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磁力搅拌高压釜内进行了文题的研究。考察了五种石油加工工业催化刺单独和混合使用时,对煤加氢液化的影响。发现加氢裂解催化剂和加氢精制催化剂按1:1混合使用,可获得较高的煤转化率和油产率,氢耗也较低。进一步研究表明,该混合催化剂适于在较低温度下使用,最佳液化温度随其它操作参数变化。当有催化剂存在时氢压对转化率的影响比无催化剂时显著。催化剂用量增大对液化有利,但操作成本增加。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高温、高压下盂县烟煤直接液化试验所得产物的分析,发现在加入我国自行研制的高分散铁系催化剂后,也能获得较高的油收率和煤转化率(分别为51.73%和83.9%)。本次试验液化单元的H2耗量仅为6.12%,低于国外典型的煤液化工艺,具有成本优势,而且实验装置的生产能力增高。在反应压力方面,本次试验压力仅为19MP,反应条件更加温和,对实验设备的耐压要求也进一步降低,安全性更加保证,并且反应的运行成本也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
5.
在相对温和条件下,考察了反应温度、氢气压力、溶剂供氢性能和催化剂对红柳林煤液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70~390℃ 范围内,温度升高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煤的大分子结构解聚;在390~430℃ 范围内,温度升高的主要作用是促进重质产物二次裂解.此外,在Fe催化剂中加入碱性催化剂之后,Fe催化剂与碱性催化剂之间产生了协同效... 相似文献
6.
煤液化技术在当前我国的石油供需形势下尤为重要,其中动力学的研究对于煤液化理论的拓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充分考虑了煤液化过程中可逆反应的存在,基于集总动力学的方法,提出了神华煤直接液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并采用了引入多重退火交叉策略的遗传算法估算参数值。通过估算值与实验值相比较,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10%。表明该遗传算法对于集总动力学参数的估值很有优势,而且所提出的动力学模型反应网络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用两种间隙式小型高压釜,在不同条件下考察了究州煤的加氢液化性能,並与联邦德国加氢原料煤Wester holt煤和美国的Illinois 6号煤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兖州煤具有较高的加氢反应活性,它略高于后一种煤,明显高于前一种煤。以循环油为溶剂,拜尔赤泥为催化剂,在氢初压9MPa,435℃和60min条件下,兖州煤的转化率达84%:油产率为46%。 相似文献
8.
9.
10.
时亚民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利用高温高压加氢热解装置,在无催化剂及分别以氯化锌、氯化镍、三氧化二铁及二硫化钼4种不同类型催化剂条件下,阜新煤液化的产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尽管4种催化剂都能显著提高煤的总转化率,但不同类型催化剂显示出不同的产物选择性,且存在生成液态烃组分存在明显的不同.结合红外(IR)及X衍射(XRD)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不同的催化剂具有不同的催化行为或机理.相对在反应体系中呈固态存在的NiCl2,熔融态的ZnCl2除了能促进煤的催化加氢反应外,还存在质量传递效应.Fe2O3表面存在的活性氧能够从H2中吸收H原子形成Brnsted酸位和氢自由基[H.],从而加速煤的裂解及加氢反应.MoS2的催化液化过程中,不仅存在Lewis酸位Mo的催化加氢,还存在中间产物H2S的自由基引发反应. 相似文献
11.
水中直接液化木质生物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高温高压反应釜内,进行超临界和亚临界条件下水中直接液化木质生物质试验,温度范围为280~380℃、压力范围为2.8~30 MPa,反应时间为40 min。结果表明,在50 g生物质和250 mL蒸馏水给料比率、温度310℃和反应时间40 min的试验条件下,木焦油产量最高达到14.4 g;在温度380℃、压力23.2 MPa和反应时间40 min的试验条件下,有机溶解物产量最高为10.3 g。 相似文献
12.
13.
14.
选用陶粒,阶梯环,陶瓷锯鞍环,金属锯鞍环,粉煤灰块五种填料分别装入生物滴滤塔进行进行处理含H2S气体的实验研究。从气体入口浓度,营养盐喷淋量和气体流量三个方面探讨了其与H2S气体处理效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实验室模拟脱硫装置及脱硫剂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小型绝热填料吸收塔和再生塔中,模拟循环法脱硫工艺过程,比较了脱硫剂甲基二乙醇胺(MDEA)浓度分别为w=0.10和w=0.30时,不同气液比的选择性脱除H2S的性能。并在恒定脱硫剂循环流量、再生热负荷条件下,以w=0.30的MDEA水溶液为基准,综合评价了添加部分有机溶剂时脱硫剂对脱效率有选择性因子的影响。实验表明,添加N-甲基吡咯烷酮及环丁砜可显著改善脱硫剂的选择脱友性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以甲醇作溶剂用荧光光谱分析煤短接触液化产品的方法。对煤的短接触液化产品用不同极性的溶剂洗提得到9个级分,从9个级分中鉴定出25种组分。为了与煤焦油比较,用同样的方法和操作程序测定了煤焦油,鉴定出28个组分。本文还用液相色谱分析测定了煤短接触液化产品的氯仿洗提级分,所得结果与荧光光谱分析所得结果一致,证实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稠油注汽热采过程中生成H2S机理,以Na2SO4,CaSO4,MgSO4,Fe2(SO4)3,Al2(SO4)3与稠油硫酸盐热化学还原(TSR)实验为基础,探究稠油TSR生成H2S机理。实验表明,不同硫酸盐与稠油反应生成H2S不尽相同,硫酸盐的阳离子所带电荷数决定TSR反应程度的难易,电荷数越多越容易进行反应,且H2S生成量顺序为Al2(SO4)3>Fe2(SO4)3 > MgSO4 > CaSO4 > Na2SO4,但生成的烃量顺序为Fe2(SO4)3 > Al2(SO4)3 > MgSO4 > CaSO4 > Na2SO4。与其他硫酸盐不同的是,由于Fe2(SO4)3的氧化性,Fe3+可能与生成的H2S进一步反应。通过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对固相检测发现,不仅存在金属氧化物(CaO,MgO,Fe2O3,Al2O3)还存在FeS2。最后,通过对MgSO4油相硫含量的检测发现,反应后硫含量高于原油硫含量,证明了无机硫向有机硫的转化。 相似文献
18.
文中着重研究了MDEA溶液对H2S和高浓度CO2混合气的选择性脱硫过程,从动力学的角度阐述了决定过程选择性的因素,并在小型填料塔上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只要控制较高的气速、气液比、较短的气液接触时间,用MDEA溶液对CO2体积分数为80%的含H2S气体脱硫,净化气中的H2S的体积分数可以降到1%以下,液相中H2S与CO2的摩尔比为0.4~3。该研究结果,为工业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