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新庄里金矿位于北中秦岭陆表海盆北缘,岷(县)-礼(县)多金属成矿带西段,矿体赋存于教场坝花岗岩外接触带二叠系地层之中,受近东西向断裂控制,二叠系地层的含矿岩性内近东西向断裂构造带是找矿的最佳方向。文章在较详细研究矿区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总结了该矿区的主要地质特征,分析了该矿区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西秦岭地处甘肃省东南部,素有甘肃金腰带的美誉,是目前仅次于胶东金成矿区的第二大金富集区。参家沟金矿位于李子园成矿带东段,以断裂构造为格架,通过热液萃取岩浆岩中的成矿物质,形成了富矿黄铁矿化石英脉。结合区域地质、矿区地质及矿化特征分析,探讨成矿地质特征,不仅对参家沟矿区找矿具有实际意义,而且可对西秦岭岩浆岩型金矿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金厂沟金矿地处西秦岭海西褶皱带多金属成矿带,从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地质特征入手,结合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及矿化特征和多条构造蚀变金矿化带分析,认为金厂沟金矿床属于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探讨了金厂沟金矿控矿因素,初步建立了成矿模型,认为金厂沟金矿床深部受韧性剪切带和背斜核部灰岩双重控矿作用显著,对该地区深部找矿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何家坪钼矿位于祁连与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的复合部位,南祁连加里东成矿带东段陇西-清水铜铁金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上,矿体赋存于斑状二长花岗岩,受岩体中节理裂隙控制,具高硅、高铝、富碱、贫铁、钙、镁之特点,是寻找钨、钼、锡矿产的有利地段。文章在较详细研究矿区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总结了该矿区的主要地质特征,分析了该矿区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
铺子坝金矿区位于南秦岭陆源裂谷带,南秦岭褶皱带之白龙江复背斜核部,成矿区划属玛曲-略阳区域成矿带亚尔码-舟曲金、铜、铁、锰、磷成矿亚带。矿体赋存于迷坝闪长岩外接触带的志留系地层中,严格受北西向断裂控制,矿床的形成受志留系地层、印支酸性脉岩及断裂构造3种因素控制。志留系地层的含矿岩性内北西向断裂构造带是找矿的最佳方向。在较详细研究矿床地质的基础上,总结了该矿区的主要地质特征,为区内找矿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夏河县格娄昂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娄昂金矿(即早子沟金矿格娄昂矿段)为近年来夏河-合作地区新发现的大型金矿之一,目前已探明储量30t以上。矿床位于西秦岭同仁-夏河-岷县金成矿带,矿体赋存于中三叠统古浪堤组细碎屑岩,产于地层、脉岩及其接触带中,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区深部及矿带西南段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研究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控矿条件对该地区的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军 《甘肃科技》2015,31(3):31-33
阳沟金矿区位于中秦岭陆源盆地带,中秦岭礼县-罗坝-锁龙口和礼县-洮坪-喂子坝两断裂带与石家河坝复式向斜核部,成矿区划属礼县-岷县金及多金属成矿带上。矿体赋存于中川岩体外接触带的石炭系地层中,严格受北西向断裂控制,矿床的形成受石炭系地层、印支酸性脉岩及断裂构造三种因素控制。石炭系地层的含矿岩性内北西向断裂构造带是找矿的最佳方向。文章在较详细研究矿床地质的基础上,总结了该矿区的主要地质特征,为区内找矿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甘肃武都安房坝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房坝金矿床位于甘肃省南部,所处构造单元为秦祁昆造山带秦岭弧盆系南秦岭印支期裂陷盆地的西倾山-南秦岭陆缘裂谷带,秦岭成矿区西秦岭Pb-Zn-Cu(Fe)-Au-Hg-Sb成矿带、白龙江上游燕山-喜山期金锑钒铀硒成矿带。研究区圈定金矿体46条,矿石围岩主要为泥质变质岩和石灰岩,矿石的寄主岩石为碳酸盐脉,矿床成因类型应为地下热(卤)水溶滤型金矿床,矿区内及外围找矿标志明显。  相似文献   

9.
夏家坪金矿位于西秦岭造山带东段之北秦岭褶皱带内,地处北秦岭金银多金属成矿带,赋存于古元古界秦岭岩群和下古生界-上元古界李子园群中.为一主要由岩浆活动提供热能的受断裂构造带控制并与岩体有密切物源联系的热液型金矿.该矿由3条矿带组成,矿体外围一定范围内广泛发育有硅化、碳酸盐化、黄(褐)铁矿化,其中黄铁矿化与金矿关系最密切.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成因.旨在说明在该区金资源有巨大的蕴藏潜力,应为以后地质普查及勘探工作的重要靶区.  相似文献   

10.
刘春迎 《甘肃科技》2014,(8):27-28,26
矿区位于西秦岭造山带华力西复杂褶皱带中,礼县-白云-山阳深断裂(麻沿河-洮坪断裂)北侧,礼县-岷县金及多金属成矿带上。矿体赋存于吴茶坝岩体外接触带的泥盆系、石炭系地层中近东西断裂破碎带内。初步控制两条矿带,圈出金矿体2个,其中Ⅰ-1矿体长320m,平均厚度7.44m,平均品位1.52g/t,产状160°∠75°。Ⅱ-1矿体长160m,平均厚度6.44m,平均品位1.53g/t,产状210°∠75°。矿床规模为小型,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床。就此对该金矿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总结,并对该金矿成因、含矿性进行了探讨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吉黑地槽褶皱系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金属矿产地之一,区域地层岩性组合复杂,地质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背景优越。本文根据吉黑东部地区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结合该地区近几年的地质勘查成果,将吉黑地槽褶皱系划分为五个成矿区带,即太平岭成矿带、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吉中-延边成矿带、佳木斯-兴凯成矿带、完达山成矿带,并对每个成矿区带的地质特征,成矿特点进行了阐述,对五个成矿带的找矿潜力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下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2.
大桥金矿区位于西秦岭造山带东段,通过对成矿流体、稳定同位素、稀土元素等的研究,阐明了大桥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铁矿做硫同位素分析,发现δ34S值变化范围较大且较为离散,表明其硫来自深部岩浆硫与地层硫的混合或变质流体,即大桥金矿床属于多成矿期次的中低温变质热液型矿床。对于稀土元素的研究测发现大桥矿区的硅质岩δCe平均值为0.8955,接近非热水成因陆源硅质岩的δCe平均值(1.20),由此认为大桥金矿床更接近于热液成因。对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进行探讨,对西秦岭造山带成矿带上寻找同类型矿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上坝金矿床处于西秦岭中带东段的合作-崖湾金、汞、锑成矿带上。通过对土壤地球化学的研究,显示了土壤次生晕测量结果与地质矿化异常的吻合性,为下一步结合土壤化探找矿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银帮山铜多金属矿区位于新疆哈密境内,位于雅满苏石炭系岛弧带的东段,沙泉子深大断裂与苦水断裂之间。其南部为中天山成矿带,北部为黄山成矿带。文章从研究矿区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入手,分析成矿条件,总结矿化蚀变特征,提出找矿标志,为今后在本区的地质勘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江龙  岳珊珊  颉军强 《甘肃科技》2012,28(8):32-34,56
黑水沟金矿位于西秦岭造山带东段,北、中秦岭接合部位,处在北秦岭金银多金属成矿带以南与中秦岭金铁汞锑铅锌成矿带以北的结合地带.赋存于丹凤群地层中,为一岩浆活动提供热能、受断裂构造带控制的复合热液型金矿,是近年发现的小型金矿床,通过勘查有望扩大为大型的金矿床.该矿由五条矿带组成,矿石类型分别为:黄铁矿(方铅矿)化蚀变岩型、黄铁矿方铅矿石英脉型和块状硫化物型.围岩广泛发育有硅化、绢云母化、大理岩化、碳酸盐化、黄(褐)铁矿化和方铅矿化,其中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与银金成矿关系最密切.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该矿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通过收集研究西秦岭地区的地质资料,总结了钨钼成矿地质背景和成因类型,总结划分出3个钨钼成矿带,在此基础上划分了7个钨钼找矿预测区。斑岩型与石英脉—交代岩型白钨矿矿床是西秦岭地区具有找矿潜力的2个类型。本文是为《中国钨业》创刊三十周年钨业发展报告会论文集撰写的甘肃北山地区和祁连地区钨钼成矿特征及找矿预测的姊妹篇。  相似文献   

17.
雒增路 《甘肃科技》2014,(5):28-29,40
后驮阳沟金矿位于秦岭造山带西段北秦岭加里东构造带与中秦岭华力西褶皱带的接合部位,反"S"型构造的转折端,矿体主要赋存于下古生界丹凤群黑湾里组、大草坝组地层中,北东及近东西向断裂是区内主要控矿和容矿构造,均具多期活动特征。通过对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和研究,指出了该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8.
孙瑞文 《广东科技》2012,21(13):153+142-153,142
西秦岭泥盆系中赋存的层状层控铅锌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地。分析总结了该成矿带中东段的地质成矿背景、矿化时空分布规律,重点对成矿条件及成矿环境、成矿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9.
王军 《甘肃科技》2015,(4):52-54
矿区位于中秦岭华力西复杂褶皱带中,礼县-白云-山阳深断裂(麻沿河-洮坪断裂)北侧,礼县-岷县金及多金属成矿带上。矿体赋存于吴茶坝岩体外接触带的泥盆系、石炭系地层中近东西断裂破碎带内。初步控制发现4条矿化带,圈出金矿(化)体7个,其中Ⅳ-1矿体,控制矿体长度80m,厚度0.40~1.40m,金品位0.54~1.72g/t。产状160°∠75°。Ⅱ-1矿体长160m,平均厚度6.44m,见矿品位1.53 g/t,产状210°∠75°。矿床规模为小型,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床。本文对该金矿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总结,并对该金矿成因、含矿性进行了探讨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刘伟 《甘肃科技》2008,24(4):31-33
甘肃西秦岭地区地处西秦岭东西复杂构造带中,本区已发现的矿床、矿(化)点数量多、规模大、品位高,是我省重要的找金靶区。本文分析了西秦岭地区金的区域地质成矿条件,该区区域地质背景条件有利,地球化学特征为规模大、强度高、分带明显的强异常区,总结出了找金方向及找矿标志,进而选择了党川—利桥等六个区段为西秦岭地区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