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高职体育课主动性教学的关键点在于如何千方百计的激发出学生体育课学习的兴趣,并在这一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切实提高体育课教学的实践教学效果。为此,教师需要针对当前高职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转变体育课教学的理念,综合采取包括情景教学法在内的各种方式,让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体悟到体育课学习的内在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目前中学体育教学形成了以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方式。若单从项目技术的科学性、规范性角度上讲,体育教师利用这种方式上课是无可厚非的,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客观事实被忽视了,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学习的兴趣提不起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有效地发挥,从而出现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但不喜欢上教师上的体育课这一尴尬现象,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幼师体育教学枯燥、呆板,令本来活泼好动的幼师生因趣味性太少,不喜欢上体育课。在幼师体育教学中尝试快乐体育教学,可以改变教师的强制灌输、学生机械学习的教学方法,可以改变学生被动学的局面,使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  相似文献   

4.
刘喜明 《科技信息》2007,(28):186-186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过程中,交往意味着对话、参与、相互建构。当前师生关系中普遍存在着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倾向,严重的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有些导致学生对老师的怨恨和抵触情趣,师生经常处于冲突和对立之中,在体育课上,改变师生关系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那我们应如何在体育课上改变以上情况呢?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入手进行尝试。长期以来,教师把自己更多地定位为管理者和控制者。为了维持课堂纪律和课堂教学,学生一般不被允许发出信号,他们要听从教师的指令,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在教学中,教师更要求自己的行为和要求被学生接受和执行,一旦遭到拒绝会倾向于用各种方式包括消极的方式达到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地位难以得到保证,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关系难以建立。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部分高校的大学生799人的调查研究探讨:不同性别和不同性质体育课程在教师教导方式、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习满意度上的差异情形;体育教师的教导方式、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与学习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运用体育教师教导方式量表、体育课学习动机量表、体育课学习策略量表及学习满意度量表对大学生一、二年级从事武术学习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获取数据以二因子多变量及事后比较分析和径路分析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得出:不同性别和不同性质体育课程的学生在教导方式和学习策略上都具有交互作用影响;学生知觉的教师教导方式可以预测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满意度;学习动机对学习策略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万才贵 《南昌高专学报》2004,19(4):105-105,107
大学生在体育课中产生恐惧心理有着六方面的主客观原因。要防止产生和消除学生体育课中的恐惧心理,需采取针对性、综合性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确体育课的学习目的意义,产生“直接体育需求”,提高学习自觉性;实施科学的体育课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体育课中产生积极的、愉悦的情感体验;创造优美的体育环境,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热情。  相似文献   

8.
杨明霞  祁建石  孙苗苗 《科技信息》2009,(30):I0261-I0261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束缚了教师的思维方式,使教师本身陷入僵化的模式中,造成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在体育课的备课中教师应根据大纲要求,教学内容特点,设计出适合学生身体发展的教学内容——教案。  相似文献   

9.
自高中体育分项教学实施以来,高中体育课收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效果,改变了以前体育课就是放松课的错误观点,选项课中使学生在上课中找到了快乐,学生在体育课中真正动起来了,而且选的项目又是自己喜欢的,所以能够怀着愉悦的心情去运动和锻炼,这离我们的快乐体育又近了一步。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完善自己。但其中也遇到了不少困惑,面对接踵而至的困难,我们应该找到好的解决方法,使分项教学更好地为体育教学服务。本文就自己学校出现的情况做了几点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余建胜 《科技信息》2010,(10):304-304
体育课中的纪律和课堂管理是维持体育课正常进行的首要条件。课堂混乱,乱吵乱嚷不仅使教师无法顺利完成教学,长期如此还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认为体育课是可有可无的,随随便便就可以应付的课程,教师再想把纪律整好就很难了。因此,教师要明确学生违纪的原因分析,对症下药,使学生能在有序、快乐的环境中健康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周雪儿 《科技信息》2008,(12):302-302
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将深刻地影响、引导着教学实践的改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2.
涂瑛志 《科技信息》2009,(4):223-223
自高中体育分项教学实施以来,高中体育课收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效果,改变了以前体育课就是放松课的错误观点,选项课中使学生在上课中找到了快乐,学生在体育课中真正动起来了,而且选的项目又是自己喜欢的,所以能够怀着愉悦的心情去运动和锻炼,这离我们的快乐体育又近了一步。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完善自己。但其中也遇到了不少困惑,面对接踵而至的困难,我们应该找到好的解决方法,使分项教学更好地为体育教学服务。本文就自己学校出现的情况做了几点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在教学中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探究、合作。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离不开体育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其中教师的“教”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学”也是不可忽视的,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生“学”得好,同时也体现出教师“教”得妙。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是说学生对体育课有无兴趣,将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学习活动。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开放和谐的环境中主动探索研究,改变了以往学生单纯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学生转变原有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将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对教师提出了教学方式上变革的要求,教师应发挥指导作用,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该文从传统的学习方式与新课程学习方式的联系入手,理清两者的区别和联系,进而让教师认识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必要性,为地理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供具体的做法,并提出转变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教师要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角色中走出来,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本文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试图从教师素质的提升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方面进行探讨如何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 在学校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新授课技术动作时,除了体育教师的示范动作外。还要通过教师对技术动作的讲解,达到了解技术动作结构的目的。要想让学生充分了解技术动作,并在大脑中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就需要大量的反复讲解时间,这会使学生练习的次数减少,降低了新授课的教学密度,影响学生学习技术动作的教学效果。而且由于讲解的内容过多,学生不能将内容记住,往往又在技术练习中不知所措,更加影响了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课改的重点之一就是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陈旧局面,要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由、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仅是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改变,而且是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手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