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三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精神文化是农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农民个性特点的意识形态,反映了农民的价值观念,是农民的精神灵魂。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在精神文化消费、基础设施和管理体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应该引导农民形成正确的精神文化消费观,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文化大院的兴起、活动、发展,极大的满足了广大农民,求知、求乐、求富、求健康的多重需求,深受农民的喜爱,继而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从理论上讲,农村文化大院是农村文化基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村级文化的重要阵地。从实践上看,文化大院是以农村为主体,以农户大院,各类村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信息服务室,等文化阵地为依托,集文艺演出、图书阅览、电影放映、民间手工艺品制作,科普培训、信息咨询,体育活动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型文化活动场所。它的重大作用是在文化整体建设的基础位置,夯实了承接文化,生长文化、传播文化、经营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求仍然与经济增长水平不相适应,呈现出滞后的状态。图书馆是社会基础建设的一个突出项目,有助于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整体国民素质。本文基于地方性特点,探讨关于新时期推进地方农村图书馆建设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重庆市武隆县浩口苗族仡佬族自治乡为个案,以乌江流域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为切入点,剖析区域性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精神脱贫"、壮大发展集体经济、培育文化发展"带头人"、促进农民文化消费、增强农民"文化造血"功能等措施,以推进农村文化发展的长效机制建设,实现"文化强国"视野下的"文化强农"。  相似文献   

5.
王宁霞 《科技资讯》2013,(33):226-226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是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申玉军 《科技信息》2007,(24):175-175
根据我国广大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现状以及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思想文化需求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精神文明的实践,党中央提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应从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文化素质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普及、日常生活方式转变、生存环境改善等方面采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陈灿军 《科技信息》2010,(26):82-82
近期,笔者对本地区一些乡村文化建设进行了调查,总的来看,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还比较贫乏,农民的"文化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现阶段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为繁荣我国农村文化带来了发展的先机,特别是对农村文化大院(农村家庭文化)和村落文化的发展是一次巨大的推动,是对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相对落后状态的一个突破,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已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农村经济的繁荣,为村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村落文化作为一种最普遍、最广泛的社会形式,已经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试图对村落文化及农村文化大院作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农民生活的物质小康不能代替文化小康。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建设社会主义农村文化是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农村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我国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发展和进步的同时还存在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加强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让农民成为农村新文化建设的主体,切实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转变观念推进文化产业市场化,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精神文化生活逐步改善,但由于各种政治及历史原因导致我国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发展缓慢,为了改善农村的生活状态和农民群众读书难、借书难的问题,应当建立符合农村地区需求的流动图书站。本文说明了建立农村流动图书站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分析,认为在我国农村地区建立富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流动图书站是可行的。阐述了在农村建立流动图书站的益处,并指出应多方面改进完善,针对农民特点,提供个性化服务,为农民提供优质文化服务,从而达到提升农民群众文化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胡水  卢永花 《科技资讯》2013,(3):256-256
自改革开放以来,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伴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需求也与日俱增。而农家书屋工程正是为推动农村文化发展,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惠民举措。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农家书屋建设任务,扎实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农村文化建设:和谐农村社会的精神基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建设和谐农村社会的过程中,要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农村文化,营造和谐农村的文化氛围,以丰富农民的精神内涵,提升农民的文化精神,奠定农村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石,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和谐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些地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发展缓慢,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单一枯燥,出现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发展速度不协调现象,给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带来了严峻的社会现实问题。本文对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的日益繁荣与发展,在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全面发展的当务之急,就是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村文化生活水平,保障农民文化生活权力。本文就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与特点进行简明阐述,指出基层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不可或缺性,并对基层图书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如何发挥作用的具体措施做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5.
农村科技发展与和谐农村建设研究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农村是和谐社会的理想在农村的实现。和谐农村实现的条件和基础是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离不开农村科技支持。因此必须重视农村科技的发展,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农村科技人才。在和谐农村建设中,不仅需要发展农业科技,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而且还要发挥其他科技以及社会科学在农村政治、文化和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发展"后现代农业"才是农村和谐的真正基础和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16.
试论我国边远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瑜 《科技资讯》2009,(27):135-13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注重于文化建设。目前我国边远地区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着许多问题,它已不能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应加大改革力度,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以推进我国边远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审视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采取切实的措施,整体推进,建设真正的符合环境正义和社会公正的社会主义农村。就此,从生态主义的视角审视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的以下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生态政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调整农村社会关系,实现社会公正和环境正义;切实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村地区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8.
刘粉红 《科技信息》2013,(21):440-440
<正>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对于我们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小康社会意义重大,一个国家的兴盛,不仅仅是物质的满足,没有文化的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复兴。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农村精神文明的重点,是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  相似文献   

19.
赣傩文化艺术传承与新农村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傩文化源于群众、源于生活,是老百姓自己的艺术,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民间文化是建设我省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基,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在农村世代传承,渗透于农民的精神世界,构成当地传统文化根基和传统思想道德规范;传承好民间文化,不仅有利于增强广大农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激发他们热爱家乡、投身家乡新农村建设的热情,而且有利于塑造农村新风貌、建设和谐新农村;通过对赣傩这一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有力地推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群众中的广泛传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推动特色文化专项骨干队伍的组建,培养文化艺术爱好者,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才能极大地繁荣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农村信息化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理哲 《科技资讯》2011,(33):216-216,218
农村信息化建设可以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促进农民就业,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