机疲劳设计方法同样适合于具有同类载荷特征机械零件或结构的疲劳设计.  相似文献   

6.
状态监测振动传感器优化布置理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旋转机械的轴向及径向振动传感器布置方法.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单跨转子系统和引入不同联轴节的多跨系统进行谐响应分析,在同一激振力下,比较靠近轴承及远离轴承处的振动测点水平方向振动响应结果,以及引入不同联轴节的多跨转子系统的两跨间响应的变化.结果表明:当需要在靠近轴承座的地方选择振动测点时,为了提高振动测点的灵敏...  相似文献   

7.
斜轧机万向联接轴倾角的计算比一般纵轧机复杂,而且影响其倾角大小的因素也较多。为了避免由于万向联接轴的滑块严重磨损造成斜轧机传动系统的冲击和噪音等问题,必须合理地设计斜轧机的万向联接轴。本文介绍了斜轧机万向联接轴倾角的计算公式,并论述了合理设计万向联接轴的几条原则。  相似文献   

8.
转轴裂纹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轧钢机的万向同为例来探讨转轴的理解纹诊断,应用时间序列建模分析法和变分析技术,从理论和实验分析两方面研究了轧机万向接轴裂纹故障的诊断问题,文中以小四忆机万向接轴为例,用线切割机制造了两类8种不同深度的裂纹故障,从信号采集,时序建模到数据分析构成了一整套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新轴承--螺旋油楔动静压轴承.该轴承的结构能加速润滑油在轴向的流动;在周向两相邻油楔之间无润滑油流动.这样轴承的温升大为降低.该轴承具有高速、低温升、高抗振性优点,是高速主轴理想的轴承.  相似文献   

10.
推力轴承对单质量转子弯曲振动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子系统发生横向振动时,系统中的推力轴承将因转子振动而产生一组振动及反力及反力矩,与转子横向振动耦合,从而影响转子系统的振动状态,文中将推力轴承的动特性代入转子系统振动方程,研究了推力轴承关于转子横向振动的强耦合效应;又分别研究了推力轴承对不同转子形式的转子系统的系统阻尼的影响;推力轴承轴向总间隙的影响及当系统取不同的径向滑动轴在支承时,推力轴承对系统振动状态的作用,结果表明:推力轴承对转子横向振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扭转振动的新算法.把扭转振动系统置于灰箱中,并不断移动灰箱窗口,从而把多自由度系统化为多个单自由度系统来处理.文中利用该方法推导出了四个自由度和五个自由度系统的解析解,并给出了五个自由度系统的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2.
付庄  刘洋  赵言正  曹其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39(12):2040-2043,2047
为了通过简化方法来模拟线形大分子低能构像时存在的形态,提出了球一虚弹簧模型,并分别建立了线形大分子的横向伸缩振动和轴向扭转振动模型,探讨了影响线形分子柔性的力学问题.仿真结果表明,线形大分子中单个等效原子的伸缩振动是导致分子构象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轴向扭转振动的影响则可忽略.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改善一种新型的2(3PUS+S)并联机构的驱动部件对整个并联机构运动稳定性的影响,对该并联机构的驱动部件振动模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先通过混合法建立驱动部件的轴向振动模型和扭转振动模型,再通过拉格朗日方程法得到扭转和轴向振动模型的固有频率和振型,然后将数据导入MATLAB软件中进行编程计算、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轴向振动固有频率随着滑块的位置升高而减少,对于扭转振动固有频率,低阶固有频率随着滑块的位置升高而增加,高阶固有频率则呈现和轴向振动固有频率相似的规律。可见通过对驱动部件振动模型的分析,对提高整个并联机构运动稳定性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长细轴车削过程中,刀具辆向进给所产生的扭转振动、纵向振动、弯曲振动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找出了长细轴在切削中的频响特性,理论分析与计算和实测结果相符结论地实际加工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典型桥梁断面软颤振现象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弹簧悬挂节段模型测振的试验方法研究了常用的全封闭箱梁断面、中央开槽箱梁断面、半封闭箱断面和双边肋断面等4种典型桥梁断面可能出现的软颤振响应.试验结果表明:上述4种断面均可能出现不同尺度的软颤振现象,软颤振表现为弯扭自由度耦合的单频振动特征,其耦合程度不仅会随着风速的变化而变化,而且会随着断面流线性变好而增加;流线性较差的钝体断面的软颤振风速区间往往很宽.桥面附属结构会增强软颤振响应,而改变结构阻尼对软颤振稳定振幅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水平井侧钻过程中钻柱振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水平井的侧钻过程中,钻柱处于复杂的运动状态,钻柱的强烈振动是引发钻柱失效的主要原因,钻柱的振动形式一般可以分为钻柱的轴向振动、侧向振动和扭转振动,还可能存在各种振动的耦合,通常近井底钻柱振动较为强烈.以洼38区块洼38-东H2水平井为例,分析了钻井工程中侧钻水平段情况下的钻柱的振动,建立了各种振动的模型,获得了各种振动的规律.该分析为水平井钻井工程避免钻柱共振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指出了发动机曲轴系统的一些耦合振动的基本事实,简述了研究耦合振动的各种模型及各耦合参数的确定方法,给出了曲柄在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分析结果及三个实际轴系的扭振引起的轴向振动的计算与实测结果对比。作者还指出,己往孤立地研究曲轴轴系的扭转.轴向和横向三种振动法揭示某些实际振动现象,因此以耦合的观点来研究轴系振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大位移非线性弹性理论的广义变分原理,考虑了加劲梁轴向压缩应变能和剪切应变能的影响,建立了三跨自锚式悬索桥空间耦合自由振动的大位移不完全广义势能泛函,通过约束变分导出了自锚式悬索桥的竖向挠曲振动、横向挠曲振动、纵向振动及扭转振动的基础微分方程,为自锚式悬索桥的固有振动性状分折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油膜失稳和转子-轴承碰摩两种单一故障相互作用形成的耦合故障,利用转子实验台模拟油膜失稳引起的轴承碰摩故障,采集发生此故障时转子系统升降速过程的振动信号.利用三维谱振图、重排小波尺度图、频谱图和轴心轨迹图对竖直方向振动信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排小波尺度图可以很好地提取轴承碰摩时的时间和频率信息.当转子系统发生二者耦合故障时,油膜失稳占主导地位,油膜失稳引起的碰摩会产生转频和涡动频率的组合频率成分.此外,由于不可公约的组合频率出现,轴心轨迹变得混乱不规则.  相似文献   

20.
旋转轴系弯曲振动与扭转振动耦合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进一步提高旋转轴系的安全性 ,研究了旋转轴系弯曲振动与扭转振动耦合问题。通过对推导出的轴系振动微分方程进行分析 ,得到以下结论 :当轴系存在不平衡时 ,弯曲振动与扭转振动之间存在耦合关系 ,而且随着不平衡量的增加 ,耦合作用加强。当转动频率接近于扭转振动固有频率与弯曲振动固有频率之和或之差时 ,可能会发生弯扭耦合共振。弯曲振动引起的扭转振动及扭转振动引起的弯曲振动一般都比较弱 ,对旋转轴系的安全性构成威胁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