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自从有了“电动音浪计”(ocillograph)以後,“重音”(accent)的研究跟著就有了很大的进步。诚如著者所云;以前关於这类的研究总是不十分科学的;即使用了kymograph。也只能测量“音高”,对於“音强”总难测量得十分准确。现在箸老既然利用了“电动音浪计”,工具既精在研究上已比别人先占上风了。 书中先斫究每一元音单念时的“音高”(Pitch),“音强”(stress)舆“音响”(sonority)。其次,在单音系与多音系里择定日本,英,德中国高丽,西班牙,,意大利,何兰,印度,蒙古,马来十馀个族语,每一族语都找些例子来实验。我们用不著详述本书的一切研究资…  相似文献   

2.
日本人在和世界各国交往的过程中,从各国的语言中吸收词语并使之日语化,形成了日语外来语.外来语因其语形过长,产生了外来语略语.外来语略语是日语词汇音节变化的特征之一,对语言的表达和交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外来语的使用在日本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们不仅为日语提供了新的概念和思想,也为日语带来了新的语感。因此,学习外来语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显得十分重要。但是,准确掌握外来语中的长音并不很容易。下面笔者谈一下在学习常用日语外来语中的一些体会。日语中的外来语大多来源于英语,它们的发音大部分是音译英语单词的国际音标而来的。因此,外来语中的长音也是有一定规律的。一般地,如果英语单词的音标里有长元音,那么音译为外来语时,外来语一般是发长音,但也有例外的情况。1.国际音标中,有[a:],[a:],[i:],[u:],[(?):]等五个发长音的元音音标。它们在音译入外来语时一般为长音。(1)长元音[a:]在外来语中一般音译为「(?)」段长音:在英语中,发长音[a:]的常见字母组合有:a,ar等。外来语国际音标英语  相似文献   

4.
音调特性是乐器的音乐声学属性中重要的一部分,通常用基于DFT的音级时频图(Chromagram)表示音乐内容的乐音结构,从而提取音调信息.应用CQT替代DFT,直接实现符合十二平均律的信号频域表示.由CQT得到的频谱图,进行频率到音级的映射即可得到音级图.据此提取了4种民族弹拨乐器和4种西方弹拨乐器的常用单音的音级图后,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民族弹拨乐器与西方弹拨乐器在单音内部的乐音结构上存在差异,中国民乐在单音中有较多音级同时具有较大的能量.这种差异与中西乐感知协和性上的差异相似.  相似文献   

5.
张文燕 《科技资讯》2011,(33):176-176
在现代日语中,外来语的比例越来越大,已和和语、汉语并驾齐驱。在时装、科学技术、艺术、流通产业等领域不言而喻,街上的广告牌、商店的商品标牌,报纸,杂志,及电视广告也出现很多外来语,可以说外来语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已经是无处不在。本文结合个人的学习和教学体会,探讨日语中外来语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对原始蒙古语辅音系统的构似,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倾向认为,现代突厥语辅音系统是构拟古代蒙古语辅音系统的基础。另一种倾向认为,蒙古语族语言及其方言土语和中世纪文献资料是构拟古代蒙古语辅音系统的基础,突厥语言不应该是构拟原始蒙古语辅音的基础,拟测出来的原始形式一要能合理地说明实语言的歧异,二要符合语音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7.
外来语进入汉语,大致有四种形式:(一)用汉字记录外来词的读音直接使用;(二)在音译的基础上附加指类名词;(三)音与意的结合改造;(四)为外来词选择对应的汉语词,即意译。汉语中发展史证明,外来词的地闸是社会繁荣,对外开放的时代产物。我们不拒绝外来词进入汉语,但不加节制地盲目引入使用不规范的词语,不利于民族语言的运用。审慎精选和统一规范,是借用外来语丰富本语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韩流 ”铺 天盖地 ,在 中国 学 习 习 和 使 用 汉 字 的 多 是 贵 族 阶 层 , 音 。 新 文 字 发 明 后 , 世 宗 国 王 积韩 国 语 的 人 也 越 来 越 多 。 喜 欢 看 普 通 民 众 很 难 接 触 到 。 而 且 结 合 极 普 及 它 。 他 提 倡 在 公 文 和 个 人韩 剧 的 人 , 天 天 在 屏 幕 上 看 到 那 汉 字 创 制 的 “吏 读 文 ” 有 些 也 不 书 信中使 用 “训民 正音 ”, 并责 令么 多 的 韩 国 文 …  相似文献   

9.
近代,日本又积极向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汲取先进文化,其中日语中外来语的出现,就是日本为了更好,更快了解欧美国家的文化,而形成的文化快餐。同时,外来语也是中国人学习日语时的一个困难区域。对与英语有关联的外来语从语音、词形、语法等举例分析,有助于日语学习者对日语及其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正> 人们在说话时,语音并不是一个一个孤立地发出,而是连续地发出的,这就形成了语流。在这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住住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自己在语流中所处的地位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发生一些变化,这种变化叫做语流音变。语流音变是语音变化的一种,是共时的。语音的变化服从于一定的变化规律,但语音的变化规律不是可以应用到任何语言的一般规律。某种语音的变化发生在甲语言里,不一定发生在乙语言里。比方说,汉语中有变调的规律,而在哈萨克语中就没有这些规律;哈萨克语中有元音和  相似文献   

11.
杨运雄 《科技信息》2010,(16):127-127
外来词指直接从其他语言接受新词语,作为表音文字的英语大量存在外来语,其总词汇已达百万之巨。从事英汉翻译,难免采取各种方式,如音译、意译、音意结合等,将之译为汉语新词。这固然丰富了汉语表达方式,然而,那些外来语式汉语表达,在汉字作为表意性文字系统里,是否得体仍值得再探讨。本文采取辩证观视角,从汉字表意性根本出发,以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语词为实例,分析汉字表意性和外来语音译及其冲突,并结合我国语文专家所提倡的维护汉语语言纯洁性和统一性的观点,希望谨慎对待翻译而来的汉语外来词。  相似文献   

12.
外来词是语言接触的一种结果。日语在各个历史时期和其他语言接触,引入了大量的外来语。文章从语言接触的角度分析各历史时期日本同西方各国接触情况急其日语外来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有的古代汉语语法书把“属之昭奚恤”(语见《战国策·楚策》)解释为双宾语句。我认为“属之昭奚恤”应该是“动词 宾语 补语”的结构关系,把它解释为双宾语句是不够妥当的。为了便于问题的叙述,我们把“属之昭奚恤”的结构形式简称为“动之名”结构。在古汉语里,这种“动之名”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4.
出版一部随笔集是长久以来深藏心底的一个愿望,但当这部关于日本的书稿摆在面前的时候,我却感到从未有过的忐忑。我与日本结缘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远远落后于日本,大多数中国人初次踏上日本国土时都会经历"文化休克"那样的体验。记得我刚到筑波留学的半年间,由于面临语言、学业、打工的多重困境,心情沉郁又孤独。当日语水平有了进步,也逐步适应了留学生活的时候,我开始观察和品味日本。在富山大学读  相似文献   

15.
一位哲学家说过:历史在人们的记忆和印象里总是日渐稀薄和符号化。读了周荣耀教授的新著《戴高乐评传》后,我却体会到,历史上那些惊天动地的事业和叱咤风云的伟人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褪色,相反,时间还会加强他们的价值和意义。一本好书更能使英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日本今日之茶道是从中国传来的。发展到今天,和初传来之时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变化,不仅仅停留在形式之上,甚至和中国的茶文化的精髓之处,也有了很大的不同。今天,茶道在日本已成为很受欢迎的一项活动,成为日本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特别是受到日本各个年龄层的妇女的喜爱。要探究日本人的价值观,分析日本人的行动特质,研究茶道的精神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甚至可以说,从茶道上可以找寻日本文化各方面的特征。本文拟从茶文化在中日两国的沿革谈起,分析茶文化在今天中日两国的不同,以求看出中日文化之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17.
衔接理论创立之后,国内外学者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而得到不断修正和完善。语音衔接已成为衔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音复现是音、韵、律等语音形式的重复使用产生的一种语音现象,这种形式在语篇里同样具有衔接作用,但学界对其研究相对薄弱。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英汉语篇中语音复现的衔接功能进行考察,并结合实例探析英汉互译实践中这类语音形式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8.
王珂 《皖西学院学报》2006,22(1):148-150
广告一词是外来语,简单理解就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自古以来它就有商业性和非商业性之分。本文所论述的是中国古代商业性质的实体广告。我们对于这些形形色色以商业宣传为目的的广告,不但要关注其外在形式特征,还应该重视它们的设计出发点和立足点,即它们使用何种广告理念。这将牵扯到整个中国传统思想在商业领域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这儿笼统使用的“洗澡”这个词,在日本语中因洗浴方式的差异而被区分为:风吕、汤浴、水浴、行水,还有外来语。水浴是在河里或井边洗凉水澡,行水是冲澡,就是西洋式的淋浴,最能代表日本人洗澡风格的,是风吕和汤浴。这两个词意思相近,都有在滚烫的热水里泡的意思。  相似文献   

20.
晋代寻阳人陶潜和南昌人胡谐之都是溪族,在今粤北的始兴郡也有溪族。陈寅恪认为溪族就是湘西的五溪蛮,笔者认为陈说不确,东南的溪族和西南的五溪蛮毫无关系。晋代史料表明丹阳郡也有溪人,南朝的会稽郡和唐代的郴州很可能也有溪族。溪族在东南山区分布范围较广,秦汉不见史载,六朝始见,不可能是一个新族,溪人应即越人。因为东汉到六朝时代的东南山区汉化进程加速,平原完全汉化,越人分布区退缩到山溪河谷,所以出现了溪人之名,溪人是半汉化的越人;进入隋唐时期,山区的越人也逐渐汉化,所以溪人之名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