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再次告诉人们一个真理:战争是人类交往的一种行为,是历史的一种常态。有史学家言:在西方3421年有记录的历史中,只有286年没有战争。历史上,往往由于战事的频繁,促使人们对战争进行深入思考,以探求其规律。中国古代著名兵书,如《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黄石公三略》、《太公六韬》、《孙膑兵法》等,均出于战国时期。在西方世界,正是由于波澜壮阔的拿破仑战争,才催生出了那两部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和约米尼的《战争艺术》。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不是一场传…  相似文献   

2.
该文二作者是研究《孙膑兵法》卓有成就的老同志。刘是中国考古学会会员、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基竹简《孙膑兵法》等书的第一发现人和主要整理者、《孙膑兵法新编注译》的作者。韩是山东省历史学会会员、孙吴兵法研究会的理事兼副秘书长,因考证孙膑擒庞涓之“桂陵之战”遗址而受到全国史学界的高度评价。河南大学出版社拟将该文作导语编入即将再版的《孙膑兵法新编注译》。经作者同意,我刊先行发表,以示对《新编注译》再版志贺,以益于广大读者对该书的认识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在其《清代学术概论》一书中说,考证学是清代学术思想的特征,而且说它是当时的“时代思潮”。他这个看法对于后来研究清代学术史的人们,有很大的影响。但是,这个说法把考证学强调太甚,不免片面。把清初的“时代思潮”说成是考证学,欠妥。考证学只是当时显学的一种。此外,还有经世致用学派。在清初早些时间里。经世致用学派是很有势力的,考证学派是后来才出现的。两者之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但是,大体上可以说,在清初,先有经世致用学派的出现,然后有考证学派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不同于中国语境中的道家化,谋士张良的形象在日本中世文学中发生了武士化的变异。在军记物语中,张良与武士阶层的重要特征———武勇发生了联系。谣曲、幸若舞曲、御伽草子等文学体裁里均出现了描写张良勇猛品质的作品。这种变异与圯上受书故事在日本的流布密切相关。由于日本中世兵法概念包含用兵之术与武术两层含义,未曾阅读中国古代兵书的作者根据武士阶层对于个人武力的需要,自觉将张良所得兵书定位为武术秘籍,赋予了张良精于武艺、勇猛战斗的武士面貌。通过鞍马天狗传说的典故摄取和樊哙张良相并置的惯用句使用,张良身上的武士因素在中世文学中得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5.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等著作中,多次提到“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并引用了有关的论述和资料。“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指的是哪一本书,有人说是《本草纲目》,有人说是别的书。现在正在研究,还没有定论。但不管怎么说,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作“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应该说是  相似文献   

6.
罗漫先生在《云梦学刊》1995年1期发表《<远游>与屈原的“绝命词”》一文,提出《远游》是屈原的“绝命词”,这是屈学界至今为止提出有关屈原“绝命词”的第8种学说了。我姑且不谈前面7种中是否有“绝命词”,只想考证一下《远游》是不是屈原的作品,如果真的是屈原的作品,那么,这篇游仙赋是屈原的绝命词还是可以说得通的。假如《远游》根本不是屈原作品,那么,说《远游》是屈原的绝命词就不能成立。(一)《远游》是公认的游仙辞赋,作者在作《远游》之前居住在自己的故居,他是从故居起程游历“四荒”、“六漠”的。《远游》主人公的…  相似文献   

7.
孙膑,一般认为是战国中胡齐国人,也有说法称“孙膑楚人,为齐臣”(《吕氏春秋·不二》高诱注)。其生卒年月史籍无载,只有《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披露了他的家世渊源:“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武是著名的《孙子兵法》的作者,田齐王室宗族,那么,也可以说孙膑其人“系出名门”了。《通鉴·周纪》综合各家史书,把孙膑生平基本浓缩如下:“孙膑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仕魏为将军,自以能不及孙膑,乃召之,至则以法断其两足而黥之,欲使终身废弃。齐使者至魏,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者,齐使者窃载与之齐。田忌善而客待之,进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威王谋救赵,欲以孙膑为将,膑辞以刑余之人不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据说孙膑其名就是因为“以法断其两足”的膑刑而获致的。《史记)还详细地记述了孙膑助田忌赛马赢威王、齐魏争强斩庞涓的历史故事,这些故事构成了古籍中孙膑的基本生平材料。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文学史上,恐怕没有任何一部作品象《红楼梦》这样,在读者中间存在着如此严重的分歧!许许多多的“家事”说,如“故相明珠家事”,“和珅家事”、“傅恒家事”、“金陵张侯家事”、“顺治与董鄂妃故事”,……还有“自传”说,这仅仅是有关小说题材的种种争议,其中甚至有上万字的考证.《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更是莫衷一是.不少论者把作品的主题与客观意义混为一谈.而所谓“客观意义”往往加上自己的臆测.一部作品在读者中间存在争议,本来无可非议,但是,我们看到,随着时代的变化,《红楼梦》的思想性也在发生变化.人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某种需要,给《红楼梦》下断语.尤其是文化革命以来,把《红楼梦》说成“伟大的政治  相似文献   

9.
新版《鲁迅全集》第十卷内有《古籍序跋集》,收入1912年至1935年间鲁迅为自己辑录或校勘的十九种古籍而写的三十二篇序跋。这些序跋如实地纪录了鲁迅整理古籍的经过,显示了他在学术工作上的成就。读了之后,在为何整理古籍,如何对待文学遗产,如何治学等方面,都给我们许多启发和教益。一、“深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鲁迅整理古籍,就其方式来说,有搜集、辑录、校勘、考证、评论等方面;就其内容说,主要有三种:一是乡邦文献,二是古代小说,三是文人专集。此外,还有汉碑帖、汉画像、  相似文献   

10.
于希贤 《天津科技》2003,30(3):41-42
中国是文明古国,有悠久的历史,曾发生过多次温疫,也取得了战胜温疫的宝贵经验。回顾历史,也有助于今天的疫病防治工作。 1 古代温疫的发生与中国治疫文献 《说文》提出“疫,民皆疾也”,把凡能传染的病通称为“疫”。“瘟”则是烈性传染病,可以在禽畜动物与人之间相互感染。特别烈性的瘟病可以朝发夕死。所以中国古代把传染病、流行病通称为“瘟疫”。  相似文献   

11.
1972年4月,山东临沂银省山出土西汉墓葬,在一号木椁墓中有《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等兵书残简共存而同时被发现,从而解决了自唐以来中外学术界对孙武、孙缤是否各有其人、各有兵法传世的千年悬案,同时也引起史学界研究《孙膑兵法》、考证孙膑故里、搜集孙膑传说的浓厚兴趣。近年来.台湾和东南亚的孙膑崇拜者来大陆探亲、访问的与日俱增,更促进了史学界的考察和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12.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儒家诗教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叙事诗往往融入大量的抒情成份,而西方文论意义上的叙事诗在我们这个“诗国”里则是难以见到的。著名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把叙事和抒情完满地结合起来,还在于它能在细节描写中融入抒情,并从中揭示出人物的心灵世界和性格特征。诗中作者匠心独运所刻划的刘兰芝的五次“流泪”,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叙事作品中具体细节描写的典范,很值得后人细心研讨。 先从总体上评析。 《孔雀东南飞》全诗一共有1700多字。序以外,正文可分为兴、被遣、相盟、逼嫁、相诀、殉情、尾声七个部分。除掉兴、尾声外,其余五个部分本来都可以描写刘兰芝的“流泪”。只要“犯而能避”,不会给读者以累叠的感觉。但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没有这样极  相似文献   

13.
从古代行政区的划分、山川名称、历史地名和现代考古发现等多个角度相互印证,可以把襄城县、郏县、鲁山县、汝州、鱼齿山、尧山、湛水、滍水、应国及其墓地与一个特定的"父城"或"城父"联系在一起,证明张良的籍贯在现在的宝丰县。  相似文献   

14.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氏家训》是我国古代一部影响较大的散文杂论集。全书分二十篇,其涉及范围颇广:“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兼论字画音训,并考证典故,品弟文艺,内容全面而详备,立论平实而多切实用。作者此书虽系为颜氏子孙而写,但由于书中内容适应了封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古代足球的起源我国古代足球起源于何时,尚无确切的考证。但根据殷墟出土文物推断,在我国殷代(公元前1988年至公元前1222年)就有了“足球舞”。在《殷墟文字类编》前编里有下面这样一条“卜辞”:“庚申卜,贞,乎(?)舞,从雨。”这条“卜辞”的大意是:“在夷申日占  相似文献   

16.
《庄子·则阳》篇最后一章,作者假托“少知”和“大公调”二人四问四答的对话,给后代学者保留下了一段探讨我国先秦诸子哲学思想的珍贵资料;尤其是最后的一问一答,把先秦哲学思想季真的“莫为”说和接子的“或使”说这两种宇宙观的内容,揭示了一个隐隐微微而又有迹可寻的轮廓。为了便于探讨,省得再去翻书,我们就把《庄子·则阳》中这一章摘录出第三、四两问两答的全文于下:  相似文献   

17.
《三国演义》作者问题说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小说勃兴的有明一代,有一种值得特别注意的现象,这就是当时的小说家们,大都不愿意将其姓名署在自己的作品之上,如《西游记》无作者署名,《金瓶梅》只题“兰陵笑笑生”,《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为“子虚乌有”(见胡适《水浒传考证》),等等,即可见其一斑。  相似文献   

18.
汉乐府札记     
班固《汉书·礼乐志》说:“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同书《艺文志》说:“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由于有这两条记载,后来便有人认为乐府是在汉武帝时才建立的,如刘勰《文心雕龙·乐府》篇便说:“武帝崇礼,始立乐府。”颜师古在注《礼乐志》那条材料时也说:“始置也,乐府之名盖起于此。”但《汉书·礼乐志》另有一条记载说:“孝惠二年,使乐府令夏侯宽备其萧管。”司马迁《史记·乐书》也有一条材料说:“高祖崩,令沛得以四时歌舞宗庙,孝惠、孝文、孝景无以增更,于乐府习常隶(肄)旧而已。”这又说明乐府之名在武帝前早已有之了。于是又有人认为班氏所记,显然自相牴  相似文献   

19.
《高祖还乡》是元代著名的套曲之一。作者睢景臣(一作睢舜臣)的生平事迹,据元人钟嗣成著的《录鬼簿》记载:“景臣,后字景贤。大德七年(公元一三○三年),公自维扬(扬州)来杭州,余与之识。自幼读书,以水沃面,双眸红赤,不能远视。心性聪明,酷嗜音律。维扬诸公,俱作《高祖还乡》套数,惟公《哨遍》,制作新奇,诸公皆出其下”。并附录了他所作的杂剧《千里投入》、《莺莺牡丹记》、《楚大夫屈原投江》等三种。《嘉庆扬州府志》卷六十二卷《艺文·集部·别集类》著录《睢景臣词》一卷。可惜这些作品,只剩一个目录了。睢景臣之所以名列元代优秀作家之列,主要是由于他制作的套曲《高祖还乡》不仅压倒了当时“诸公”所有撷取同一题目写成的套曲,就是放在全部元代套曲中比较,在思想上、艺术上也算得上是一篇优秀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清初诸城遗民张石民与《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及剧中人物张瑶星都有交往,而石民弟子解琢章又曾被孔尚任“馆之岸堂”,并在《桃花扇》传奇初脱稿后“亲为按节终卷”。本文考证了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史实,并指出《桃花扇》所写的“兴亡之感,”实际就是当时遗民的“无限心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