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秀文 《科学通报》1989,34(20):1543-1543
郭永沺等由莪术醇合成(艹卓)酮类化合物,进而合成出有明显降压作用的拟生物碱新化合物。其结晶性中间产物的结构确定对鉴定最终还原产物和合成、设计其它改性物十分重要。由元素分析和质谱数据确定了此未知物的分子式为C_(21)H_(28)NO;红外谱表明了酮基、异丙基、  相似文献   

2.
胡鑫尧 《科学通报》1983,28(11):703-703
SGSSP程序(Structure-Generator and Substructure Search Computer Program)用于鉴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由未知物的分子式导出它所有的同分异构体(链状,环状),同时利用未知物的质谱、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和紫外光谱所提供的分子结构信  相似文献   

3.
利用过量的α-环烷氨基二膦酸酯在碱性条件下与C60反应可方便快速地得到单碳桥的二聚C60二膦酸酯,经过1H,31P,13C核磁共振谱、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以及测定碳原子级数的不失真极化转移增强法(DEPT法)和检出1H的异核多键相关谱(HMBC)等分析确定了它们的分子结构.在四甲基碘硅烷(TMSI)作用下得到了它们的水解产物.  相似文献   

4.
尹娟娟  李文新  李燕  李晴暖 《科学通报》2005,50(24):2729-2733
利用过量的α-环烷氨基二膦酸酯在碱性条件下与C60反应可方便快速地得到单碳桥的二聚C60二膦酸酯, 经过1H,31P,13C核磁共振谱、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以及测定碳原子级数的不失真极化转移增强法(DEPT法)和检出1H的异核多键相关谱(HMBC)等分析确定了它们的分子结构. 在四甲基碘硅烷(TMSI)作用下得到了它们的水解产物.  相似文献   

5.
吉林人参挥发性成分分析(Ⅱ)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孙允秀 《科学通报》1986,31(7):514-514
长白山特产人参(系五加科植物,Panax ginseng C.A.Meyer)弛名中外,人参的科研和应用工作多集中于人参皂甙方面。人参挥发油近二十多年来才开始研究,人参挥发油的分组工作,尚未见报道。本文用水蒸汽蒸馏、乙醚提取的方法,提取了吉林省柳河生产的六年生马牙生晒参根部的总挥发油。并用薄层色谱法分得六组组分。将此总挥发油、分组挥发油,分别进行毛细管色谱分析和毛细管色谱-质谱分析,共鉴定21种化合物。特别是探索到一种分离人参挥发油特有的质荷比为204组分的方法,从而开始了分组挥发油的成分研究和药理工作,向挥发油的单体成分研究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6.
王永良 《科学通报》1981,26(9):531-531
一、引言最近Balkanski等人观察到只有在混晶中出现的一级Raman散射的多声子谱。Wolford等人分析GaAs_(1-x)P_x混晶中N束缚激子发光的多声子结构,得到了晶格弛豫的S因子与组分x的关系,表明与晶格无序度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纪涛 《科学通报》1984,29(9):533-533
最近合成了六个烷基喹啉新化合物。用~(13)C核磁共振测定了它们的分子结构,并利用化学位移加和公式、三键偶合常数及~1H和~(13)C谱互补方法将其~(13)C谱线全部进行了归属。测试使用Varian FT-80A核磁仪,CHCl_3为溶剂兼~(13)C谱第二内标,TMS为~1H内标。这六个新化合物是:a-正丁基喹啉(Ⅰ)、a-正戊基喹啉(Ⅱ)、a-(2-甲基丁基)喹啉(Ⅲ)、a-(4-  相似文献   

8.
夏明 《科学通报》1984,29(21):1316-1316
γ谱法测定岩石中钾含量,应该说是比较成熟的一种方法。早在1956年外国学者就研究过γ谱法同时测定不破坏样品中铀、钍、钾含量。在国内应用γ谱法测定过岩石样品中铀、镭和钍,测钾含量甚少,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相应含钾粉末标准源。 本文配制了一套不同钾含量的粉末源,确定了γ谱法中~(40)K的系数,测定了各类岩石中的钾含量,并取得与化学方法近于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张惠祥 《科学通报》1990,35(11):836-836
人参是五加科植物[Panax ginseng,Meyer,C.A.]。吉林人参中外驰名。白露时起参,长白山区散发着人参香气。对人参的优劣真伪,人们常先从体形和气味评定。本组对人参挥发性成分反复提取鉴定,确定了90余种化合物。人参挥发油的分组研究表明含有一组倍半萜类化合物,有浓厚的人参香气。这是人参挥发油的特征成分,它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
董贻诚 《科学通报》1982,27(23):1436-1436
钛、锆、铪的双(环戊二烯基)和双(烷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物的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已有不少报道。Tkachev和Prout等测定了钛和锆的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物,Petersen和Cesarotti等测定了(η~5-CH_3C_5H_4)_2TiCl_2、(η~5-C_5H_5)(η~5-C_(10)H_(19)C_5H_4)TiCl_2等的分子结构;Davis等研究了(CH_2)_3(C_5H_4)_2MCl_2(M=Ti、Zr、Hf)的分子结构。本文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双(乙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锆、铪三个晶体结构,并探讨了金属原子和环戊二烯基上的乙基取代基对分子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健民 《科学通报》1981,26(12):718-718
一、引言斜方辉石虽有很多人进行过研究。Kuno、Hess、Ghose等确定了斜方辉石中晶胞大小、Mg~(2 )和Fe~(2 )的有序分布、各离子间键长和键角以及Fe~(2 )在氧六配位中M(1)和M(2)晶位中Fe~(2 )的含量:Bancroft、Burns和Howie根据Mssbauer谱测定结果确定Fe~(2 )富集于M(2)晶位。White和Koesser、Bancroft和Burns、Burns、Runciman、Sengupta和Makshall以及Goldman和Rossman等人先后在不同条件下得到了Fe~(2 )在斜方辉石中的晶场谱,并根据点群的对称性对这些谱线作了说明。他们的结果见表2。  相似文献   

12.
张极震 《科学通报》1990,35(11):857-857
菌紫质是嗜盐菌紫膜内唯一的整合膜蛋白。电子和X-光衍射研究表明,它由7个跨膜α-螺旋棒组成,并已被广泛接受。近来的研究认为可能含相当量的β-结构,我们的研究也证实了这点。红外光谱是常用的研究蛋白结构的一种技术。红外活性酰胺带包含各种亚结构信息,但这些谱带较宽,实测谱图是多种谱带的叠加,难于准确识别确定各组分的数  相似文献   

13.
非同温混合像元热辐射有效比辐射率概念及其验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于局地热平衡和比辐射率不随温度变化两个前提,提出了非同温混合像元辐射组分有效比辐射率的概念,得到了由组分有效比辐射率构成的非同温混合像元热辐射方向性模型,研究表明,组分有效经只与组分的光学特性、几何结构有关,与组分温度无关,组分温度只改变组分辐射亮度值城体系总辐射亮度中的比例,像元的总有效比辐射率与其方向-半球反射率的和恒等于1,经用MonteCarlo方法对离散圆锥体和连续的冬小麦两种代表性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光谱分析快速、简便的优点,利用光谱标准谱库与未知样品光谱图进行比对,是未知样品定性分析的重要手段.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全球各存储端的光谱数据库都可以调用,数据量显著增加,这给需要进行逐一比对的传统方法的分析速度带来了巨大压力.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一种基于正交基光谱的新型比对算法,用于大数据背景下的光谱快速比对.该方法基于不同结构化合物具有典型特征光谱这一基本化学规律,通过提取各类化合物有代表性的特征光谱信息构建正交基光谱,称为基谱,利用基谱与未知样品谱图进行比对,参照提出的判断原则综合比较以得到正确的比对结果.构建的基谱具有明确的化学意义,表征了其对应光谱的特征光谱信息.同时,由于基谱具有正交性,原始光谱的特征不能在其对应的基谱中完全体现出来,但可以利用基谱进行构建,不丢失有用信息.以标准拉曼光谱数据库Aldrich Raman库为例进行方法验证,完成了5种烃类化合物的比对,正判率为93.94%.本方法可以进一步应用于其他结构(如不同取代基数目)化合物的细分比对,并有望推广到其他光谱数据库.  相似文献   

15.
古官瓷着色机理的中子活化分析和Mössbauer 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维娟 《科学通报》2000,45(6):663-666
用中子活化分析(NAA)测量南宋官瓷釉中30种着色元素含量, 确定铁是主着色元素.用M(o)ssbauer谱确定了釉层中的铁是以结构铁的形式(Fe2+, Fe3+ )存在. 测定了各种颜色釉面的特征光谱的主波长与结构铁浓度(Fe2+/Fe3+)之间的定量关系. 揭示了南宋官瓷的着色机理.  相似文献   

16.
用中子活化分析(NAA)测量南宋官瓷釉中30种着色元素含量, 确定铁是主着色元素.用M(o)ssbauer谱确定了釉层中的铁是以结构铁的形式(Fe2+, Fe3+ )存在. 测定了各种颜色釉面的特征光谱的主波长与结构铁浓度(Fe2+/Fe3+)之间的定量关系. 揭示了南宋官瓷的着色机理.  相似文献   

17.
娃儿藤成分Ⅱ是由天津药物研究所从草药娃儿藤中分离出的一个成分。经分析,其分子式为C_(30)H_(50)O,由红外光谱、核磁谱、质谱和熔点、旋光等性质表明,它可能为一新的化合物.为进一步确定该化合物的结构以及研究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我们进行了晶体的X射线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刘寄浙 《科学通报》1980,25(10):441-441
一、引言自从1966年以来,对M型六角铁氧体,例如BaFe_(12)O_(19)与SrFe_(12)O_(19)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穆斯堡尔谱学研究,以确定这类材料的微观磁化机制。但是,关于PbFe_(12)O_(19)的穆斯堡尔谱的研究结果却报道不多。虽然PbFe_(12)O_(19)不像BaFe_(12)O_(19)与StFe_(12)O_(19)那样是一种有实际应用价  相似文献   

19.
质子微探针测定橄榄石中钙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道公 《科学通报》1992,37(16):1492-1492
钙是橄榄石的次要组分,电子探针分析值一般在0.1—0.5%,已处于检出限附近,有较大误差。由于钙在橄榄石和单斜辉石中的分配有作为地质温压计的潜在可能性,因此橄榄石中钙的准确含鼍测定显得尤为必要。质子诱发X射线发射(PIXE,简称质子探针)分析作为一种新的高能分析方法,由于其可实现高灵敏度、高精度及微区微粒分析,已开始逐渐在地学领域中应用。本文报道中国六合、嘉山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省某些碱性玄武岩中所含尖晶石橄  相似文献   

20.
单分子力谱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文科  王驰  张希 《科学通报》2003,48(11):1113-1126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的单分子力谱是研究高分子体系中的分子内与分子间相互作用, 进而揭示其超分子结构的本质及动态过程的一种新型纳米表征技术. 结合我们近期的研究工作, 概述了单分子力谱的工作原理及单分子拉伸的判断标准, 讨论了单分子力学谱与超分子结构、高分子界面吸附形态与力谱形状、分子间特异性相互作用的直接测量等, 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