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近年来出土的有关"社、稷"祭祷的简文,证明卜辞中的"兇"当释为"稷"而非"蓑",稷与社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自然神灵,而不是郑玄所称的"原隰之神".社、稷皆有坛."社稷"一语既是诸侯国家政权的代称,又是天下的代称."社稷"一语的合称在商代就已经出现,而非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关于巫之本义的研究成果较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许慎的解释——巫即祝。这一解释并未揭示出巫之本义。其实,巫之本义为"象无形",即妆扮神鬼,为祭祀神鬼仪式一个重要环节。其形式表现为一种巫祭仪式,即象无形舞以祀,以一种巫舞而祀呈现出来。故其有两大形态特征:一是象无形,这是其显著特征;二是象无形舞以祀,这是其本质特征。这是巫之原初形态与特征。在其同时或稍后,这种象无形舞以祀形态出现了分化,其中的一支巫舞从祭坛走向民间,成为专门娱人的民间舞蹈,不再具有祭祀性质。这样,巫在上古之时就分化为两条支流:祭祀之巫舞扮演与非祭祀之巫舞扮演。前者是中国戏剧史的暗流,而后者则为中国戏剧史的明河,两者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共同体现出一部较为完整的中国戏剧史。  相似文献   

3.
地球环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今天用"年"表示,古代既可用"年",也可用"祀、岁、载"表示。"祀"出现最早,主要用于商代;"年"早在西周春秋时期就成为主要的计时量词;"岁"从上古到中古使用频率一直较高;"载"先秦偶尔用以计时,晚唐大量使用,元代以后用得较少。从用法上看,"数+年(祀)"可表序数也可表总数,"数+岁(载)"只表总数。唐宋时期"载"与"年"用法一样。另外"年"、"岁"还可用来纪龄。  相似文献   

4.
浅草社、沉钟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的两个较为重要并有一定影响力的社团。长期以来学界对二者的关系展开了较多的论争。从浅草社的创办者、发文风格、取材特点等方面与沉钟社加以比较,结合两社成员的话语表态,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认为二者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社团。  相似文献   

5.
五四时期,周作人是北大的教师,新潮社是以北大学生为主创办的新文化社团。周作人在写了《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等文章之后,成为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重要思想家,新潮社在思想上成了他的忠诚的追随者。周作人是新潮社的最后一批社员和最后一任主编。但是,在抗战胜利后,新潮社的主要缔造者傅斯年,却因周作人抗战中的附逆表现,毫不留情地与当年的老师划清了界线。周作人对新潮社的感情也就此断绝。  相似文献   

6.
评弹传承自古有之,但评弹传承的规范化直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光裕社重建后才真正开始。光裕社在学艺对象、学艺流程、师承谱系、师徒权利与义务等方面对评弹传承制定了一系列规则,传承的规范化推动了评弹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伴随着社会变迁,光裕社对于评弹传承的限制性规定越来越受到来自内、外两个方面的冲击,最终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促成学艺者性别、地域等限制的取消,从而促使评弹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7.
清华简中一些神话传说资料对研究我国早期的神话演变、民俗信仰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通过选取《楚居》《赤鹄之集汤之屋》《八气五味五祀五行之属》展开研究,可分析论述族源神话的发展及巫史时期的史事记注特点、早期原始时期神话的遗留以及后土神话的流传与土地信仰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新潮社是五四时期由北大学生发起成立的,它旨在介绍西方文化,以清算封建传统文化的弊端.它受<新青年>的影响很大,并与<新青年>形成犄角之势,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与旧势力、旧传统、旧思想展开斗争.它所做的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发行了3卷12期<新潮>杂志,出版了<新潮丛书>和<文艺丛书>.  相似文献   

9.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化史上的“轴心时代”。在这一时期,中国龙的形态和观念都发生了引人瞩目的变化,特别是龙的观念由具体表象层次开始走向抽象象征层次,最终结晶定型于《易》传中。  相似文献   

10.
托勒密王朝统治时期,埃及民间私社世俗体社条文献中,对社员的丧葬活动有较为详细的规定。通过考察这一活动的详细情况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民间私社的丧葬活动实际是带有一定社会性的经济互助行为。这种互助不仅是私社的重要社会功能,也是其存在和兴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近10年协同育人研究的发展方向和特点,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12~2022年“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发现“家校社”协同育人研究存在以下问题:聚焦“家校社”协同,忽略“家校社政”的均衡发展;重视理论研究分析,缺乏具体实施指导方案;关注线上线下融合,忽视优质资源的整合与完善.提出解决途径:教育回归初心、学校回归育人阵地、家长回归家庭教育本位、政府回归教育常态治理和社会回归育人公益.研究结果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小泉 《科技信息》2007,(5):153-155
中国系统的思想体系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先秦时期诸子百家虽然观点不同,但其目的都是在于提出一套治理国家的方案。可见,我国古代系统的思想体系从一开始就与政治实际紧密相连的。也就是说,诸子百家思想体系的价值和作用体现为一种更相嬗替的递进关系。具体表现在:秦汉时期紧接春秋战国时期之后,而能够将春秋战国时期未曾展开的最重要的法、道、儒三家学说加以改造,使之成为秦汉时期的正统政治思想,在秦代、西汉前期和西汉中期相继为用,前后嬗替,对当时社会作出各自的贡献。甚至在秦汉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法、道、儒三家相继为用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重复出现,似已成为行之有效的规律。纵观历朝历代的政治得失,如何适时地完成法、道、儒三家政治思想的嬗替已成为了王朝能否取得成功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3.
先秦时期是中国平民教育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旧石器时代,平民教育内容注重单一的生活技能教育,平民教育场所也以社会教育为主,并有着强烈的实用性目的。经过新石器时代和夏商两代的发展,至春秋战国时期,平民教育内容注重理论化知识教育与道德教化,平民教育场所已经包含学校教育,平民教育目的的功利性也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14.
湖社是以湖州旅沪商人为基础,以湖州旅沪政界人士为核心的同乡团体,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最有影响力的同乡团体之一。通过考察湖社与政府、民众的互动,可以看出近代的新式同乡团体对社会的参与度进一步增强。作为中间组织的同乡团体,湖社渐渐地成为了地方政府与民间交流、沟通的桥梁,湖社在民众与政府间发挥着一定的调节、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古汉语神祀类同义词研究》继承《尔雅》及王凤阳《古辞辨》的方法,对古汉语词汇中神祀类同义词作穷尽性研究,大大彰显了按系统即按群类研究词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它必将会带动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博大精深的中国体育伦理思想与泛道德化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有密切联系.春秋战国时期体育伦理思想主要体现了儒家"仁爱"精神,其精神实质是:天人合一,尚中贵和;先德后艺,以艺显德;积极入世,建功立业;遵从礼制,严格等级;重义轻利,诚信守诺.深度解读春秋战国时期体育伦理思想,旨在有所领悟并在此基础上精深把握此时期体育伦理思想的渊源及其发展脉络,从而更好地预知体育伦理思想未来的走向.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石器时代乐舞的形成,夏商周时期舞蹈的完善及春秋战国时期舞蹈的发展.指出,舞蹈艺术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后,随着官学下移、私学兴起,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奠定了中国舞蹈艺术发展的现实主义基础.  相似文献   

18.
建国初期我国少数民族村社政治体系表现出了多样性的特点,其主要成因包括地理环境多样化、文化和宗教的多样性、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历史上的统治者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放任的统治政策。少数民族村社政治体系多样性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加大了国家整合的难度。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贵州黎平县龙额乡赶春社仪式活动中的花脸形象,以“双性同体”①的符号表征,“深描”了隐藏于古俗文化背后的意义结构。1.民俗意义上,赶春社与源自于中原古俗的春社祭祀社神祈求丰收大同小异;2.赶春社以捞鱼为仪式的核心,其寓意与“圣婚”时期人类对性活力、生命繁殖力的崇拜有关;3.花脸形象以符号聚合体的方式总合了前2个意义的蕴含,即以“双性同体”的符号方式,昭示“人类富有生命创造力和繁殖力的完美状态的周期性回归”的可能性和再度现实性。总之,人类学意义上,侗族赶春社花脸形象的“双性同体”符号表征,在于编织从属观念基础范畴的具有解释性功能、反映人类社会历史信息与普遍规律的意义之网,且在族群集体的信仰诉求的源头上规限及制约着一个民族对世界的定义与解释。  相似文献   

20.
努力成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已经成为高校社科学报的现实诉求.为了实现诉求,目前高校学报出现诸多不规范的行为表达,表现为唯"引用"、唯"摘转率".站在建设绿色学术生态环境的视角,高校社科学报应该通过坚守办刊宗旨,规范办刊行为,承担社会责任,净化学术生态环境,提升办刊水平和质量来实现学报发展的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