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提高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coherent optical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OFDM)系统的性能,针对系统中产生的相位噪声,例如公共相位误差(common phase error, CPE)噪声与子载波间干扰(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 ICI),提出了一种新的CO-OFDM系统中相位噪声补偿算法,该算法是基于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 CP)插值算法与容积卡尔曼滤波(cubature Kalman filter, CKF)结合的相位噪声补偿算法。在第一阶利用CP进行线性插值,消除了公共相位误差(common phase error, CPE)噪声,对一阶补偿后的信号进行预判决,通过划分次符号,消除了部分载波间干扰(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 ICI),利用CKF对信号残余的相位噪声进行处理,经过两阶补偿,有效地抑制相位噪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有效降低相位噪声对系统的影响,在线宽较大时能改善CO-OFDM系统对激光器线宽的容忍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易受相位噪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判决反馈的相位噪声抑制算法,在采用导频子载波对公共相差进行粗略估计的基础上,以判决后的数据子载波对公共相差展开进一步的估计,并利用已优化的公共相差估计值对数据子载波进行重新校正.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在不改变原有系统符号结构的基础上,获得比传统基于导频子载波算法更好的公共相差估计性能,使系统对相位噪声的抑制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针对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coherent optical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CO-OFDM)系统中相位噪声引起的载波间干扰(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ICI)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预处理的新判决反馈相位噪声抑制算法。该新算法改进了线性预处理部分,利用循环前缀与OFDM符号固有的相关性,在时域进行简单的线性组合运算,充分利用了OFDM符号中冗余信息。仿真分析表明,在激光器线宽为200 kHz且误码率(bit error rate, BER)为10-4时,与判决反馈相位噪声抑制算法和一次迭代的判决反馈相位噪声抑制算法相比,该新算法BER曲线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分别改善了3 dB和1 dB,有效地降低由ICI引起的错误平层。  相似文献   

4.
为补偿正交频分复用( OFDM) 系统中本振相位噪声引起的干扰,提出了一种基于公共相位误差( CPE) 估计值插值的迭代相位噪声估计与均衡算法.该算法利用相邻符号间相位噪声的缓变特性,对CPE 估计值进行插值,以获得相位噪声估计; 将此相位噪声估计结果作为迭代过程相位噪声的初始值,通过多次迭代进行相位噪声与数据符号的联合估计,从而恢复调制符号.仿真结果表明: 在进行相同迭代次数的情况下,所提算法的误码率性能优于传统的直接基于CPE 系数的迭代相位噪声估计与均衡方法,且复杂度更低; 在不进行迭代时所提算法的误码率性能优于简单的非迭代CPE 校正算法,在相位噪声越严重的情况下,其性能优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频段正交频分复用(OFDM)无线通信中相位噪声功率增加导致系统性能降低,提出了一种低导频开销的相位噪声消除算法.通过分析高频段OFDM系统信道传递函数和相位噪声特性,在OFDM导频时隙上同时估计信道传递函数与相位噪声;在导频子载波假定信道不变,连续估计相位噪声以抑制相位噪声引起的载波间干扰.仿真结果表明,在大相位噪声下,该算法降低了导频开销,同时有效消除相位噪声,提高了信道传递函数估计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由多普勒频移和本地晶振偏移造成的载波频偏,提出了基于相位参考符号的频偏估计方法.这一方法把频偏分为粗、细频偏两部分分别加以计算.针对通用OFDM系统,用随机序列进行验证;结合一个OFDM实例——数字音频广播(DAB)系统,利用实际广播信号进行测试.与其他算法比较表明,在运算精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运算复杂度得到了明显降低.相关模块已经在DAB接收机中得到实现,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基于传统训练序列的符号定时同步的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用于MIMO-OFDM符号同步的正交前导结构.该方法将传统正交前导结构中最后一个短训练序列的前半个周期进行了相位反转,使得基于改进的前导结构的接收信号与自身周期延时信号的互相关结果中产生一个明显的下陷,因此这可以在多径环境下更准确的获得短训练序列与长训练序列的分界点,从而有效的提高多径环境下MIMO-OFDM系统符号同步的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在AWGN信道及Rayleigh衰落信道下,这种改进的前导结构在符号同步中有很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符号定时和载波频率同步算法.该算法将整个OFDM符号分成多段,在连续多个OFDM符号中采用相关累加的方法得到对系统同步的估计函数.当分段长度小于相邻OFDM符号间的无符号间干扰(ISI)区长度时,算法可以分辨这一区间,从而得到最优符号定时同步以及载波频偏估计.分析表明最大似然(ML)算法和Karthik算法是它的一种特殊情况,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可以跟踪时变信道而且其均方估计误差(MSE)要远远小于最大似然(ML)估计.  相似文献   

9.
同步是OFDM(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OFDM同步方面比较经典的算法有S&C算法和PARK算法,然而S&C算法存在平台效应,PARK算法在信噪比低的情况下定时效果不佳,鉴于此,提出一种改进的符号同步算法.该算法通过改进训练序列前置的循环前缀CP,基本消除了传统算法中因循环前缀的存在而产生的平台效应.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可以消除以上两种算法所存在的缺陷,消除平台效应的同时,在低信噪比以及多径衰落的信道环境下仍然具有较为理想的同步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用菲涅尔公式讨论了光的分振幅干涉中光的相位突变不等于π的反常情况,且得出了在此情形的在薄膜干涉中存在周期性变化的椭圆偏振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相位噪声对高阶OAM解调器的性能有很大影响,而载波恢复环路与相位噪声密切相关.通过理论分析和性能仿真,优化了载波恢复环路的位置及环路滤波器的参数,使之能有效地抑制相位噪声.将该载波恢复环路应用到DVB—C解调芯片中,芯片测试结果说明该解调芯片抑制相位噪声能力较强,性能上达到了准无误码(QEF)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新型的单频双相整流系统,通过傅立叶级数分析,有一个完整的解析解,但它的动态特性和噪声特性却难以在测试仪器上体现它的理论结果。为此从描写双相整流叠加技术的动态特性方程出发,采用小波域信号去噪算法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数学模型,经M atlab的模拟仿真,证实了单频双相整流系统能使谐波中的二次谐波和六次谐波值为零,体现了双相整流在降噪方面的优点,为变换电源的纹波输出小于80μV,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残余噪声能量的自适应杂波抑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残余噪声能量的自适应杂波抑制方法无需对目标信号、杂波与噪声的先验统计信息做假设,权向量值由系统设定的残余噪声决定。计算机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杂波与噪声信号。  相似文献   

14.
在采集语音进深沉不可避免地混入背景噪声,使语音质量下降,从而影响了语音处理中各种算法的效果。因此研究语音消噪系统是非常必要的。该文分析了多通道语音增强系统,提出一种采用两组滤波器的消噪系统,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其消噪性能明显优于Zelinski法,听音试验上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5.
分析和讨论了红外焦平面阵列CMOS读出电路中几种常见的噪声及其抑制技术,对电容反馈互导放大器(CTIA)型红外焦平面读出电路,给出了噪声抑制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6.
高宇  梁义涛  李彬  王锋 《河南科学》2008,26(3):272-274
探测微弱光信号时,为防止目标信号被噪声淹没,探测器的低噪声设计成为关键.选用合适的器件,采用低噪声设计技术,兼顾探测器的可靠性、稳定性考虑,提出了适用于微光探测系统的探测器设计方案.通过建模分析,估算出其电路本底噪声仅为333.09μVrms.结果表明低噪声探测器设计合理、可行,对于类似的微光探测系统中探测器低噪声设计及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该方案已成功应用于某瞬态微光探测系统中.  相似文献   

17.
实现对相位噪声的精确估计必须考虑环路中电阻噪声的影响。从建立并分析电阻噪声模型出发,设计了两种能满足基本技术指标的环路滤波器。用仿真手段对这两种不同的环路滤波器进行了仿真,清楚地表明了电阻对相位噪声的影响。最后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这种估计方法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8.
业内分析永磁同步电机噪声往往只关注径向力和切向力,对于轴向力分析较少.本文重点分析由常规定子斜槽或转子斜极带来轴向力.参考感应电机的一些做法,找到消减永磁同步电机轴向力源的办法,即转子对称斜极.并制作样品测试,达到了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利用Vernier定理和传输函数方法,在理论上定性地分析了复合腔抑制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超模噪声的原理,实验中利用复合腔获得基频34MHz、脉宽37ps的72阶谐波锁模脉冲,理论和实验均表明,采用复合腔抑制超模噪声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但在实验中发现,利用复合腔可以获得较为稳定的谐波锁模脉冲,对于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走向实用化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