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RTCP的流媒体服务器速率动态适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实时流控制协议RTCP的流媒体发送速率适配方法,通过接收RTCP RR包及RTCP NADU包得到关键控制参数--丢包率、抖动、空闲缓冲区大小,对这些参数设置阈值来决定服务器端发送速率的切换方向,切换后的发送速率则通过决策器对估算的网络带宽与根据控制参数调整的发送速率相运算得到.实践证明:本方法具有抗振荡性、带宽预测性、能快速响应网络状况变化、有效控制缓冲区上溢或下溢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RTCP报告的实时流式传输拥塞控制算法——RCC算法(RTCP-based Congestion Control),解决了在传统IP网络中传输实时流媒体时的拥塞问题.算法以Padhye吞吐率模型为基础,利用RTCP报告携带的相关信息进行拥塞控制,一方面为发送速率的短期大幅变化进行了平滑处理,提高了流式传输的质量,另一方面使多媒体流的传输在与TCP流共存的时候具有较好的TCP友好性和较小的侵略性.  相似文献   

3.
JMF提供了对RTP/RTSP(实时传送协议和实时流转协议)的支持,通过在分析RTP/RTCP协议时得出的反馈机制的方向,实现一种基于JMF的RTP/RTCP传输模型的整体设计。实现了一个动态的网络反馈机制,并利用其提供的动态的反馈信息实现了对发送端和接收端Buffer的控制,保证流媒体传输的QoS,以提高流媒体传输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多天线处理技术是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技术,通过在发送端和接收端配置多根天线可以有效的改善系统容量.目前存在多种下行多用户多天线传输方案,如ZF-DPC,BD和ZFBF.从复杂度和系统性能角度考虑,对多用户MIMO传输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分析了不同发射方案的和速率和功率分配.通过仿真,验证和比较了不同方案的和速率性能、多用户分集特性及可支持的最优用户数特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节发送端发送速率的方法对缓冲区长度进行调整是多媒体同步中常用的方法,为了更好地通过控制理论研究多媒体同步问题就必须得到缓冲区长度与发送速率之间的准确模型.为此在NS2网络仿真平台下构建了一个流媒体播放系统,使用系统辨识的方法对速率控制模型进行了辨识,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流媒体速率控制模型具有积分时滞特性.实验证明了辨识的模型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速率估计的自适应编码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单链路网络中高可靠的数据传输.利用单向链路中数据发送速率和丢包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了在数据发送速率不超过最大速率的情况下冗余编码对丢包率的影响,即在低丢包率下采用基于ErasureCode算法的单向控制机制,并基于最大速率估计来调整编码策略,在传输报文间建立冗余校验,利用线路的最大安全速率传输冗余编码信息,将丢失的数据包尽可能高的冗余恢复出来.实验结果表明:该自适应编码方法能够在低丢包率的环境下进一步有效降低丢包率,较好地提高单向传输的容错性,实现单链路传输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网络负载变化的随机性和往返延迟(RTT)的时变性,使得网络传输中存在严重的不确定性,极大地影响了流媒体的服务质量.为此利用模糊逻辑控制原理提出了一种支持流媒体传输的模糊PID速率控制器,有效地补偿了时变不确定性的影响,增强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最大化了网络利用率.模糊PID速率控制器,根据路由器队列长度计算出期望的端系统的发送速率,使得缓存区队列长度保持在目标长度附近,从而避免了网络路由器的拥塞发生.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D速率控制器可以有效地处理网络的时变性,避免了发送速率的剧烈波动,从而很好地保证了流媒体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信息与能量协同传输系统的安全传输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功率分配协作干扰的无线信息与能量安全协同传输方法.该方法中包含一个信息发送端和信息接收端以及一个能量接收器和干扰器.由于能量接收器离信息发送端较近,很容易窃听信息发送端的信息.在接收到来自信息发送端的信息后,能量接收器利用一部分接收到的功率进行能量接收,利用另外一部分功率进行信息解码,窃听信息发送端的信息.为了保证信息发送端到接收端信息的安全传输,干扰器使用其中一根天线对来自信息发送端的信号进行能量接收,利用接收到的能量使用另一根天线发射干扰信号,对能量接收器进行信息干扰.研究该方法中如何对功率进行分配,保证能量接收器收到的能量达到要求的条件下最大化信息接收端的保密信息速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信息与能量协同传输系统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9.
TCP友好的速率控制协议是为在Internet有线环境中的流媒体传输提供平滑数据发送率并和TCP协议兼容所设计.本文将分析和比较TCP友好的速率控制协议在有线和无线环境中的性能,并针对TCP友好的速率控制协议在无线环境中的局限性作相应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C/S(client/server)结构的流媒体模式存在服务器负载较大问题,设计了Ad Hoc网络中多点对点视频传输系统.发送端依据路由应答分组(RREP)选择优先权高且路径最短的路由来传输视频.与协议扩展前相比较,可用路由的节点不再集中在接收端附近,故当发送端附近的某个链路断开时,视频信号仍可以由其他链路来传输.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使用扩展动态源路由协议时,系统的归一化路由开销增加了0.02~0.08,但是从平均峰值信噪比和视频中断发生时间长短与次数等方面来看,视频的传输品质有显著提高,其中以3个传输点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基于RTP/RTCP协议的流媒体拥塞控制算法AIMD的具体策略,并对AIMD算法的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有记忆拥塞功能的自适应AIMD算法,以提高数据流传输的平稳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RTCP反馈的TCP友好的实时流媒体拥塞控制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端到端的、基于RTCP反馈的、改进了的TFRC拥塞控制机制,即a-TFRC(amelioratedTFRC);主要针对实时流媒体要求低延迟和低抖动的特点,修改了TFRC的慢启动阶段,使得TFRC流开始的发送速率不至于太低而使得接收端在开始有较大的延迟和抖动·仿真结果验证了此机制在实现对TCP流友好性的同时提高了实时流媒体的QoS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TCP(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流的平均发送数率,减少发送数率的波动,提高网络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参数设置的AIMD(Additive Increase Multiplicative Decrease)算法(A-AIMD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在网络处于稳态运行时,使用A-AIMD算法能提高TCP流的平均发送速率,减小发送速率的波动性;在网络中有可利用的链路资源时,使用A-AIMD算法能快速地对可用资源进行最大占用,同时与Reno算法保持一定的TCP友好性。  相似文献   

14.
根据Internet网上实时音频传输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音频回放延迟改进算法,能较好地自适应改变主机级的延迟,以改善回放的语音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分析TCP友好的拥塞控制机制.通过分析实时视频流传输过程中丢包事件的发生率来预测网络负载状况,并根据网络负载动态调整接收缓冲区大小.提出一种基于RTCP反馈的TCP友好(TCP-Friendly)拥塞控制方法,运用NS-2对该控制方法的TCP友好性、视频的回放质量进行试验和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6.
针对输电线路及设备巡检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Jetson-TX2的输电线路设备实时巡检系统。该系统包括基于YOLO v3算法的Jetson-TX2主控模块和云台相机控制模块。Jetson-TX2主控模块通过TensorRT加速库,对YOLO v3算法模型进行优化加速,完成视频流目标实时识别与定位;采用 PID算法控制云台(PTZ)相机,实现设备的高清图像采集。该系统对输电线路设备整体识别准确率达95%,可实现对视频流的实时检测,有效提高输电线路巡检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掌握输电线路的实时状态,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输电线路危险源智能监控系统.该监控系统主要包括:信号采集端、内部光纤网络、服务器控制中心、显示终端,其中服务器控制中心的输电线路危险源智能辨识算法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该算法采用稀疏自编码从图像/视频信号中学习特征,完成深度神经网络的训练;然后用卷积和池化对特征进行降维;最后采用softmax回归来解决危险源的多分类问题.经实例验证,基于深度学习的危险源辨识算法,可以准确对危险源进行判别.监控系统将判别结果反馈到显示终端,可以全面掌握整个线路运行情况,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8.
首先利用XviD实现对输入视频数据的压缩,然后使用JRtplib将压缩数据通过Internet/Intranet实时传送到接收端,同时使用RTCP包中的反馈信息实现了初步的QoS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助于保证视频传输的实时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