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科学大观园》2013,(3)
自我暗示法
暗示作为一种心理疗法,可稳定情绪,改善心理、行为和生理状态.当遇到烦恼时,学会暗示自己"一切都会过去"、"破财免灾"、"知足常乐"等,这样心情就会轻松,头脑就会冷静.
小事糊涂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不顺心的事,要么借酒消愁,吸烟解闷;要么以牙还牙或破罐子破摔,更有甚者会轻生厌世,这些都是一些错误的做法.小事糊涂既能使非原则性的矛盾悄然化解,也可使紧张的人际关系变得缓和些.
宣泄释放
心中有忧愁、委屈、烦恼时,可向同事、朋友倾诉,以求得到劝解与帮助,或哭出来,或一吐为快,不可闷在心里,积聚成一颗迟早要爆炸的"定时炸弹".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10.
《科学大观园》2014,(4):1-1
##正##人生犹如一列奔驰的火车,从降临人世那句嘹亮的鸣笛声起,我们便自主或不由自主地开始了马不停蹄的向前走。走过白昼黑夜,走过春夏秋冬,走过山川河流,走过沙漠戈壁,走过狂风暴雨,走过冰天雪地,走过伤害痛苦,走过沧海桑田,直至终点,画上我们人生的句号。走过一段曲折的旅程后,我们喜欢回眸潺潺的岁月。如果静下心来好好想想,或许我们会不禁油然感叹,人这一辈子,无论是走过坎坷还是沟壑,无论是走过诱惑还是迷茫,无论是走过忧伤还是痛苦,我们必须首先走过自己心灵的那块沼泽地。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顺利抵达事业的彼岸。外在的陷阱无所不在,内在的沼泽无时不有。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或多或少蛰伏 相似文献
11.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9,(8)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昌明的时代。运用科学来探究未知并解释一切,蔚然成风。物理主义被认为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物理主义者们普遍相信科学知识或物理知识是完备的(完备性),但是直觉上,我们觉得心灵是主观的(主观性),而科学手段只适用于研究客观的对象,因而心灵无法获得科学解释。如果科学无法解释心灵,那么科学知识就是不完备的,物理主义因而也就是错误的。对此,两类常见的物理主义回应是:激进主义方案(主观性与完备性的非兼容论)和保守主义方案(主观性与完备性的兼容论)。当然,物理主义者也可以通过放弃完备性来为自身立场辩护,但这是一种过于冒险的做法,因为很可能直接导致物理主义的失败。本文建议一个更为稳妥的做法:在坚持完备性的前提下,澄清有关主观性的一个误解,从而继续为保守主义做辩护。我将论证,一旦澄清了这个误解,那么就不但可以继续推进保守主义方案,而且有望为我们开启一个理解心灵的新视角:心灵既不是主观的(subjective),又不是客观的(objective),也不是主体间的(intersubjective),而是非主观的(non-subjective)。 相似文献
12.
13.
15.
16.
17.
心灵与机器的关系问题是心智哲学与认识科学的重要课题之一.遵循语言与逻辑分析的分析传统,我们着重从两方面讨论心身问题:一是围绕Godel不完全性定理,二是认知逻辑尤其是有关认识论算术(EpistemologicalArithmetic)与机器是否有私有性的论题.对于前者,针对流行的观点即Godel不完全性定理心身问题上支持二元论,H.Putnam构造了一个反论证,从而维护计算主义纲领:心灵与图灵机等价.对此,本文讨论了Pumam的分析思路,进而认为其中有不可靠之处.对于后者,本文详细考察了私有性表达的认知形式,同时结合EA中的最新相关结果,从而得出结论:图灵机的私有性的存在,在逻辑上站不出脚,因此,我们认为,就认识能力和私有性而言,心灵不能与机器等价,也就是计算主义纲领是不成立的.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