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幸莲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11):101-105
河南劳动力市场中,就业总量压力大,"就业难"和"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河南劳动力的就业现状和就业趋势及其突出问题说明,应该采取把产业结构、教育结构和城乡政策纳入就业结构来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来解决这一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2.
二元经济理论视角下劳动力大量剩余与劳动力工资快速上涨并存、“民工荒”与“就业难”并存有悖于经济发展规律.文章通过动态比较分析了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收益,认为本世纪初我国初代农民工向城市转移所面临的成本和收益已经发生变化,他们逐渐倾向于选择留守农村,而大学生劳动力已经迈入中端劳动力行列,向低端劳动力市场转移的成本大于收益.成本收益比的变化是我国“民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重要原因.加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放宽农民工招工条件、降低大学生培养成本以及积极调整大学生培养模式,是解决“民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杨乐克 《科技资讯》2014,(29):163-163
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当前,大学生"找工作难"和企业"招工难"现象并存,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同样面临着毕业生"就业难、难就业"问题。笔者从当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服务工作问题出发,结合临江学院实际,基于"园-企-校"合作平台,分析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宏观环境,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改进高职院校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解决毕业生就业难与就业市场劳动力急需的矛盾,从而实现规模、质量及效益的同步上升。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现象的特点及原因分析,从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改革户籍、人事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网络,鼓励劳动者自主就业和创业等方面出发探讨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并存的问题:一方面是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难以寻找到合适工作,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困局。另一方面则是企业难以招到合适的员工,许多沿海企业不得不处于停工的状态。出现这一悖论的原因很多,最根本的是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本文先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从高校改革、个人素质的培养、用人单位等角度提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对策。有效解决两难并存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还可以促进大学生就业,缓解社会矛盾,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路兵 《科技信息》2013,(21):469-469,482
<正>眼下"招工难、就业难"现象在全国许多地方凸显出来并且愈演愈烈,已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一个突出问题,一些企业在用工高峰期缺上百人、甚至上千人的情况时有发生;与此同时,也有一大批求职者正在为找不到工作而四处奔波。这其中既有部分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4050"人员,还包括不少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的确,一方是"招工  相似文献   

7.
欧阳献 《科技信息》2012,(32):80-80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和用人单位招工难的问题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愈加严重,文章就此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淮安市中小微企业规模与数量的逐年上升,"招工难"问题已成为摆在绝大多数企业面前一个共性而现实的问题。文章从调查淮安市中小微企业用工情况入手,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淮安市中小微企业"招工难"的现状及成因,提出政府、企业及个体在"招工难"中应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为破解地方中小微企业"招工难"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9.
探寻“用工荒”与“就业难”现象并存下的高职校企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文生 《科技信息》2011,(33):246-246,225
"用工荒"与"就业难"现象并存其实质就是国家人才结构失衡、产业结构失调。"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一条重要途径,离开了企业的职业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我国现阶段的高职校企合作大多是低水平、浅层次、流于形式,因此高职教育要走出校企合作的窘境必须破除瓶颈,建立起高职院校、企业、政府三位一体的校企合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10.
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的宏观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失业与再就业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劳动力供求总量之间的矛盾;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与企业建立减员增效机制的矛盾;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与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难的矛盾;失业职工再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发育缓慢之间的矛盾等。这些矛盾使我们面临着一次失业高峰。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通过统计数据分析了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就业现状。用教育经济学的观点.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而导致的供需矛盾、教育产业结枸与人才社会需求结枸的矛盾和高等教育本身存在的供需矛盾等几个方面剖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基于这些原因.本文最后提出了适度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具体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对"民工荒"现象进行探究后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与农民工技能转型不能同步发展是造成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的深层次原因。于是,对产业结构升级与农民工技能转型的因果逻辑进行了梳理,并以此为基础对它们不能同步性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发现:农民工技能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因弹性"及"相对成本"在改革开放的40年来经历了从"相对同步"到"背道而驰"的发展历程。基于此,文章围绕如何增强企业与农民工之间的"用工粘性"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建议,希望以此降低农民工技能转型的"动因弹性"和"相对成本",使之尽可能缩小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发展的"非同步性"程度,以减轻劳动力市场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相似文献   

13.
越来越多的"用工荒"、"大学生就业难"等社会问题将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间的关系推至风口浪尖。本文首先阐释了教育的价值体现,而后找到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本质衔接点——人力资本理论,最后提出了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就业-已经成为现在政府社会所普遍关注的一项大事。随着金融危机形势的严峻,全国甚至全球都处于就业恐慌之中。就业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又有相关人士提出:21世纪什么最缺?--人才,众多企业职位空缺,无人胜任,对企业而言面临着用工荒的困境。因此就业难与用工荒成为现今社会的一对难兄难弟。本文主要从就业主体来分析就业难与用工荒的主要原因,进一步解释大学生就业难,企业招工难的真实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5.
为培养生产、服务煤炭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以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为依托,以变招工为招生为方向,创新职业技术培训工作机制,促进技工学校改革发展,大力推进技能型员工队伍建设,四川煤炭企业改革用工机制,解决招工难问题,提高劳动力素质走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难,企业招工难,是摆在国人面前的一个真实的事实。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各高等院校、大学生、企业共同探讨的问题。各高等院校应当根据新形势下企业的用人标准,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适合于社会经济发展有用的人才;大学生应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历练成胜任型人才;企业要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吸纳高校毕业生,改善企业的人才结构,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计划性招生体制和市场性生产目的机制的矛盾,计划性下拨经费和市场性筹措经费并存的矛盾,计划性配给生源与市场性生产所要求材料质量差异的矛盾,以及计划性设置专业与市场性选择专业的矛盾,这"双轨"并存引发的矛盾与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有相当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张小艳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0):166-167
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高校生物类专业人才急剧扩招。而近年来,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与市场需求出现较大差距,导致就业难和招工难的现状。针对此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笔者从本校该专业情况出发,探寻问题所在,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自2004年以来,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用工荒"问题。如果对"用工荒"问题不加重视,甚至放任其影响波及全国,会给其它地区尤其是劳动力资源发达的省份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会直接损害我国的经济发展。针对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荒"的主要特点、深入剖析该地区"用工荒"产生的原因,有助于研究者探索缓和矛盾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改革开放经过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这是基于我国人口红利基础上的发展,劳动力廉价,而产业主要集中在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随着产业升级,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企业出现招工难等问题,为了节约成本,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我国上规模的企业正在努力推行机器换人计划,这项计划的推行势必对农民工的就业造成影响,该文就机器换人背景下农民工就业问题进行分析,寻找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