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是20世纪末生命科学领域最引人注目的高新技术,该技术在农业、生物学和医药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克隆技术发展迅速,多种哺乳动物相继克隆成功,但也存在着克隆效率太低、克隆动物表型正常而实质异常等问题。本文在近年来克隆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对克隆的概念、研究历史以及克隆的方法、过程进行了综述,展望了克隆的意义及克隆动物的应用前景,分析了目前克隆技术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基于AST的克隆序列与克隆类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减少代码冗余,改善程序结构,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抽象语法的代码克隆识别方法,归纳出常见的代码克隆形式并给出相应的重构技术.用二叉树表示源程序的抽象语法(BAST),逐条判断各语句BAST子树的同构性,识别出相似的语句序列作为克隆序列;根据子树同构识别一元克隆类,然后通过克隆类的连接操作,逐步识别二元及任意元数的克隆类.实验分析了多个开源软件,识别出了其中的克隆序列以及克隆类,从中归纳出4种常见的代码克隆,其基本特征分别为:相同的程序点访问同类对象的不同属性、部分变量名不同、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实施相同的操作、修改克隆区域外定义的变量,并对这4种代码有效地实施了重构.  相似文献   

3.
哺乳动物克隆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哺乳动物细胞克隆是20世纪末生命科学领域最引人注目的高新技术,该技术对于优良种畜的复制、减少试验用动物数目、动物遗传多样性保存及濒危动物挽救、转基因动物培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克隆技术发展迅速,多种哺乳动物相继克隆成功,但也存在克隆效率太低、克隆动物表型正常而实质异常的问题。本文详细阐述了克隆效率太低、克隆动物表型正常而实质异常问题,介绍了当前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动物克隆涉及的技术进行了总结和概括,着重介绍了卵母细胞的去核方法和重组胚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克隆动物研究经历的历史过程,并提出克隆动物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对两栖类、鱼类的克隆和对哺乳动物的克隆.文中简要介绍了各个阶段的重大事件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客观地认识动物克隆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获得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生物体,必须应用克隆技术。克隆(clone)即无性繁殖系,指单一的亲代细胞通过无性繁殖而产生的一组细胞。克隆动物是把动物的细胞核转移到成熟的去核卵细胞质内而发育成的动物个体,它可分为胚型克隆和无性克隆两种。胚型克隆动物是指用早期胚胎细胞核作供体移植、克隆所形成的动物。其主要克隆方式有胚胎分割,胎细胞核移植、胚胎干细胞核移植、胎儿成纤维细胞核移植和胚胎嵌合。目前世界上已经完成了对小鼠、家兔、山羊、绵羊、猪、牛、马等动物的胚胎分割克隆;用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成功了小鼠、家兔…  相似文献   

6.
综合“信息”的“双重解”结构,不管是强“不可克隆”,还是弱“不可克隆”,“结构信息”一般是“不可克隆”的。而不管是强“克隆”,还是弱“克隆”,“交换信息”一般是“克隆”的。而所谓的观察、测量,其本质也是一个“克隆”问题。但量子计算机(量脑)的计算本质,则不类似电脑是一个提高“克隆”质量的问题,而是一个把“不可克隆”的问题,转化为一个可观察、测量的“克隆”问题。  相似文献   

7.
《创新科技》2005,(8):55
这5只小猫是不久前通过两只克隆野猫自然交配而产下的。据研究人员介绍,一只雄性克隆猫已与两只雌性克隆猫通过自然交配方式成功生育了8只小猫。在此之前,克隆的羊、老鼠、牛也曾实现自然繁育,但这还是第一次实现两个克隆野生动物之间的自然交配,这表明,克隆技术可用于保护濒危物种。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的免疫克隆算法在CVRP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克隆选择学说,通过引入克隆算子提出一种新的免疫克隆算法,并将其用于求解CVRP问题.该算法采用了克隆增殖、高频变异和克隆选择算子的操作,增加了种群中优秀个体获得克隆增殖实现亲和度成熟的机会,提高抗体群分布的多样性,在深度搜索和广度寻优之间取得了平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全局收敛性和较快的收敛速度,能有效解决CVRP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沙棘人工林为材料,样地调查数据为依据,以子株种群密度表示子株出生与存活能力,对其种群密度、生物量、年龄结构、克隆器官生物量投入与分配的时间动态规律及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种群年龄增大,子株个体数量占种群个体总数量的比例由0提高到95.5%,子株种群密度呈先上升后下降再回升趋势; 克隆种群年龄结构随子株种群密度的改变,从增长型(稳定型)演变为衰退型再演变为增长型。然而,子株种群密度与克隆器官生物量投入及其分配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在种群恢复过程中,生物量投入与分配的回升相对于子株种群密度回升具有前置效应。因此,种群通过克隆器官生物量投入与分配格局调节制约子株的出生或存活从而改变子株种群密度,而子株种群密度变动过程决定克隆种群密度消长、年龄结构演变规律。根据沙棘克隆种群密度消长规律、年龄结构演变规律及其与克隆器官生物量投入、分配调节的内在联系,可将中国沙棘人工种群动态分为3个阶段:克隆生长旺盛期,克隆器官生物量投入及其分配随着种群年龄增大而上升,克隆种群密度随之上升,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稳定型); 克隆生长衰退期,克隆器官生物量投入及其分配随着种群年龄增大而下降,克隆种群密度随之下降,年龄结构从增长型(稳定型)演变为衰退型; 克隆生长恢复期,克隆器官生物量投入及其分配随着种群年龄的增大而回升,克隆种群密度随之回升,种群年龄结构从衰退经过恢复又演变为增长型。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家孙强研究团队利用类似克隆羊多莉的体细胞克隆技术,在国际上率先获得了克隆猴的成功,这一成果于2018年1月25日发表在《Cell》上。本文回顾了克隆猴的技术流程和难点、体细胞克隆动物简史及国内外克隆猴不成功的历史,点评了克隆猴成功的关键和意义,指出需要更多的实验室来推动该技术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