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常用极压剂二乙基二硫化物、氯化石蜡、磷酸三甲苯酯以及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与C12~C18脂肪醇、脂肪酸、脂肪酸酯油性剂复合的油膜强度和摩擦因数进行测试,查明了它们复合后在增强承载能力上的增效性和对不同摩擦副减摩作用方面的增效性,为研制润滑荆对极压剂、油性剂的选择和配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油酸铅的原位合成及摩擦学性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0SN中原位合成了油溶性油酸铅,并用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用四球及往复式摩擦试验机对其摩擦学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油酸铅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显著的减摩性能和中中等的极压性能。为弄清其抗磨减摩机理,用SEM及XPS表征了磨斑表面,表征结果发现,摩擦学性能的改善是因油酸铅在摩擦副表面形成吸附膜和在摩擦条件下部分吸附膜发生摩擦化学反应产生了铅氧化物膜所致。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石墨,Kevlar,Hakoplan850,ThermotexNp-086/17,NP-086/18,NP-086/19与铝型材的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性能,在与工作条件相应的压力与温度下,用销盘试验机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研究,基于试验结果,讨论了不同材质垫板的摩擦磨损特点.  相似文献   

4.
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硫、磷复合添加剂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含硫、磷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复合使用可产生增效作用,使菜籽油的极压抗磨性能不同程度的提高;试验还表明添加剂的量并非越高越好,否则WSD值增大。  相似文献   

5.
水溶性硫磷型极压剂复合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四球试验机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硫脲和磷酸酯复配后的抗磨效果,并对钢球磨斑形貌和摩擦表面的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四球结果表明,硫脲和磷酸酯具有良好的协同抗磨效应。电镜能谱分析表明,硫磷型复合极压剂水溶液在摩擦表面与Fe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含硫磷的化学反应膜。  相似文献   

6.
油性剂与极压剂复合抗磨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四球试验机上对自行合成的几种高水基润滑剂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考察了油性剂和极压剂在不同配比下的抗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以油酸三乙醇胺作为油性分别与含磷,硫和硼的极压型剂复配后的抗磨效果明显优于油性剂或极压剂单独使用时的效果,呈现出较强的盐同抗磨效应。以硼酸盐作为极压剂的高水基润滑剂的最佳配比为,硼酸盐1.9%,油酸三乙醇胺3.1%,以硫脲为极压剂的高水基润滑剂的最佳配比为,硫脲1.0%  相似文献   

7.
用四球机测定了两种或三种添加剂复合时的极压抗磨性。表明硫化烯烃和防锈剂或磷氮剂复合时磨斑直径变小,磷氮剂和防锈剂复合时磨斑直径变大。三种添加剂复合时对磨斑直径的影响次序为硫化烯烃>磷氮剂>防锈剂,对最大无卡咬负荷的影响次序为防锈剂>硫化烯烃>磷氮剂。用IR、~(31)PNMR和AES方法研究了添加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摩擦表面膜的元素组成,发现硫化烯烃和磷氮剂复合时,可形成一种具有良好极压抗磨性能的协合物,三种添加剂复合时可形成含硫富磷的摩擦表面膜,它们具有良好的极压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8.
温度对二烷基二硫代甲酸钼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系统了解温度对二烷基二硫代甲酸钼 (Mo DTC)减摩抗磨作用的影响 ,采用 SRV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对不同温度下 Mo DTC的摩擦磨损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Mo DTC的减摩抗磨特性与温度密切相关。 12 5℃和 2 5 0℃时 ,Mo DTC兼具减摩抗磨作用 ,在 2 5 0℃时效果尤其显著 ;32 0℃时 ,Mo DTC的抗磨作用基本丧失 ,但仍具有延缓摩擦失稳现象发生和一定程度的减摩作用。 Mo DTC的减摩抗磨特性还在一定程度上与基础油化学成份有关。根据表面分析结果认为 :2 5 0℃时 Mo DTC优异的减摩抗磨特性与缸套磨面上高含量元素 Mo,S,Zn及 P存在时形成的 Mo S2 和磷酸盐类化学质点有关  相似文献   

9.
降低缸套-活塞组件的摩擦力是提高内燃机可靠性和耐久性的重要技术问题。在关于摩擦副减摩的研究与实践中,超声振动减摩因其良好的减摩性能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为了研究超声振动对内燃机缸套组件摩擦润滑状态的影响,本文对比分析了在缸套外壁有、无超声激振条件下的内燃机摩擦损耗。通过对内燃机缸体进行结构改制,在内燃机倒拖试验台上引入超声激振设备,搭建了新型单缸内燃机的超声振动减摩试验台架。通过试验研究了内燃机缸套活塞组件在不同激励工况下的超声振动减摩情况。研究表明:施加高频振动后,缸套-活塞组件间出现了接近于粗糙度等级的动态变形,内燃机摩擦损耗较未激振前呈现出小幅降低。  相似文献   

10.
降低缸套-活塞组件的摩擦力是提高内燃机可靠性和耐久性的重要技术问题。在关于摩擦副减摩的研究与实践中,超声振动减摩因其良好的减摩性能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为了研究超声振动对内燃机缸套组件摩擦润滑状态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在缸套外壁有、无超声激振条件下的内燃机摩擦损耗。通过对内燃机缸体进行结构改制,在内燃机倒拖试验台上引入超声激振设备,搭建了新型单缸内燃机的超声振动减摩试验台架。通过试验研究了内燃机缸套活塞组件在不同激励工况下的超声振动减摩情况。研究表明:施加高频振动后,缸套-活塞组件间出现了接近于粗糙度等级的动态变形,内燃机摩擦损耗较未激振前呈现出小幅降低。  相似文献   

11.
运动副中的摩擦无疑会影响空间机构的运动与动力性能。在空间机构动力分析中,怎样处理运动副中的摩擦,已日益引起普遍的关注。本文导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包含摩擦的空间机构动力学方程。该方程形式规整,物理意义明确,且便于对空间机构进行计及运动副摩擦的动力学分析与计算。参3。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添加铝粉或锡粉以及用6-6-3青铜粉全部或部分代替铜粉所制得的粉末冶金铜基摩擦材料,分析了基体成份对材料硬度、摩擦因数和磨损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纯铜基材料相比,铝含量为3.5%(质量分数)或含少量6-6-3青铜粉的摩擦材料,在低转整、小比压时,摩擦因数不降低,而磨损量减小,硬度得到提高;含锡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都急剧降低,但硬度增加.  相似文献   

13.
在两相流动阻力计算中至今还是广泛使用均相模型和分相模型法.在这两种模型中,将两相流动摩阻压降归结为单相流体摩阻压降与相应的两相摩擦因子的乘积,从不同来源得到了两组公式,能够反映不同流态下水力摩阻系数λ。两组公式在全部雷诺数Re范围内的良好吻合,证明在用两相流的均相和分相模型计算摩阻压降时,选用其中任一组公式均可得到比较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极座标自动测量仪的受力分析,根据摩擦力特性提出了运动减摩和以滚动摩擦代滑动摩擦的量仪设计原理,有效改善了量仪受力状态,从而使廉价、简便地自动测量大压力角平面曲线零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树脂粘结剂含量对汽车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定国产改性酚醛树脂作为汽车摩擦材料树脂粘结剂基体,研究了不同树脂含量对材料机械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通过SEM 和EDAX表观分析来确定摩擦材料中树脂粘结剂的最佳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在所选定的6 % ~14% 树脂含量(质量分数)范围内,材料的冲击强度都能满足使用要求.树脂含量在14% 及其以上时,材料高温热衰退严重,导致摩擦因数下降,高温磨损加剧,磨损量上升;在树脂含量过高或过低时,材料将因粘结剂量过少或树脂高温分解导致粘结力下降,使增强纤维存在拔出现象,导致摩擦因数不稳定,材料磨损加剧.综合各项性能,得出:摩擦材料中基体树脂用量不宜太多,其含量以8% ~12 % 为佳,其中以8% 为最佳.该结论在桑塔纳轿车无石棉盘式刹车片的研制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剩余压紧力条件下具有仿生非光滑表面结构的水压马达配流副的摩擦学性能,选取431不锈钢和碳纤维增强PEEK作为摩擦副配对材料,在保持凹坑面积占有率相同的情况下,设计和制造了三种不同截面且直径分别为0.8 mm、1.0 mm、1.3 mm和1.7 mm的仿生非光滑表面凹坑试件,通过摩擦磨损试验获得了摩擦副摩擦系数、试件摩擦表面微观情况、试件摩擦表面粗糙度分布及磨损量等结果。结果表明,造成配流副磨损的摩擦机理主要有磨粒磨损、粘着磨损和沟犁磨损;配流副间设计的凹坑型非光滑表面都起到了降低摩擦系数、加快摩擦系统平衡和减少磨损量的作用;开口直径为1.0 mm的圆锥形凹坑能起到更好地降低摩擦系数的效果;开口直径为1.0 mm的圆锥形凹坑能起到更好地减少磨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润滑组元MoS_2、石墨、BN、PbO等对铁基摩擦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也研究了摩擦系数与速度、压力、温度;磨损量与压力的关系以及摩擦系数的稳定性。并用润滑组元的结构特性解释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研究了输纸轮与纸面间以及纸与纸间的静、动摩擦特性。分析了分页输纸的力学条件,并通过各种结构输纸胶轮和国产纸张的实验证明了正压力与摩擦系数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得出了一系列曲线。指出:利用非线性摩擦特性是分页输纸的理论基础,为设计简单的张簧式给纸盒提供了科学依据。经“OA”设备的OCR和OMR使用证明分页输纸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9.
本工作研制了一类新型复合纤维增强复合树脂无石棉摩阻材料.研制的复合树脂聚合物有高的热稳定性,研制的摩阻材料有高的摩擦稳定性和耐磨性,特别适合于制造高性能的轿车用制动器材片.  相似文献   

20.
聚合膜的摩擦磨损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和MHK500环块摩擦磨损机上的试验表明,在不同的润滑油中加入可聚合单体,可以有效降低金属表面的摩擦磨损,使润滑油的抗极压和抗疲劳性能都有显著提高·通过付立叶红外光谱仪分析表明,由于摩擦表面生成原位聚合膜,使摩擦系数和磨损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