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持健康的基本营养需求是:食入足够而品种多的食物,这样不仅能满足能量的需要,也能提供主要的营养物质,对老年人和青年人都是必要的。典型的营养不良性疾病在老年人中非常罕见,但老年人的营养是否足够和全面,仍是有怀疑的,因为营养状况对老年人的疾病和健康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人到老年,身体各器官功能逐渐减退,尤其是味觉、咀嚼、消化及吸收功能减退,加上易患各种慢性病,因此对饮食有特殊要求。专家们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征,认为老年人食粥有益。 粥在我国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了。古人认为,粥是“第一补人之物”。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粥“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  相似文献   

3.
岳志杰 《科学之友》2009,(11):154-155
据调查,我国1/2以上的人患有各种类型的慢性病,如肥胖、糖尿病、关节炎、神经衰弱、哮喘、习惯性便秘、慢性胃炎、高血脂、、慢性肝炎等,这些慢性病病程长、病因复杂,严重危害了人体健康。引起慢性疾病因素有年龄、长期过量饮食、运动量不足、营养失衡、吸烟与饮酒、病毒感染等,而慢性疾病用常规药物治疗效果非常有限,所以最好的治疗方法还是依靠提高自身康复能力实现健康。文章从运动与营养两方面提出了防治肥胖、糖尿病、神经衰弱这些慢性疾病的一些建议,希望对这类群体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南丰 《自然与人》2010,(6):50-51
中国卫生部陈竺部长在2009年声言:"如果没有有效的干预措施,未来30年将是中国慢性病井喷的年代。""井喷"二字提示我国慢性病面临的严重状况,同时也敲响了我国慢性病防治的警钟。  相似文献   

5.
据调查,我国1/2以上的人患有各种类型的慢性病,如肥胖、糖尿病、关节炎、神经衰弱、哮喘、习惯性便秘、慢性胃炎、高血脂、、慢性肝炎等,这些慢性病痛程长、病因复杂,严重危害了人体健康.引起慢性疾病因素有年龄、长期过量饮食、运动量不足、营养失衡、吸烟与饮酒、病毒感染等,而慢性疾病用常规药物治疗效果非常有限,所以最好的治疗方法还是依靠提高自身康复能力实现健康.文章从运动与营养两方面提出了防治肥胖、糖尿病、神经衰弱这些慢性疾病的一些建议,希望对这类群体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牛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蛋白质营养价值极高,而且胆固醇含量低,是一种老幼皆宜的营养保健饮料,特别是纯牛奶更是受到老年人青睐。但在日常生活中。一些老年人在饮用纯奶后却出现腹鸣、胀气、腹泻等乳糖不耐受症状。事实上,老年人在饮用牛奶上存在一定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正在2017年央视3·15晚会上,曝光了几起保健品会销案,一时让国产保健品进入了"寒冬岁月"。那么,"会销"到底是怎么个销售法?销售的又是什么东西?在全国各地,每天都有向老年人推销各种各样产品的会议,这些会议上销售的都是保健品和食品,仅仅具备均衡膳食营养、增强免疫力等普通的保健功能,可是这些公司为什么能向老人推销出如此多的产品呢?这得力于他们采取了一种特殊的方式,吸引老年人参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长"新牙" 老年人牙齿脱落后,会长出新的牙齿吗?回答是否定的.科学调查证实,一些报刊、杂志报道的老年人长"新牙"新闻均不准确.老年人长"新牙"现象确实存在,但长出的"新牙"并非真是新牙.而是颌骨中残留的牙根、埋伏牙、多生牙等.当老年人颌骨组织退化萎缩时,这些所谓的"新牙"就会"长"出来.故老年人长"新牙"绝不是返老还童现象,而恰恰是老年人身体衰老加快的表现.因此,老年人出现长"新牙"时,要及时求医,补充营养,延缓机体的衰老过程.  相似文献   

9.
寿命延长和生活方式的深刻改变,正导致全球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的流行。例如,今后25年发展中国家的癌症和糖尿病例数预计至少翻一番,其结果将是人类受苦和残废的情况剧增。现在每年有几百万婴幼儿死于疾病,此外,还有成千上百万人将面临长期慢性病的痛苦,由此而产生了深刻的社会经济后果。每年发生的慢性病已引起2400万人死亡.相当于全球死亡人数的一半。寿命与健康寿命20世纪人类寿命的剧增对下一世纪的人类生活必将产生深刻影响。半个世纪前,大部分人死于50岁以前,而如今大部分人的寿命已超过50岁,发展中国家平均寿命为64岁,到202…  相似文献   

10.
日本厚生省(相当于卫生部)12月17日透露,目前日本人一日三餐仍然吃盐过多。这个情况是日本厚生省在1980年11月对全国各地6400户人家(包括25,000个家庭成员)的营养情况进行的年度调查报告中透露的。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探索》2005,(1):i010-i010
我国法律上所称的老年人是指60岁以上的公民,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定义是65岁前为中年人,65—74岁是前期老年人.75年以上才是真正的老人。  相似文献   

12.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身体的各种功能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根据老年人的体质特点,在饮食方面应注意的营养重点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实习生     
有这样一句著名的话:老年人总是喜欢怀疑,而年轻人却总是喜欢轻信。 不错,无论是在原始社会、现代社会还是未来社会,这一特征似乎一直为人类所拥有。这是因为老 年人经验丰富,习惯于以自己过去的经验来推测和考察新出现的事物,自然会对一切都怀疑有加;而 年轻人则心怀幻想,充满激情,难免会有许多不切实际的美好幻想,当与自己想象相类似的状态一旦 出现时,他们首先选择的自然就是无条件的相信。当然,这两种情况都有其偏颇无益之处。 在《实习生》这部科幻作品当中,作者要谈的不是老年人多疑的缺憾,而是青年人轻信的危险。它以一个十分精彩的结尾,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许多不利于我们的东西,开始恰恰会以一种十分美丽的假象出现。  相似文献   

14.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身体的各种功能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根据老年人的体质特点,在饮食方面应注意的营养重点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黑色食物的营养异常丰富,药用价值很高,对人们强身健体极具价值。下面把日常常吃的几种黑色食物营养和药用情况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16.
食物不仅可以供给人们生存必需的营养,而且因其所含物质不同还能发挥不少人们意想不到的防病效果。下面即是目前国内外推出的最新食物防病研究成果,吃海鱼可防糖尿病荷兰科研人员指出,定期吃海鱼,可预防老年人患糖尿病。他们经过3年的调查发现,以糖耐量损害为指标,75名不吃海鱼者中有34  相似文献   

17.
毛磊  潘治 《科学之友》2005,(12):36-36
胃溃疡到底是由什么引起的?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压力和生活方式等还被视为导致胃溃疡的主要原因。当时的医学界将胃溃疡看作一种慢性病,对它束手无策。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并证明该细菌感染胃部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这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减少心脏病的风险,老年人需要更多的维生素C,同时还应保证足量的维生素D,以增强骨骼. 据美国波士顿图夫茨大学老年营养研究中心最近对680名年过60岁的老年男女调查研究,证实VC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胆固醇).HDT胆固醇能防止动脉血栓的形成,从而减少心脏病的发作.不过,研究者们指出,随着岁龄的继续增长,VC的效果开始下降,到80岁以后,就不再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现代人吃得越来越好,但是食物中营养的不均衡一直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营养协会最新发布的《膳食指南》指出,大多数人对7种十分关键的微量营养物质摄取不足,它们是钙、钾、纤维素、镁、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美国营养协会的专家建议,人们应该注意一下自己的饮食习惯.不要让这些保障身体健康的物质游离在你的食谱之外。  相似文献   

20.
《世界科学》2005,(5):10-10
1981年,两位世界肿瘤研究权威理查德·多尔(R ichardD oll)和理查德·皮托(R ichard Peto)估计,美国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的死亡是源于饮食。当时这个说法曾引起争议,大多数政府都难于采取相应的措施。于是大量经费就开始投入对癌症的基因研究,而让癌症与环境因素(营养、生活方式、工作)的关系这个众谈纷纭的问题不能得到能决。由小规模研究报告提供的互相矛盾的并且时常变化的公开报道更使问题复杂化,以致公众思想混乱,无法确知饮食对癌症到底有何重要。但10年以后情况有了转机。1992年,世界有关癌症与饮食的最大研究计划“欧洲癌症与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