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
中能重离子碰撞中K介子的产生是研究核反应中形成高密核物质性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这里基于最新改进的极端相对论量子分子动力学(UrQMD)模型,以中能区(入射能量为1.5、2.0GeV/nucleon)Au+Au碰撞为例,在引入K介子与核子相互作用势(KN势)的基础上,探讨K介子矢量场的空间分量(类似于洛仑兹力)对K介子集体流的影响。发现在描述K介子的集体流时,洛伦兹力的贡献是非常重要的。通过KN势和洛仑兹力的计算,可以很好地再现直接流和椭圆流的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2.
夏临华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9(4):11-16
我们研究了重离子碰撞中的奇异介子产生。由于在高温高密度核物质中强子质量减少,K介子产生率地加,流体动力学模型计算表明增强了K介子产生主要来自介子-介子相互作用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7,(12)
中能重离子碰撞中产生的π介子是研究高密核物质状态方程一个重要的探针.而影响π介子在核介质中输运的π介子与核子相互作用势(πN势)目前还没有完全确定.在最近更新的极端相对论量子分子动力学(UrQMD)模型中加入一种经验的πN势,研究了它对π+和π-介子集体流的影响.通过与FOPI合作组实验数据的比较发现,考虑一个较弱的πN势可以同时半定量地解释直接流和椭圆流随快度及横向速度的变化情况,而考虑强的πN势或者不考虑πN势给出的结果都与实验数据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高成群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1(3):60-62
基于理离子碰撞中深势共振的考虑,讨论了^16O与^12C,^24Mg和^28Si的弹性散射,结果表明,这三个系统的弹性散射角分布后角振荡上升的反常现象是一种深势共振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量子分子动力学输运模型(LQMD)研究了中能重离子碰撞中π介子产生机制,包括多重性时间演化、快度分布、横向动量分布、集体流等物理量.以反应系统40Ca+40Ca,90Zr+90Zr,96Zr+96Zr,96Ru+96Ru和197Au+197Au为例,我们研究了Δ-核子相互作用势、核介质中散射截面、π介子-核子相互作用势和散射截面对π介子产生的影响.结果给出同位旋依赖的Δ-核子作用势会增加π-/π+的比值,考虑核介质效应的Δ-核子散射截面会压低π介子的产生,特别是在中心快度和低动量区域.基于π介子与原子核散射的实验数据,提取了π势并分析了快度分布、横向动量谱、集体流.π势会压低高横向动量和中心快度区域π介子产生,特别是π-产生.π介子与核子散射吸收过程会导致反常流现象,特别是π+ 相似文献
6.
郑玉明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9(4):375-377
用事件产生器URASiMA模拟了160A GeV/cPb+Pb反应中的K介子产生,并分析了两K玻色-爱因斯坦关联。理论结果较好地符合NA44的初步数据。 相似文献
7.
高墀恩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1960,(2)
色散关系是分析实验资料的有力工具.本文利用方法建立一个核子核子碰撞产生π介子的色散关系。第一节利用方法得散射振幅,第二节讨论这种碰撞的坐标系,第三节分析吸收部分的谱,第四节从散射振幅的劳侖玆变换及在同位旋空间转动的不变性,利用弱反演及强反演探讨散射振幅的对称性,并写出色散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21,(8)
近年来,椭圆流(v_2)作为研究重离子碰撞动力学过程的重要观测量之一而备受关注.本文基于极端相对论量子分子动力学(UrQMD)模型,反向追踪反应末态处于中心快度区(|y_0|0.1)的核子的演化过程,探究这些核子的v2随时间的变化.通过分别记录这些核子在平均场、核子-核子碰撞作用前后的v_2来探究这两部分对v_2产生的影响.以入射能量为每核子0.4 GeV、碰撞参数为5 fm的Au+Au碰撞为例,计算结果表明平均场对中心快度区核子的v_2的贡献大约占30%,而碰撞对它的贡献约占70%.此外,还发现不考虑碰撞项中的泡利阻塞效应时给出的v_2比考虑泡利阻塞效应时的要大10%左右. 相似文献
9.
张世杰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4)
自1911年,L.卢瑟福首创研究物质结构的撞击方法以后,1931年他的学生J.D.科克罗夫特和E.T.S.沃尔顿用倍压线路又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加速器。由于这一开拓性工作的完成,为以后50多年粒子物理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人们在不断提高加速器能量的过程中,曾用能量为175—340Mev的质子打击铍或碳,以研究所出现的γ辐射现象。此实验发现在能量为175Mev附近,有较弱的γ射线出现,其能量分布和强度都与质子的轫致辐射一致。因而被解释为质子的轫致辐射。但是当质子能量达到340Mev时,产生的γ射线强度约增加100倍!后来被解释为反应 相似文献
10.
高能重离子对心碰撞中参与碰撞的核子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志进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9(4):351-353,357
以重离子碰撞的独立源模型为基础,对入射能量为60与200GeV/A的^14O Al、Cu、Ag、Au对心碰撞中参与碰撞的核子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参与碰撞的核子数随靶核质量数增大而增大,而与入射能量无关。 相似文献
11.
张伟刚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0(4):325-329,336
根据聚合级次定律提出一种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粒子鉴别的新方法。采用该法分析了Bevalac流光室1.2A GeVAr+BaI2和2.1AGeV Ne+NaF4π实验事件中z≤2的粒子及碎片的产生几率。发现了粒子鉴别前后两种实验事件快度分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扰QCD方法,对基态矢量介子B_q~*通过弱相互作用衰变到末态是2个D介子的过程进行了唯象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未被CKM因子压低的W玻色子外发射过程B_s~(*0)→D_s~+D_s~-,B_d~(*0)→D_s~+D_d~-,B_u~(*+)→D_s~+_u~0等,其分支比可以达到10~(-9)量级.这些过程很有可能在未来被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和超级B工厂SuperKEKB等实验探测到. 相似文献
13.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37-39
在计算真空中的超重力带电粒子在与粒子康普顿波长相距的距离所产生的电磁场时,粒子的波函数由克莱因—戈登方程控制。对于标量粒子、自旋半粒子或狄拉克方程,它们产生的电磁场在大小和方向上与库仑场有本质上的不同,这是由点电荷引起的量子扩散效应。因此,对重离子碰撞产生的电磁场的实际计算必须建立在对价夸克进行全量子处理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重Hybrid介子QQg。从重夸克偶素QQ位势写出QQg体系中QQ,Qg,Qg间的有效位势,并采用谐子势得到了胶子球对称分布下的QQ介子的质量谱及其波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极端条件(高温度、密度、同位旋不对称度)下核物质的性质研究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重离子碰撞实验结合输运模型模拟是目前人们研究核物质性质的重要手段.重离子碰撞过程中带电粒子运动会产生很强的磁场(内部磁场),然而在之前的输运模型模拟中通常不考虑内部磁场对带电粒子运动的影响.我们在极端相对论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中,引入内部磁场,并研究了内部磁场对出射粒子集体流的影响.发现内部磁场对核子产额及集体流的影响可以忽略,而对带电π介子产额比及集体流的快度分布的影响较为明显.这一结果表明,在利用中能重离子碰撞后出射的π介子作为研究核物质性质的敏感探针时需要考虑内部磁场效应. 相似文献
16.
刘植凤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2(1):46-49
利用色八重态产生机制和不同的核介质效应模型,在RHIC-PHENIX和HERA-B的运动学范围内,计算了重离子碰撞中J/ψ粒子产生截面比的y分布,以及在xF<0范围内a(xF)的xF分布,并与最新公布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显示出不同的核介质效应模型对截面的影响相差很大.结论对于验证xF<0时核介质效应模型的适用性、研究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形成标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植凤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7(1):73-77
采用重新拟合的σJ/ψN数据计算核吸收效应,并结合能量损失以及核遮蔽效应因子.研究了E866、RHIC和HERA上J/ψ粒子产生中微分截面比R的xF(或y)分布,结果与最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论表明:所选用的介质效应模型能较好地再现实验数据,体现冷核效应的幅度,尤其是RHIC的正快度区域(y>0)及HERA的负xF区域.文末还给出了对LHC上产值数据的预言.对冷核介质效应的研究,能协助甄别热核反应中的产值抑制是否预言中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形成的标志,从而有助于对QCD物质特征的检验. 相似文献
18.
在75MeV Ni^+q+Cu碰撞中,测量了双电子单光子跃迁,得到了KK空穴分配比值Rkk同Lennard的理论预言一致。 相似文献
19.
中能重离子碰撞是自洽平均场效应、二体碰撞效应和泡利阻塞效应交互作用的领域。描述中能重离子碰撞应使用原子核多体关联动力学理论,BUU方程是包容了以上3种效应的可计算方案,本文由多体关联动力学经适当近似过渡到了BUU方程,并讨论了与此相关的几种中能重离子碰撞的微观理论。 相似文献
20.
喷注淬火效应是高能重离子碰撞中产生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新物质形态的硬探针信号,已被大量理论和实验研究所证实.通过大横动量末态强子产额的压低提取量化喷注淬火强度的喷注输运系数■是高能重离子碰撞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在结合高扭度喷注能量损失的次领头阶微扰量子色动力学部分子模型框架下,本文通过末态强子的压低和实验数据对比提取了介质中心初始最高温度T0处的喷注输运系数■.不同种类粒子、碰撞能量和碰撞中心度的实验数据对■的约束表明,■/T03会随T0的增加而降低.为进一步研究■/T3对介质局域温度T(τ, r)的依赖性,本文将RHIC和LHC能区多个中心度的单强子、双强子和γ-强子压低三种观测量的实验数据结合起来,对■/T3(T)进行了整体的限制.面对海量的模型计算,我们首次结合信息场理论的概念设计了先验分布为随机函数的贝叶斯统计推断法,可以削弱■/T3在不同温度区间的长程关联.用低能量非对心碰撞到高能量对心碰撞的实验数据逐步对■/T3(T)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