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科技馆》2006,(1):2-3
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努力营造鼓励科技人员创新、支持科技人员实现创新的有利条件。要注重从青少年入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积极改革教育体制和改进教学方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鼓励青少年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要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要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接受科学技术的武装,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要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倡导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因此,完善全民环境宣传教育机制,增强全民环境意识,是推进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研究者”的身份意识有利于博士生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科学责任。学术研究是博士生身份意识的原点,但目前我国博士生“研究者”身份意识的缺失,导致了博士生身份定位模糊、学术使命缺乏等问题出现。为此,应该大力倡导博士生以学术为志业,以此还原博士生的研究者身份,唤醒他们的研究意识。  相似文献   

4.
《今日科技》2006,(2):F0002-F0002,I0001
浙江省副省长茅临生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强化舆论宣传导向,形成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浓厚社会氛围。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努力营造鼓励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高校承担着引领生态文明风尚,传播生态文化的重责任。本文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分别从树立生态化意识,推进生态化教育,倡导生态化管理,营造生态化校园四个方面论述了大学生态文化建设,提出高校将生态意识渗透到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理念,建设绿色、生态、人文的“美丽大学”。  相似文献   

6.
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职责。地球的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脆弱,环境恶化使人类面临巨大的灾难。我们必须增强环保的危机意识和紧迫意识,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改变旧有的消费观念。树立低碳生活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享受绿色低碳生活。  相似文献   

7.
创建"绿色班级"的目的是将让环保理念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培养出有环境科学知识和生态伦理道德的高级人才. 提高环境意识的意义在于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内容. 提高环境意识要从环境价值观教育、环境责任感教育和自觉参与环保教育几个方面进行. 本文对高校创建绿色班级的价值进行了探讨. 广泛开展绿色班级创建活动, 能够使"专业性"环境教育转向"素质型"环境教育, 使高校成为培养绿色高级人才的摇篮和走向"绿色文明"的先导.  相似文献   

8.
江星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5):261-262
环境与资源问题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使绿色包装成为商品包装的主潮流,不断抵制过度包装与消费行为,大力倡导绿色包装消费,节约能源和资源,设计家们要牢固树立绿色设计的思维理念,建立起一整套现代包装设计规范,为我国发展包装循环经济打下牢固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李玮 《山西科技》1998,(3):37-37
科学意识作为一种积极进取的观念形态,是社会群体或个人对科学的思想认识和觉悟程度。为适应当前和未来科技进步的需要,必须加强对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使教育具有超前性,让学生接触科学、注意科学信息,并接受其影响,从而热爱科学,逐渐形成科学意识。  相似文献   

10.
高层     
《广东科技》2013,(1):10-13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亚洲和世界各国政府、企业的共同责任。要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和环保意识,使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呵护人类共有的地球家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1.
简要回顾龚育之在自然辩证法和科学学领域的学术历程。他从制定科技政策的实际需要出发,研究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论;他站在时代发展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高度反思科学的力量,提出"科学思想是第一精神力量";他捍卫科学尊严,始终站在破除迷信和反对伪科学的前列;他强调科学与人文要相互融合,呼唤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和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2.
非中心城市理工科院校地域环境受限、资源短缺、开放意识不足、信息不畅等是制约其发展的现实瓶颈,但真正能够使非中心城市理工科院校在长期目标上建立竞争优势的是其无形资源,大学精神是这种无形资源的中心。因此,非中心城市理工科院校应结合城市、院校特色,凸显大学精神鲜明个性;应以校园文化推动大学精神,以大学精神提升校园文化,确保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统一;应融入交往理念,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培育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产动画业虽蓬勃发展,却难创一流,而综合型人才培养能够为动画市场的发展解近忧且谋远虑。高校动画专业应构建人文、艺术、科学合流的教育模式,广设通识课程,培养出创造意识敏锐、思维灵动跳跃、文化底蕴深厚、技能扎实稳固、兼具团队精神的综合型人才,为遭遇瓶颈的动画产业提供丰盈给养。  相似文献   

14.
艺术设计的创新教育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对艺术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当前形势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使命。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在注重历史文化传承和实际应用的同时,特别注重设计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科掌人文知识作为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当代教育与设计实践,建构科掌可行的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5.
人文科学的研究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一样,都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并不断对探索出的理论加以实践的检验。但是人文科学的实践和自然科学的实践有很大的区别。自然科学的实践是一种对外部物的世界的感知,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实践手段则是对人类自我精神的探索和体验。对两者的混淆不清和盲目套用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停滞不前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16.
徐丹凤 《科技信息》2007,(16):188-188,196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人才所具备的综合素养愈来愈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基地,如何优化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铸造特色的人文精神,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所需的新型人才,是亟待深思的问题。本文主要论述新发展中的理工科大学在人文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新形势下如何优化理工科大学人文教育的途径和措施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和保护的矛盾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平遥古城,有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极具旅游开发价值.以平遥古城为例,系统总结了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探析了这对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认为遗产保护和遗产开发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旅游开发始终应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并建立科学合理的保护和管理.在正确认识遗产资源的特殊性和中国国情的前提下,以旅游开发为手段,提高当地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才能使保护工作从消极保护转化到积极保护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专业认证的目的在于评价高等教育专业水平,促进专业质量的改进和提高.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专业认证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认证专业数量少,覆盖面窄的问题,这种现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尤为明显.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属人性、社会性和抽象、隐性的影响力等特点,我们认为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认证的重点是构建适合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证标准和认证体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提高重视程度,理清运行机制;其次要尊重学术特点,建立认证体系;最后要重视认证结果,促进认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自兴办以来已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其中人文传统的淡化与人文教育的削弱日益成为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突出人文精神的引领作用,并逐步建立起一整套符合人文素质培养实际的新的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更应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名掌握现代化技术的职校生,固然要学习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人文科学成果,但首先需要的是学习本国的优秀文化传统,确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树立对本国文化的自尊自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职校生的人文素质,中华民族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